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造一“管” 液囊空肠导管获国家发明专利
本报讯(记者 胡德荣)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陈一奇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等专家的支持与关心下,历时10年成功研制了“液囊空肠导管”。该导管经过全国26个省市的297家医院对31670例不同病种患者临床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后,日前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陈一奇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制新型的鼻肠管,并书信往来或当面向著名的外科学家黎介寿教授请教,终于在2003年3月研制成功液囊空肠导管。
据介绍,液囊空肠导管分为2种型号:Ⅰ型由1根双腔的空肠导管和1根特制胃管组合为一体;Ⅱ型是在双腔的空肠导管里放入1根导丝。空肠导管前端有1个囊,近囊端有3个侧孔可供输送或排出液体;末端有2个开口,1个连结囊的称为液囊开口,1个用来输送液体的称为空肠开口。液囊空肠导管经鼻插入胃腔内,从液囊开口注入2~3 ml液体,其顶部膨胀为液囊。此时,Ⅰ型导管的液囊即从胃管前端的槽内弹出,将组合为一体的双管弹成2根游离的胃管和空肠导管;Ⅱ型导管,抽出导丝为单一的空肠导管。插入液囊空肠导管的操作方法与插胃管的方法类同。对于非手术病人,胃肠动力正常者,具有重力的液囊犹如“食糜团”随胃肠蠕动自行将导管带入空肠约需30分钟;胃肠动力欠佳的病人,如对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病人,只要经空肠导管缓慢持续滴注药物,约9~96小时(平均27小时)导管均能进入空肠。对于手术病人,术者非常容易将导管送入空肠,熟练者仅需1~2分钟即可。
液囊空肠导管有无创、不破坏胃肠结构等特性。对手术病人,术者当日即可边减压边向空肠输送营养物,为病人功能尽早恢复提供了基础,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和医疗费用。对于消化道漏病人,可经鼻或漏口直接放入液囊空肠导管。导管细软能自行向漏口远端运行,术者能及早进行肠内营养,提高救治率,加速病人痊愈。
从1999年10月到2008年5月,经全国26个省市的297家医院对31670例病人的临床应用证实,液囊空肠导管确实是一种无创、操作简易、应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病人易耐受的导管。
液囊空肠导管进入胃肠示意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