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氨基苷类抗生素.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68kb)。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又称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 抗生素。按抗菌作用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以链霉素为代表,在1944年发现,目前除链霉素主要作为一线抗结核药,新霉素口服用于肠道消毒外,其它均已少用。第二代以1963年发现的庆大霉素、1967年发现的妥布霉素为代表,抗菌作用有所扩大,增强。第三代均为氨基环醇上氮位取代衍生物。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
* 抗菌作用机理
* 细菌耐药机理
* 代表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
* 1. 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强,抑菌作用快速。
* 2. 在机体内基本不被代谢降解,以原形排出体外。 蛋白结合率底。对肝、脑、造血、肠胃等器官无毒。
* 3. 与?-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有协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合用,无拮抗作用。
* 4. 有肾毒性及内耳毒性,国内对1039例聋哑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因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的占59.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抗菌作用机理
* 带阳离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菌外膜阴离子快速结合,并聚集,然后以细菌呼吸链中的辅酶Q为载体,跨膜进入菌体,与核蛋白体30S亚基不可逆地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使"阅读"密码出现错误,把错误的氨基酸掺入肽链中,或使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合成出无功能或功能异常的蛋白质,细菌不能利用,不能生长。本类药物还可作用于70S亚基,使70S亚基与mRNA形成不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始动复合物,使蛋白质的合成在早期就停止。此外本类药物还可阻止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的结合阻止已合成的蛋白质释放。综合以上作用结果,细菌死亡。
细菌耐药机理
1. 基因突变菌株的核蛋白靶位蛋白改变,影响药物与核蛋白体的结合。
2. 钝化酶的作用。N-酰基转移酶(ACC)、O-腺嘌呤转移酶(AAD)、O-磷酸转移酶(APH)使本类药物失活, 被钝化的药物阻断正常药物进入菌体内。
代表药物
* 链霉素
* 庆大霉素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又称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 抗生素。按抗菌作用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以链霉素为代表,在1944年发现,目前除链霉素主要作为一线抗结核药,新霉素口服用于肠道消毒外,其它均已少用。第二代以1963年发现的庆大霉素、1967年发现的妥布霉素为代表,抗菌作用有所扩大,增强。第三代均为氨基环醇上氮位取代衍生物。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
* 抗菌作用机理
* 细菌耐药机理
* 代表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
* 1. 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强,抑菌作用快速。
* 2. 在机体内基本不被代谢降解,以原形排出体外。 蛋白结合率底。对肝、脑、造血、肠胃等器官无毒。
* 3. 与?-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有协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合用,无拮抗作用。
* 4. 有肾毒性及内耳毒性,国内对1039例聋哑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因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的占59.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抗菌作用机理
* 带阳离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菌外膜阴离子快速结合,并聚集,然后以细菌呼吸链中的辅酶Q为载体,跨膜进入菌体,与核蛋白体30S亚基不可逆地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使"阅读"密码出现错误,把错误的氨基酸掺入肽链中,或使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合成出无功能或功能异常的蛋白质,细菌不能利用,不能生长。本类药物还可作用于70S亚基,使70S亚基与mRNA形成不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始动复合物,使蛋白质的合成在早期就停止。此外本类药物还可阻止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的结合阻止已合成的蛋白质释放。综合以上作用结果,细菌死亡。
细菌耐药机理
1. 基因突变菌株的核蛋白靶位蛋白改变,影响药物与核蛋白体的结合。
2. 钝化酶的作用。N-酰基转移酶(ACC)、O-腺嘌呤转移酶(AAD)、O-磷酸转移酶(APH)使本类药物失活, 被钝化的药物阻断正常药物进入菌体内。
代表药物
* 链霉素
* 庆大霉素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6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