做医师要学会“说话”
8月30日,中国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重庆基地正式落成,中国医师协会专家将陆续对重庆市6万余名医师开展大培训,教他们“说话”。( 8月31日《重庆晚报》)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能,有悲天悯人之心,还要学会与患者真诚沟通。而沟通主要是借助语言交流来完成,如果医师会“说话”,沟通就很容易进行,医患关系就和谐,反之,则可能发生医患冲突。
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90%以上的医患纠纷实际上是由沟通不当导致的,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医生们“不会说话”,加剧了医患矛盾。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有个例子:面对同样的肝癌晚期患者,一个医师说,“你的病已到了肝癌晚期,像你这种情况死亡率为百分之七八十”;另一个则说,“很遗憾,你的病情已到了肝癌晚期,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有20%的希望能战胜病魔,希望你不要轻易放弃”。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带给患者的感受却是天壤之别。可见,面对患者,医师一定要学会“说话”。特别是患者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医师不注意“说话”,很容易给自己招来麻烦。
医师们如何才能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如何学习“说话”呢?我以为,应注意增强两方面的修养。
一是时刻做到平等地与患者“说话”。许多医师在与患者“说话”时习惯于“居高临下”,这让患者很不舒服,而一些医师的满口专业术语,也常常让患者无所适从,导致不必要的矛盾激化。前不久,某医院一位医师,在向某患者解释化验结果时,患者听不懂,医师急了,结果二人发生了严重冲突。
二是医师看病更要看人。一些医师人文素养缺乏,工作时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往往只看病不看人,忽视患者的心理反应。比如,有的医师在看病时,不正眼去瞧患者;有的医师常嫌患者问得过多,因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可以说,只看病不看人的医师,是不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良医的。
现在,中国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基地落成,大批医师将接受人文培训。相信通过培训,医师们将学会“说话”,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而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百拇医药(张铁鹰)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能,有悲天悯人之心,还要学会与患者真诚沟通。而沟通主要是借助语言交流来完成,如果医师会“说话”,沟通就很容易进行,医患关系就和谐,反之,则可能发生医患冲突。
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90%以上的医患纠纷实际上是由沟通不当导致的,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医生们“不会说话”,加剧了医患矛盾。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有个例子:面对同样的肝癌晚期患者,一个医师说,“你的病已到了肝癌晚期,像你这种情况死亡率为百分之七八十”;另一个则说,“很遗憾,你的病情已到了肝癌晚期,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但有20%的希望能战胜病魔,希望你不要轻易放弃”。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带给患者的感受却是天壤之别。可见,面对患者,医师一定要学会“说话”。特别是患者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医师不注意“说话”,很容易给自己招来麻烦。
医师们如何才能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如何学习“说话”呢?我以为,应注意增强两方面的修养。
一是时刻做到平等地与患者“说话”。许多医师在与患者“说话”时习惯于“居高临下”,这让患者很不舒服,而一些医师的满口专业术语,也常常让患者无所适从,导致不必要的矛盾激化。前不久,某医院一位医师,在向某患者解释化验结果时,患者听不懂,医师急了,结果二人发生了严重冲突。
二是医师看病更要看人。一些医师人文素养缺乏,工作时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往往只看病不看人,忽视患者的心理反应。比如,有的医师在看病时,不正眼去瞧患者;有的医师常嫌患者问得过多,因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可以说,只看病不看人的医师,是不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良医的。
现在,中国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基地落成,大批医师将接受人文培训。相信通过培训,医师们将学会“说话”,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进而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百拇医药(张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