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王力微
编号:11685602
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48)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9日 新语丝
     作者:王力微

    第三篇:经络实质揭秘

    六、各书腧穴定位之比较:

    各书所载腧穴的位置,有一些有很大差异,比较叙述如下:

    1.《敦煌灸经图》:

    《敦煌灸经图》20世纪初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现藏于伦敦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残缺。据考证,本书写于隋末唐初,书中有正背全身图,图上记有穴名,每图多则10穴,少则5、6个,图的外观相同。

    书里除了有大量奇怪的穴名(如:板眉、鼻柱、口吻、玄角、手心、足心、髓孔、曲眉等等)和同名。但位置和通用的不同(如:风府、风池、水道、慈宫、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肝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等)以外,对穴位的定位,有一些与传统书籍差异明显,列表如下:
, http://www.100md.com
    表9 《敦煌灸经图》和其它书籍腧穴位置比较表

    腧穴 位置 书籍

    大杼 与1椎相平 《灸经图》

    与2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

    风门 与2椎相平 《灸经图》

    与3椎相平 《僧医针灸经》

    与4椎相平 《龙衔素针经》

    肺俞 与3椎相平 《灸经图》
, 百拇医药
    与5椎相平 《内照法》《龙衔素针经》

    与8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

    心俞 与5椎相平 《灸经图》

    与3椎相平 《龙衔素针经》

    与6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华佗针灸经》

    与7椎相平 《内照法》《僧医针灸经》

    肝俞 与9椎相平 《灸经图》、《内照法》

    与7椎相平 《龙衔素针经》
, http://www.100md.com
    与8椎相平 《华佗针灸经》

    大肠俞 与16椎相平 《灸经图》、《内照法》

    与13椎相平 《僧医针灸经》

    与14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

    如此大的差异,显然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笔误,这让操作者如何适从?

    2.《针灸资生经》

    从《备急千金要方》以来的重要医书,都记载了同一腧穴定位的不同,因不能确定哪个说法对,两说、数说并存的情况很多。现把《针灸资生经》里部分同一穴位,不同定位的情况列表如下:

    表10 《针灸资生经》同一穴位不同定位简表
, 百拇医药
    穴位 定位 书籍

    玉枕 络却后寸半 《针灸资生经》

    络却后七分半 《明堂上下经》

    悬枢 13椎节下间 《铜人针灸经》、《普济方》

    12椎节间 《明堂上经》

    11椎节间 《明堂下经》

    10椎节间 《明堂上经》(据《普济方》)

    秩边 21椎下两旁 《素·气府论》注
, http://www.100md.com
    20椎下两旁 《铜人针灸经》《明堂经》

    幽门 夹巨阙、肓俞夹脐旁五分 《铜人针灸经》

    巨阙旁寸半 《明堂经》

    手三里 曲池下三寸 《针灸资生经》

    曲池下二寸 《明堂经》

    少海 肘内廉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针灸资生经》

    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陷腕中 《明堂经》

    清冷渊 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 《针灸资生经》
, http://www.100md.com
    肩下外关,腋斜肘分下行 《明堂经》

    肘上三寸 《明堂灸经》

    太冲 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寸半陷中 《针灸资生经》

    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骨隙间陷中 《明堂经》

    中封 足内踝前一寸 《针灸资生经》

    足内踝前寸半 《素问》注

    足内踝前寸半或一寸 《备急千金要方》

    阳交 外踝上七寸 《针灸资生经》、《普济方》
, http://www.100md.com
    外踝上七寸,又云三寸 《备急千金要方》

    三阴交 内踝上三寸 《针灸资生经》

    内踝上八寸 《明堂经》

    内踝上八寸或三寸 《备急千金要方》

    冲阳 足跗上去陷谷三寸 《针灸资生经》、《普济方》

    足跗上五寸 《素问》注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三寸或二寸 《备急千金要方》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 《明堂灸经》
, http://www.100md.com
    解溪 冲阳后寸半 《针灸资生经》

    冲阳后二寸半 《素问》注

    梁丘 膝上二寸 《针灸资生经》、《铜人针灸经》

    膝上三寸 《明堂经》

    膝上二寸或三寸 《备急千金要方》

    3.《普济方》

    里同一腧穴定位不同的情况也很多,与《针灸资生经》重复的穴位不取,择其要者列表如下:

    表11 《普济方》同一腧穴不同定位简表
, http://www.100md.com
    穴位 定位 书籍

    合阳 膝约中央下二寸一作三寸 《普济方》

    大横 腹哀下三寸半,直脐旁 《普济方》

    腹哀下二寸 《明堂下经》

    列缺 腕侧上一寸半 《普济方》

    腕上一寸 《明堂下经》

    温溜 腕后大士三寸,小士六寸 《普济方》

    腕后五寸六寸间 《明堂经》
, 百拇医药
    腕后大五寸,小士六寸 《铜人针灸经》、《明堂灸经》

    悬钟 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又云四寸 《普济方》

    解谷 冲阳后寸半 《普济方》

    冲阳后二寸半 《素问》注

    冲阳后三寸半 《素·刺疟》注

    飞阳 外踝上九寸 《普济方》

    外踝上七寸 《明堂经》、《备急千金要方》

    奇特的是,大士三寸,小士六寸是什么意思?就算“三”是“五”的笔误,大和小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不是按身高的比例取穴?中士又怎么办?这样的定位,实在太任意了。
, 百拇医药
    4.《针灸资生经》和《普济方》里对同一腧穴不同定位的取舍:

    各举几例,以示以什么为依据取舍之一斑。

    1).《针灸资生经》里的悬枢:《铜人经》云悬枢在十三椎节下间,《明堂上经》作十二椎节间,《下经》作十一椎下。脊中穴既在十一椎下,悬枢又在十一椎下。当以《铜人》为正,《明堂上经》亦误。

    秩边:《素·气府论》注:秩边在二十一锥下两旁,上直胞肓,与《铜人经》、《明堂经》二十锥下不同,未知孰是,姑两存之。

    幽门:《铜人》云幽门夹巨阙,肓俞夹脐旁各五分,《明堂》乃云幽门在巨阙旁寸半,通天夹上脘旁相去三寸,按《千金》四满(第二行穴)在丹田(石门)两边各寸半,与《明堂》合,始知《铜人》误云。

    解溪:在冲阳后寸半腕上陷中。《明下》云在系鞋处。
, 百拇医药
    梁丘:在膝上二寸,《明》云三寸,《明堂》作三寸,《铜人》、《千金》皆作二寸,《千金》注谓或云三寸,姑两存之。《素》注在冲阳后二寸半。新校正云,《刺疟》注作三寸半,二注不同,当从《甲乙》作寸半。

    2).《普济方》里的秩边,描述同《针灸资生经》,多一句“当从《千金方》除脊三寸取穴。

    不容:在幽门旁各一寸半。《资生经》云:《素问》云夹鸠尾,外当乳下三寸,夹胃脘各五寸,不容至大赫、大巨夹脐广三寸,各三:滑肉门、天枢、外陵也。下脐二寸夹之各三:大巨、水道、皈来也。背腹第三行穴也。《甲乙经》云天枢在脐旁各二寸,与诸书同,特此经为异信,若是,则其穴不当乳下可也。必当乳下,则广三寸之说为当。

    大横:在腹哀三寸半,直脐旁。《资生经》云,肓俞去脐旁当一寸半,天枢去脐当三寸,大横去脐四寸半,其去章门合六寸。《难经》疏乃云,章门在脐上二寸,两旁九寸,为可疑焉耳。西方子云在腹哀下二寸。
, 百拇医药
    三里:在膝下胻外廉两筋间,一云胻外大筋内骨中间。一云陷者宛宛中。《铜人经》云在膝下三寸。《素问》注背同人多不能求其穴,每以拇指次指圈其膝盖以中指处为穴,或以最小指住处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犊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从膝头上去三寸为三里穴也。如今人之取穴恐失之太高。

    付阳:外踝上三寸。《明堂下经》:外踝上二寸(二当作三)。《资生经》云:按《素问·气府论》阳跷穴注云,谓附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窃意阳跷即附阳也。及考《气穴论》,阴阳跷四穴注云:阳跷穴是谓申脉,阳跷所出,则是阳跷乃申脉,非附阳后,故《明堂下经》既有附阳在外踝上二寸,《上经》又有阳跷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异,是附阳、阳跷各是一穴也。但不知《素问》之注何故前后相背耶!

    从这些注解里,可以看出,穴位的确定,是从书里来,到书里去,遇到互相矛盾的,不是用实践检验、纠正,而是个人的臆断加以取舍。不能判断的,则几说并存。

    穴位的定位,并不很准确、精细,穴位决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大致的位置。模糊的描述,谁也不能准确把握这个点究竟是在什么位置。穴位的部位是根据什么确定的?从上述罗列事实来看,穴位的定位有很大的任意性,甚至莫衷一是,所谓“几千年医家们反复实践的结果”这样的论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待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