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9 > 正文
编号:11665224
肿瘤标志物解读.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46kb)。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s

    2007.3.20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

    ? 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召开的人类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

    ?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又称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

    肿瘤标记物的来源

    ? 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如:糖酵解产物、组织多肽抗原、核酸分解产物。

    ? 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 ,如:异位的ACTH片断,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胎儿同工酶。

    ? 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 ,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如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 (Cyfra21-1),多胺类物质 。

    ? 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 ,如:VCA-Ig-A、EA -Ig-A 。

    肿瘤标记物发展的历史

    ? 第一阶段,1846年~1928年,发现本周蛋白

    ? 第二阶段,1929年~1962年,发现一些激素、酶、同工酶和蛋白在肿瘤发生时异常,如:异位激素、促性腺激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

    ? 第三阶段,1963年~1975年,发现了一些胚胎蛋白性标记物 ,AFP、CEA

    ? 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大量的肿瘤标记物涌现出来,如CA15-3、CA125 、CA19-9等

    肿瘤标志物开发的5 个阶段

    * 临床前实验室研究阶段

    * 临床验证阶段

    * 以回顾性研究验证标志物是否可以做为一种筛检指标并确定其诊断标准

    * 以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对疾病的筛检效果确定假阳性率

    * 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这种筛检在人群中应用的价值

    理想的TM :

    ? 特异性高,对肿瘤与非肿瘤鉴别的准确性可达100%。

    ? 敏感性高,能在极早期发现肿瘤,不漏诊。

    ? 在体液中的浓度应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可据此判断预后。

    ? 半衰期短,可根据其水平的升降监测治疗效果及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 肿瘤标记物的浓度和肿瘤转移、恶性程度相关,可通过定量或定性检测而协助肿瘤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 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易于检测。

    一些评价肿瘤标记物的指标

    评价肿瘤标记物的指标

    这些指标的概念及含义

    ? 敏感性(sensitivity) 即某种TM 检测肿瘤患者时的阳性率

    ? 特异性(specificity) 某种TM 在检测非肿瘤患者(包括正常人) 时阴性率

    ? 阳性预测价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指TM 阳性者中肿瘤患者的百分比

    ? 阴性预测价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指TM阴性的人中非肿瘤患者的百分比

    ? 有效性(efficiency) 指该TM 能准确区分肿瘤与非肿瘤患者的能力。

    ? 阳性似然比(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指该TM 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反映其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判阳性可能性的倍数,越大越好

    ?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指该TM 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反映其错判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可能性的倍数,越小越好

    肿瘤标志物的用途:

    ? 肿瘤的早期发现

    ? 肿瘤筛查

    ? 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

    ? 肿瘤疗效的检测

    ? 肿瘤复发的指标

    ? 肿瘤的预后判断

    肿瘤标记物的分类

    由于肿瘤标记物的来源和性质非常复杂,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

    目前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 一是按肿瘤标记物的来源,? 二是按肿瘤标记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和免疫学特性。

    按肿瘤标记物的来源分类

    ? 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 ,指仅有某一种肿瘤所产生的特异性物质 。

    ? 肿瘤辅助标记物 ,在一类组织类型相似而性质不同的肿瘤发生时,其水平都有升高 。

    按肿瘤标记物本身的性质分类

    ? 胚胎抗原

    ? 蛋白类标记物

    ? 糖类标记物

    ? 酶类标记物

    ? 激素类标记物

    ? 基因类标记物

    ? 其他肿瘤标记物

    一、胚胎抗原

    ?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 癌胚铁蛋白

    ? 胰癌胚抗原

    ? β-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α-Fetoprotein,AFP)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 糖蛋白,含590个氨基酸,分子量70kD,半衰期在5天左右。

    ? 在胎儿发育到六周开始出现, 在出生一周后消失。成人血清中含量甚微。

    AFP升高的因素

    ? 生理条件下,,AFP在卵黄囊的内胚层细胞和胚肝、新生儿肝细胞中高度表达,在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中也有见表达。

    ? 病理状况下,见于正常成年个体的肝细胞被破坏后的再生(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无脑儿、脊柱裂等)以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畸胎瘤或部分胃肠道肿瘤

    AFP异质体的检测

    ? 用扁豆凝集素(LCA)可将其分为LCA亲和型与不亲和型。肝癌中AFP主要是LCA亲和型;而良性肝病中主要是LCA不亲和型。LCA亲和型AFP>25%时提示肝癌;与LCA亲和型AFP<25%时提示为良性肝病。

    ? 用刀豆素A(Con A)可将其分为Con A亲和型与不亲和型。与刀豆素A(Con A)不结合的AFP常见于卵黄囊肿瘤或其他消化道肿瘤。

    AFP的临床意义

    一、诊断肝癌

    ? 在我国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高于正常值。

    ? 正常人血清AFP值为10~30μg/L,? 凡AFP>500μg/L持续1个月或AFP>200μg/L持续2个月,应高度怀疑肝癌,同时应有医学影像学的证据参与诊断;

    ? 低浓度(50~200μg/L)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患者,应视为肝癌的高危人群。

    ? 当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用AFP来诊断肝癌,可取性可达100%。

    ? 在进行肝癌诊断时,应排除由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癌、继发性肝癌和少数消化道肿瘤等引起的AFP升高,通常由非原发性肝癌引起的AFP升高,一般都不会高于400μg/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46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pt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