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6 > 正文
编号:11665584
人-猪链球菌病.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33kb)。

    人-猪链球菌病

    概述-概念及特点

    >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猪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属于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 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

    > 猪链球菌病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

    病原学特征

    ?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 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 根据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为A-V20群,其中90%属A群链球菌。

    ? 不同血清群对不同的动物宿主有不同的致病性。 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是人类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

    病原学特征

    > 可分为35个血清型,毒力最强的是2型,血清-2型是从病猪和患者中分离最多的一种致病菌。

    > 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常污染环境,并能存活较长时间,在4℃冷藏的生肉中可存活42天,常温下可在粪便中存活8天。在60℃水中能存活10分钟,煮沸的水中可立即杀死该菌。

    > 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脑膜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感染后可以致死,接触病猪者易发。

    全球流行概况-猪

    >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

    > 分布主要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殖生猪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英、美、法、日、丹、澳等。

    流 行 病 学

    传染源:主要是猪链球菌II型,引起猪病并感染人,导致人重症感染。

    传播途径:猪链球菌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会通过完整的皮肤感染人,尚未有证据表明人可以通过呼吸道被传播。迄今未发现人传人的现象。

    ? 流行特征:地理分布主要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殖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

    ? 1968年丹麦学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

    ? 1975年荷兰也曾有个别病例报道

    ? 此后,在香港、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典也陆续报道

    ?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西班牙、日本、泰国、中国台湾等地等先后有过报道

    ? 1998年夏在江苏南通地区发生一起因接触病死猪而引起的STSS 16例,病死13例(81.25%),从该事件看流行主要由2天内接触感染的猪和猪肉制品经破损皮肤等感染人体。

    ? 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感染病例报告。

    > 早在1958年,中山就首次在全国发现并鉴定出了猪链球菌

    > 1970-1979年,猪链球菌在韶关等地市大范围流行,曾造成当地大量30-60斤重的小猪发高烧死亡

    > 1986-1987年间,广东曾发现过猪链球菌二型感染。

    > 从1958年发现到现在,广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致死的病例发生情况不详

    > 2005年7月27日下午,广东省卫生厅接到潮安县一宗人感染猪链球菌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当晚,有关专家即赴潮安,经过两天诊查,初步认为这是一起人感染猪链球菌临床诊断病例。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发病机制

    ? 尚不清楚,已知与该菌含有胞壁质酶释放蛋白(MW,136KD)和细胞外因子(MW,110KD)以及猪溶素(穿孔素之一)、江苏菌株产溶血素(Vero细胞毒作用)。

    临 床 表 现

    ? 潜伏期短,从感染到发病最短2小时,最长7天,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

    ? 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

    ?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脑膜炎。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肾功能不全

    * 凝血功能障碍

    * 肝功能不全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全身瘀点、瘀斑

    * 软组织坏死、筋膜炎、肌炎、坏疽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发热、头痛、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临 床 分 型

    1、普通型

    2、休克型

    3、脑膜炎型

    4、混合型

    一、普 通 型

    起病较急

    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无休克、昏迷。

    二、休 克 型

    起病较急

    高热、寒战、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

    三、脑膜炎型

    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

    无休克表现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四、混 合 型

    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DIC :PT延长,血小板减少,3P实验(+),Fib减少,D-二聚体(+)。

    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显著升高、糖明显降低、白细胞数明显增加等。

    肝肾功能:可以出现异常。

    病原学检查: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形态学、生化反应和PCR法检测猪链球菌特有的毒力基因(cps2A、mrp、gapdh、sly、ef)鉴定,为猪链球菌。

    诊断要点

    ? 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史:当地一般有猪等家畜疫情存在,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死猪(羊)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1、一般表现: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可伴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等全身中毒症状。

    2、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3、脑膜炎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鉴定为猪链球菌。

    诊 断 标 准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一般表现+

    血常规异常

    诊 断 标 准

    临床诊断病例

    流行病学史+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或/和脑膜炎

    诊 断 标 准

    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检测出猪链球菌者

    鉴 别 诊 断

    1、其它细菌败血症

    2、流行性出血热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主要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测

    治 疗 方 案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入住传染病房,隔离治疗

    治 疗 方 案

    治疗原则

    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 抗休克治疗、DIC治疗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1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