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古老传承方式正悄然回归
北京,2008年一个冬日清早,45岁的中医骆斌收拾好行囊,轻声拜别家人,只身南下,专程去沪上拜访名医季文煌。这已是他近两年“游学之旅”的第8个拜师对象。
在此之前,对于仰慕已久的云南吴生元、南通朱良春、成都邓中甲、南京黄煌等当代名医大家,他都利用工作间隙,亲赴各地虔诚拜师,得以当面求学侍诊,多则一月,少则两周。浸淫了名医大师的教诲,身材瘦弱的骆斌也仿佛沾染了灵性,风度越发清雅了。
而这所有的机缘、资助,均来自于他所在的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工程。
在这项鼓励培养对象“外出遍访名医”、游学拜师的培养计划中,受惠人数共25名,都是从事临床多年、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中青年中医。长达3年的培养计划,使每个人都夯实了中医根基,拓宽了视野,向新一代名医的目标迈近了一步。
游学是中医传统的成才模式
, 百拇医药
所谓“游学”,游即出游,学即学习,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如圣经中记载的东方五学士、意大利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历等。
而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和品质,开阔眼界;唐代大诗人李白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漫游名胜古迹,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传世佳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
在我国历代名医大家的成才画卷上,随处可见古人遍访名医、游学四海的身影:汉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先后拜师张伯祖和阳励公等;唐代孙思邈知一事长于己者,则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元代朱丹溪40岁以后游学各地,足迹遍布江苏、安徽、浙江,为求师罗知悌“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明有李时珍搜罗百氏,足涉名山大川,遍访穷乡僻壤,写成《本草纲目》;清代叶天士10年之内拜访17位老师,汲取各家之长,终成大业。
, 百拇医药
时光荏苒,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中医院校式教育成为主流。然而,50年来这种方式并没有培养出更多的名医大家,人们开始反思,寻求中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突破窄面的院校教育模式
近年来,师承教育广被认可,除了“一对一”固定的师徒关系外,多方拜师的形式也开始被北京、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地采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副司长洪净介绍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期间完成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就是强调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在这些“先知先行”的单位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明确了“游学”的提法,认识较为深刻,实施得也较透彻。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曾经拜过刘渡舟、赵绍琴、王绵之等多位名老中医为师,也经常抓住外地出差的机会拜访当地名医,而今又是他鼎力促成北中医实行这种“游学”培养方式。
, 百拇医药
他体会,无论师生双方再怎样努力悉心传承,也不可能完全“拷贝”出第二个老师来,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那么怎样超越前人?除了依靠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就需要“转益多师是吾师”,多方拜师,这可以把自己几十年都悟不出的道理经验“一下子”学到手,顿开茅塞。
因此从2005年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决定在校内实施中青年“名中医工程”,在培养方式上,除了重视“读经典、做临床”以外,明确要求“可在全国范围内自拜名师,跨单位跨地区跟随多名导师不定期临证学习”,产生的拜师学费及差旅费等,学校为每名对象提供5万元专项经费;为保证足够的外出拜师时间,学校特批每年可享受一个月的学术假期。
“仅适于有经验的临床中医”
这貌似轻松可以“云游四海”的培养项目,实际上却考核甚严,完成起来并不容易。
, http://www.100md.com
高标准、严要求的选拔条件和程序是第一关。选拔对象分“提升”和“培养”两种:对提升对象的要求是55岁以下,从事中医临床20年以上的主任医师,在某一专业独有建树,带博士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对培养对象要求稍低,需要从事中医临床15年以上副主任医师,45岁以下,有稳定主攻方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等。
进入到“名中医工程”以后,面临的是每月每年的严格考核。大学医疗管理处统一管理,建立档案,要求培养对象每周临床时间不得少于3天,年门诊量不得低于2000人次,每季度有一篇临床学习心得体会,发表论文一篇,每年作学术报告一次。三年期满,经过滚动汰劣,提交的学习总结和论文验收合格者,才能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青年名中医证书”。
“其实名不名医的,就是个形式。您说刘渡舟、董建华这些名医是评出来的吗?”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史利卿参与这项培养计划的初衷很务实,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跟师抄方,温习经典。
, 百拇医药 在史利卿的“跟师心得本”上,7月21日这一天,记载了用苓桂术甘汤成功治愈一位哮喘病人的病例。这和他一年来自拜京派名医方和谦为师、每周侍诊密不可分。字迹整齐、厚厚的一本抄方笔记见证了他利用门诊、查房、科研间隙,虚心向学的踏实和辛苦。
在东方医院医务处,记者看到专门卷宗里,整齐码放着对该院7名提升培养对象的厚厚的考核资料。其中,获得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学员”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糖尿病中心主任高彦彬,“规定动作”完成得最好,显得驾轻就熟。除了拜访上海丁学屏、广州熊曼起、成都张发荣、济南程益春等名医以外,他还多次参加国家局和北京市中医局主办的名中医讲座和培训,精读了老师布置的四部经典等中医书目。
“广拜名师这种方式非常好,但只适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才能体味老师处方用药的深意。如果是本科刚毕业进入临床,恐怕就很难看懂各种临证变化。”高彦彬说。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有一定临床基础的中青年医师,在外出拜师中,不但从未遭遇拒绝,反而受到各地老中医们的热情欢迎和无私传授。临别时,老中医们还多给这些学员赠书或题字留念。旧时中医的狭隘的“门户之见”、秘而不授,在今天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老中医们的古道热肠、提携后学的新风尚。
, 百拇医药
非躬身拜师无以体会
“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道出成为中医名家的关键:饱读和拜师。名医虽多有著书,但仅读书的感受不及亲身体验的千分之一,有些经验技巧非师承学习不可获得,非躬身拜师无以体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骆斌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工作每年有寒暑假期的优势,外出拜访的名医最多,“通过这些游学拜师,我有机会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中医,学习老师们的诊疗思路、选方用药特点及不同地域的特色用药习惯和药物种类,使自己在治疗用药思路上得到拓宽。”
现代中医高彦彬因此项目对中医诊病有了切实把握:“把中医理论溶进血液,对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等理论有了深刻体会,感觉升华了一个层次。”现在临床上,他已经可以自觉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经典方的使用更为灵活自如。
, 百拇医药
而奔赴厦门,拜师肝病专家康良石与脾胃专家涂福晋的史利卿,则对闽南地区的特殊环境、体质及当地特色用药有了切身体会。“这种博采众长的方式,对提炼个人的学术思想非常有益。”
传统教学理念的悄然回归
十多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的“名师带徒弟”形式已培养出众多的中医高级人才。但由于中医经验传承的个体化、特殊性,如何让徒弟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
王庆国认为,“游学”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这种方式可以和常规的“师带徒”很好配合,相得益彰。中青年中医先固定拜一位老师学习几年临床经验,掌握了基本的临证方法以后,再去四处游学,广拜名师,可以快速提升临床能力。
中医人才究竟应如何培养?院校式教育和传统师承孰优孰劣?从全国第一、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到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兴起“读经典,多临证”的高潮,以及全国各地多种形式的名医继承和拜师活动,都似乎在昭示:中医人才的培养方式正在转变。
而今天,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所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中医药最高学府里,正在进行的鼓励培养对象遍访名医,即中医传统的游学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常规中医教育模式外的一种别样思考。这是否意味着中医教育理念日趋传统?或者说我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包容,越务实?这是否是一种更加符合中医传统本体特征的传承方式?古老的中医药将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绎精彩?一切还有待我们继续观察和探索。, 百拇医药(马 骏)
在此之前,对于仰慕已久的云南吴生元、南通朱良春、成都邓中甲、南京黄煌等当代名医大家,他都利用工作间隙,亲赴各地虔诚拜师,得以当面求学侍诊,多则一月,少则两周。浸淫了名医大师的教诲,身材瘦弱的骆斌也仿佛沾染了灵性,风度越发清雅了。
而这所有的机缘、资助,均来自于他所在的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工程。
在这项鼓励培养对象“外出遍访名医”、游学拜师的培养计划中,受惠人数共25名,都是从事临床多年、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中青年中医。长达3年的培养计划,使每个人都夯实了中医根基,拓宽了视野,向新一代名医的目标迈近了一步。
游学是中医传统的成才模式
, 百拇医药
所谓“游学”,游即出游,学即学习,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如圣经中记载的东方五学士、意大利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历等。
而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和品质,开阔眼界;唐代大诗人李白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漫游名胜古迹,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传世佳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
在我国历代名医大家的成才画卷上,随处可见古人遍访名医、游学四海的身影:汉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先后拜师张伯祖和阳励公等;唐代孙思邈知一事长于己者,则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元代朱丹溪40岁以后游学各地,足迹遍布江苏、安徽、浙江,为求师罗知悌“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明有李时珍搜罗百氏,足涉名山大川,遍访穷乡僻壤,写成《本草纲目》;清代叶天士10年之内拜访17位老师,汲取各家之长,终成大业。
, 百拇医药
时光荏苒,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中医院校式教育成为主流。然而,50年来这种方式并没有培养出更多的名医大家,人们开始反思,寻求中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突破窄面的院校教育模式
近年来,师承教育广被认可,除了“一对一”固定的师徒关系外,多方拜师的形式也开始被北京、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地采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副司长洪净介绍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期间完成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就是强调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在这些“先知先行”的单位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明确了“游学”的提法,认识较为深刻,实施得也较透彻。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曾经拜过刘渡舟、赵绍琴、王绵之等多位名老中医为师,也经常抓住外地出差的机会拜访当地名医,而今又是他鼎力促成北中医实行这种“游学”培养方式。
, 百拇医药
他体会,无论师生双方再怎样努力悉心传承,也不可能完全“拷贝”出第二个老师来,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那么怎样超越前人?除了依靠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就需要“转益多师是吾师”,多方拜师,这可以把自己几十年都悟不出的道理经验“一下子”学到手,顿开茅塞。
因此从2005年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决定在校内实施中青年“名中医工程”,在培养方式上,除了重视“读经典、做临床”以外,明确要求“可在全国范围内自拜名师,跨单位跨地区跟随多名导师不定期临证学习”,产生的拜师学费及差旅费等,学校为每名对象提供5万元专项经费;为保证足够的外出拜师时间,学校特批每年可享受一个月的学术假期。
“仅适于有经验的临床中医”
这貌似轻松可以“云游四海”的培养项目,实际上却考核甚严,完成起来并不容易。
, http://www.100md.com
高标准、严要求的选拔条件和程序是第一关。选拔对象分“提升”和“培养”两种:对提升对象的要求是55岁以下,从事中医临床20年以上的主任医师,在某一专业独有建树,带博士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对培养对象要求稍低,需要从事中医临床15年以上副主任医师,45岁以下,有稳定主攻方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等。
进入到“名中医工程”以后,面临的是每月每年的严格考核。大学医疗管理处统一管理,建立档案,要求培养对象每周临床时间不得少于3天,年门诊量不得低于2000人次,每季度有一篇临床学习心得体会,发表论文一篇,每年作学术报告一次。三年期满,经过滚动汰劣,提交的学习总结和论文验收合格者,才能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青年名中医证书”。
“其实名不名医的,就是个形式。您说刘渡舟、董建华这些名医是评出来的吗?”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史利卿参与这项培养计划的初衷很务实,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跟师抄方,温习经典。
, 百拇医药 在史利卿的“跟师心得本”上,7月21日这一天,记载了用苓桂术甘汤成功治愈一位哮喘病人的病例。这和他一年来自拜京派名医方和谦为师、每周侍诊密不可分。字迹整齐、厚厚的一本抄方笔记见证了他利用门诊、查房、科研间隙,虚心向学的踏实和辛苦。
在东方医院医务处,记者看到专门卷宗里,整齐码放着对该院7名提升培养对象的厚厚的考核资料。其中,获得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学员”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糖尿病中心主任高彦彬,“规定动作”完成得最好,显得驾轻就熟。除了拜访上海丁学屏、广州熊曼起、成都张发荣、济南程益春等名医以外,他还多次参加国家局和北京市中医局主办的名中医讲座和培训,精读了老师布置的四部经典等中医书目。
“广拜名师这种方式非常好,但只适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才能体味老师处方用药的深意。如果是本科刚毕业进入临床,恐怕就很难看懂各种临证变化。”高彦彬说。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些有一定临床基础的中青年医师,在外出拜师中,不但从未遭遇拒绝,反而受到各地老中医们的热情欢迎和无私传授。临别时,老中医们还多给这些学员赠书或题字留念。旧时中医的狭隘的“门户之见”、秘而不授,在今天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老中医们的古道热肠、提携后学的新风尚。
, 百拇医药
非躬身拜师无以体会
“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道出成为中医名家的关键:饱读和拜师。名医虽多有著书,但仅读书的感受不及亲身体验的千分之一,有些经验技巧非师承学习不可获得,非躬身拜师无以体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骆斌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工作每年有寒暑假期的优势,外出拜访的名医最多,“通过这些游学拜师,我有机会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中医,学习老师们的诊疗思路、选方用药特点及不同地域的特色用药习惯和药物种类,使自己在治疗用药思路上得到拓宽。”
现代中医高彦彬因此项目对中医诊病有了切实把握:“把中医理论溶进血液,对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等理论有了深刻体会,感觉升华了一个层次。”现在临床上,他已经可以自觉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经典方的使用更为灵活自如。
, 百拇医药
而奔赴厦门,拜师肝病专家康良石与脾胃专家涂福晋的史利卿,则对闽南地区的特殊环境、体质及当地特色用药有了切身体会。“这种博采众长的方式,对提炼个人的学术思想非常有益。”
传统教学理念的悄然回归
十多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的“名师带徒弟”形式已培养出众多的中医高级人才。但由于中医经验传承的个体化、特殊性,如何让徒弟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
王庆国认为,“游学”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这种方式可以和常规的“师带徒”很好配合,相得益彰。中青年中医先固定拜一位老师学习几年临床经验,掌握了基本的临证方法以后,再去四处游学,广拜名师,可以快速提升临床能力。
中医人才究竟应如何培养?院校式教育和传统师承孰优孰劣?从全国第一、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到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兴起“读经典,多临证”的高潮,以及全国各地多种形式的名医继承和拜师活动,都似乎在昭示:中医人才的培养方式正在转变。
而今天,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所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中医药最高学府里,正在进行的鼓励培养对象遍访名医,即中医传统的游学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常规中医教育模式外的一种别样思考。这是否意味着中医教育理念日趋传统?或者说我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包容,越务实?这是否是一种更加符合中医传统本体特征的传承方式?古老的中医药将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绎精彩?一切还有待我们继续观察和探索。, 百拇医药(马 骏)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