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35期
编号:11712555
中西医共筑“心”长城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35期
中西医共筑“心”长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主任委员和国家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化与临床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是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

    循证医学概念的引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机遇,让人们开始根据循证医学原则与病症结合的方法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进行科学、严格地评定。总体来看,中西医结合临床试验的科学性还不足,缺少真正中西医二者相结合的临床试验。另外,对长期服用中成药的安全性及中成药对冠心病远期预后影响的大样本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学者早已注意到,传统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芳香温通类中药能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发展。本世纪,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治疗性血管新生(促进缺血区的血管生长,以达到改善血流和功能的目的),在冠心病治疗领域呈现出一定前景。传统中药治疗“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使其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管新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迄今为止,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已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筛选出多种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的中药。上海华山医院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复方)和红景天(单药)在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同时,能够改善心功能。这一结果提示促血管新生可能参与心功能的改善。同时华山医院通过动物试验模型证实,麝香保心丸和红景天对肿瘤组织的生长和血管新生并无促进作用,对高脂饮食和损伤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滋养血管和炎症介质也无促进作用。这提示这两种中药处方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在不同生理、病理背景下有所不同,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中医与西医,两者在理论体系、诊治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可取二者之长补相互之短,不仅可能解决一些西医不能满意解决的问题,而且可以为医学理论与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新的思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疗效为准绳,强调患者受益,最终淡化“中西医结合”概念,而非关注所采用的疗法属于中医范畴抑或西医范畴。

    展望未来,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需在总结现有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一定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对中药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作出科学而翔实的阐述,使得中西医结合科学有一天能够进入临床诊疗指南而最终造福人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