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重建中国新医学概念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30日
何新备/文
中国现行医学,是中国医学。中国医学的概念,就是现代中国新医学,简称之就是中医!
中国医学在中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人民,站在国家、民族、人民利益思考中国医学创新与发展,创新中国医学,服务中国人民,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理顺中国医学服务思想,明确中国医学服务对象,把握中国医学发展方向,转换现实医学观念,开拓创新中国新医学模式,应该是不难实现的。这中间存在着一个对“中国新医学”概念的认识与确定。
中国中医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中国中药巳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医学概念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椐现实中国医学所已涵有的多元内容,中医之中有西医,西医之中有中医,中西医既可各自为阵,又可融合贯通以中西医结合形式为表现,早巳客观形成了具有多元医学内容相兼并蓄的现代中国新医学整体框架模式,尽管在这种整体模式中,中西医各自存在着鲜明的特征,但从医学整体大概念而言,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思想和医学服务目的,只不过是因各自医学概念所支配下的医学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巳,但究其医学目的则是相径-致的。
, 百拇医药
西医的概念在中国经历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人们已习惯沿用了这一词句为概念。但就中国医学整体框架所含诸多内容而言,中国医学早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从创新意义上讲,西医概念之说已成为过去,我们应尊重中国医学现实,以中国新医学为概念来界定中国现代医学,中国现代医学,简称之,就是中医,为什么说可简称为中医有以下三点为据:
一、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之医学,天下人唯天下医,人之形体与精神有其生物本源自然结构上的基本共律性,人的精神世畀虽有万千之变化,而人之形体其本结构却是同为一至无有不二理,为何为人之医理有二而不相合呢?就此而言中西医之理应是相融而在,互存在自然人"形与神"相互并存的-理之中。医为人医,同为医道,唯此一理,是为中医。
二、基于人类在自然畀的位置,以中国哲学思想中天、地、人三才概念而言,天在上,人居中,地在下,天地自然万物-体皆可以人为中,人是万物之中间,主宰万物纳万物为所用而存在,若以人在自然界特定的中间位置,中医并非是中国的医学这种不确切的解释,什么叫着"中"?就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意思,恰倒好处位居于中的意思,这个概念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天地自然以人为中如此,以人为本,本位于中,医道人医,也可理喻为中医。
, 百拇医药
三、基于人类医学服务的内容和目的,也可取中和思想为医之要义,中医学实践追求整体平衡调整与维护,西医学实践追求人体结构代偿平衡的维护与修复,二者在平衡意义上的共同追求的-致性,同样体现有以生命物质结构与精神平和内在为表现的中和意思,中医临床讲调和阴阳,以平为期,西医临床对人体生理制定有多元内容的标准值,同样是表现的是-种基本平衡价值观意义,只不过是形式和内容上在因概念支配下的观点不同而已,但在基本要义上追求的都是相对平衡的本源意义。生命在动态中的平衡运动过程,当是人类医学把握之真谛,平衡居中,调正之枢,医守其中,克尽中意,当为中医。
尽管当现实医学中西医内容是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从其基本性质而言,早已从西医的原始医学演变成为具有中国现代医学特征的新医学模式,医者中国,患者中国,药者中国,医在中国,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医学,简而言之,就是中医。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本身就有自己经历上下两千多年传承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医学体系沿革至今,需要的是在新时期的变革和进步、创新与发展,而不是移名更姓,奴属他家。有人说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表现不同的结果,其实不然,在中国的现实医学所进行的医学行为表现而言,不都是以中国文化为载体所表现的吗?如果说有所不同,也只是穿着中国文字外衣表现有非中国文字思想和意思的部分内容而已。而就其文化的根本属性,当属中国文化之整体。如果医学文字都成了洋码字样,中国现实医学中也就形成不了多元的医学形式和内容了。文载医道,医合文理,中国现实医学就是中华民族在现时期的自已特有的新医学模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来论证,中国现实医学就是现代中国新医学,简称之还是中医。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发展之道,乃为关乎中国人自身健康之道,也应同样之理关乎天下苍生健康之道、当以人为本的重新省悟人类医学概念之定位,回归自然的基本理性,朔源探流清源正本,以中国现实医学多元内容所表现为客观依据,扬祖国医学有容乃大之精神,纳西医之优长为所用,拓展中国现实医学发展创新之路。认知一门大学科,理应把握其足能代表学科诸多内容的大概念为前提,中国医学发展到今天,在诸多内容中已客观展示出自身独有的特色。这是当今医学界应该正视的大问题。探讨和确定一门学科新概念的成立,必须质疑旧概念的不足,破除旧概念的约束,中西医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说到底,就是各自概念支配下的矛盾,根据中国国情,以及医学实际内容,创新中国医学新概念,就可以说是认识与解决中西医矛盾的方法和措施重要前提。中国医学理应紧随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步伐,据理创新,与日俱进。
西医内容在现实医学存在有其合理部分,其医学客观形式的存在远远大于中医,这是不争事实,但西医自身也是在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西医学发展到今天,针对其自身不足及不合理内容,不失时机纳入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新成果,不断在自我否定中提升和更变自身的医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些正是中医在现时期发展中所应重视和学习的,西医的医学主流作用的客观形成是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所支撑和决定的,在其形成过程中,西医与中医同为人医,同类事物间相互否定是为了促进同类事物进步与完善,而不是排斥与诋毁。现代中医为什么如此表现的陈旧与落后位处医学之边缘且衰落难兴,究其因,从相当程度上讲,就是遭遇西医过多的排斥与诋毁,我们讲复兴民族医学,造福天下苍生,创新中国医学新概念,走中国医学自身发展之路,不是排斥和诋毁西医内容的合理存在,而是要纠正医学界存在的排斥与诋毁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在相互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学术争鸣创新出更为合理的新医学模式。西医医学科学的真理性,也是从少数人掌握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中医学科学体系的形成同样如此。穿越历史的空间,用历史与历史对话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中医学逻辑医学形式所含多元性形式与内容原本涵有的真理性,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 http://www.100md.com
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和解读中西医医学各目的基本特征,客观评价中西医医学的基本特征所蕴含真理所在,从中得出相对合理的解释与认定,如果说对其各自所含的真理性作出见解,愚认为中医医学科学的真理性远远大于西医。中医医学真理表现在其整个医学行为过程中,它提倡充分地调动主体自然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向上的致学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整体相互平衡观的前提下,认知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产生与之所以产生的病因和病机,在阴阳学说广义相对平衡观指导下,实践医学行为过程中每一环节,在注重对主要矛盾的调整同时还注重伴随主要矛盾存在的其他非主要矛盾,协调与处理中医临床医学整个医学行为过程,不存在过多的依赖性,尤其是中医针灸医学在完成医学行为过程中,完全是在主体自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通过中医医学逻辑思维辩证过程,直接切入客体自然人(患者)的病因病机,以貌视简单的经络穴位调整方法,以“针贵调神”的基本指导思想作用于临床运用的思路和方法,可产生出无药胜有药的临床医学效果,直接展示中医医学科学的“上工治未病”真理所在,当今世界医学领域针灸医学之所以得到相当范围的认可和应用,成为世界通行性医学,就证明于此。而西医与中医就此相比而言,因其医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则是在过多的依赖中进行医学行为的实践,主体自然人(医者)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西医医学科学一些基本概念和衡定标准的约束,消极地对待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认病不认人,注重病之局部忽略病躯之整体,详知病理于病位,追求所谓明细规范、客观求证、准确诊断,淡漠病因与病机在人身,消极的为治病而治病,用中医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工治已病”,西医的方法论是以实验医学为证明的医学行为过程,注重对病症的收集与证明,而远不如中医医学行为对病症的直接观察和认识与辩证分析和判断的逻辑医学的方法论。充其量西医行为所存在的医学价值也只属于“中工治已病”之范畴。
, 百拇医药
中医医学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患者的病因病机的综合分析与辩证论治,更胜于西医越来越多的依赖机械的辅助及辩病论治方式。中医是在动态中认识和把握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的发生及转化过程,以期达到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目的。西医则多偏于静态的求证,去寻找和运用解决处理客体自然人(患者)的病理发生与转变过程。以期实现病体功能修复和维护生理正常指标正常表现为目的。这中间有两个基本特征可以比较:一是中医重证与西医重病在病理内容上的比较,二是中医重神与西医重形的在生理内容上的比较。此二者既是反映各自医学的基本特征,又是展示各自医学真理内容的关键所在。对一门学科真理程度的量划,不能单纯的就其客观形式存在的多寡来界定,应该从各自所含内容的基本特征与实质来区别。从中解读其所长,判别其优劣,扬优弃劣择优为用,达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之目的。现代医学的目的,不仅只是局限在表态中处理与改善客体自然人(患者)病理产生的过程,而是要从健康机体整体把握上,从动态中处理和解决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与健康间的关系,就此而言,中医医学科学的真理性,在对待主体自然人(患者)医学行为上,远比西医医学科学更为积极和有用,只不过是在当今的医学行为中,中医真理的一面受到不甚公正的评价和运用而已。
,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中西医矛盾争论的焦点,也是怎样认识和理解中西医各自特征的关键。中医的科学思维观所支配医学行为实践,其作用对象是患有疾病的人,讲究的是因人、因地、因时为前提,将患者视为一定条件下,具有个性特征的人,针对不同条件生命个体所产生的疾病现象,以三因致病(内因、外因、不内不外因)的多元视角,认识和分析疾病产生与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所在,通过望、闻、听、切的诊断程序,综合患者的疾病现象,划分机体病理矛盾关系,以辩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依据病理矛盾的主次关系,随机采用以针灸穴位组方或以药组方等治疗形式,去处理和解决患者所出现的机体矛盾现象,实现医学目的。
西医实验医学所支配的医学实践,其作用对象是疾病人的病,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客观围绕患者的主要病症部位,通过所谓的先进检查措施,透视病位局部,检验组织细胞,以所谓统一规范的诊断形式,在精确和细化上求取病理与病证,多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代偿平衡观支配医学行为实践。千篇一律的诊治模式,消极地求证方法与手段,简单的公式化用药方式,形成了西医普遍存在的机械思维程序和方式,导致了医者医学行为的出规过多的依赖性,滋长了医者医学行为自然产生消极面对患者的隋性,这极不正常的医学现象正越来越多的表现在西医的现实医学实践之中。
, http://www.100md.com
中医与西医医学行为上,通过比较就不难发现,中医是以积极向上的致学精神,展示了整体认知,注重现象,辩证求因,动态把握的逻辑医学模式,西医是以消极等待的用学理念,表现的是忽视整体,注重局部,机械求证,静态处理的实验医学模式。如果我们将二者之优长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注重中医对人体神气-面的认知和对整体动态平衡的把握,又注重西医对形的认知与静态物质分析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病症,在发挥各自优长前提下,以有效维护人体整体平衡为要义,尊重自然人的基本自然特征,尽可能避免-些非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体有形与隐性的负面作用影响,使现实医学行为在整体发展方向上,更好更快的趋向合理、有效、安全、简便、低耗的理想之目的,以人为本,中和医理,互不偏废,存各自医学之小异,扬各自医学之所长,同为医道求人医之大同而理不相悖,格守人本,以人为中,当显医学正道是中医。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首先是取决于正确概念的成立,概念的合理性决定了科学形式与内容的正确发展方向,意味着能否获取正确成果的过程与目的,人类医学发展到今天,纵观中西医各自形式与内容,立足以人为本的生命自然本质之基本理性,省悟现实医学中种种矛盾现象,人类医学为维护以人为本的医学行为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而人类疾病谱却展现的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复杂化,正视这些现象,寻找和确定解决种种矛盾的措施和方法,我们不应仅仅就医而论医的久议不决的长耗下去,需要-种合理的概念,作为人类医字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藉意修正现实医学中-些不合理的思想与行为和方法与手段,着重省视与确立人类医学概念之定位,试问天下医学之东西!还有比"中"字之含意更为贴近以人为本的人道医学之理吗?愚曾以重建中国新医学新概念 和确立中国新医学概念 为命题话说中国现实医学,今不揣冒昧,再说重建中国新医学概念,言下之意,切入中意,真抒已见,一通夜话,难尽医理,言之有谬,尚望各位看客批评斧正。,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行医学,是中国医学。中国医学的概念,就是现代中国新医学,简称之就是中医!
中国医学在中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人民,站在国家、民族、人民利益思考中国医学创新与发展,创新中国医学,服务中国人民,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理顺中国医学服务思想,明确中国医学服务对象,把握中国医学发展方向,转换现实医学观念,开拓创新中国新医学模式,应该是不难实现的。这中间存在着一个对“中国新医学”概念的认识与确定。
中国中医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中国中药巳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医学概念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椐现实中国医学所已涵有的多元内容,中医之中有西医,西医之中有中医,中西医既可各自为阵,又可融合贯通以中西医结合形式为表现,早巳客观形成了具有多元医学内容相兼并蓄的现代中国新医学整体框架模式,尽管在这种整体模式中,中西医各自存在着鲜明的特征,但从医学整体大概念而言,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思想和医学服务目的,只不过是因各自医学概念所支配下的医学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巳,但究其医学目的则是相径-致的。
, 百拇医药
西医的概念在中国经历有近百余年的历史,人们已习惯沿用了这一词句为概念。但就中国医学整体框架所含诸多内容而言,中国医学早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从创新意义上讲,西医概念之说已成为过去,我们应尊重中国医学现实,以中国新医学为概念来界定中国现代医学,中国现代医学,简称之,就是中医,为什么说可简称为中医有以下三点为据:
一、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之医学,天下人唯天下医,人之形体与精神有其生物本源自然结构上的基本共律性,人的精神世畀虽有万千之变化,而人之形体其本结构却是同为一至无有不二理,为何为人之医理有二而不相合呢?就此而言中西医之理应是相融而在,互存在自然人"形与神"相互并存的-理之中。医为人医,同为医道,唯此一理,是为中医。
二、基于人类在自然畀的位置,以中国哲学思想中天、地、人三才概念而言,天在上,人居中,地在下,天地自然万物-体皆可以人为中,人是万物之中间,主宰万物纳万物为所用而存在,若以人在自然界特定的中间位置,中医并非是中国的医学这种不确切的解释,什么叫着"中"?就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意思,恰倒好处位居于中的意思,这个概念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天地自然以人为中如此,以人为本,本位于中,医道人医,也可理喻为中医。
, 百拇医药
三、基于人类医学服务的内容和目的,也可取中和思想为医之要义,中医学实践追求整体平衡调整与维护,西医学实践追求人体结构代偿平衡的维护与修复,二者在平衡意义上的共同追求的-致性,同样体现有以生命物质结构与精神平和内在为表现的中和意思,中医临床讲调和阴阳,以平为期,西医临床对人体生理制定有多元内容的标准值,同样是表现的是-种基本平衡价值观意义,只不过是形式和内容上在因概念支配下的观点不同而已,但在基本要义上追求的都是相对平衡的本源意义。生命在动态中的平衡运动过程,当是人类医学把握之真谛,平衡居中,调正之枢,医守其中,克尽中意,当为中医。
尽管当现实医学中西医内容是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从其基本性质而言,早已从西医的原始医学演变成为具有中国现代医学特征的新医学模式,医者中国,患者中国,药者中国,医在中国,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医学,简而言之,就是中医。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本身就有自己经历上下两千多年传承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医学体系沿革至今,需要的是在新时期的变革和进步、创新与发展,而不是移名更姓,奴属他家。有人说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表现不同的结果,其实不然,在中国的现实医学所进行的医学行为表现而言,不都是以中国文化为载体所表现的吗?如果说有所不同,也只是穿着中国文字外衣表现有非中国文字思想和意思的部分内容而已。而就其文化的根本属性,当属中国文化之整体。如果医学文字都成了洋码字样,中国现实医学中也就形成不了多元的医学形式和内容了。文载医道,医合文理,中国现实医学就是中华民族在现时期的自已特有的新医学模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来论证,中国现实医学就是现代中国新医学,简称之还是中医。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发展之道,乃为关乎中国人自身健康之道,也应同样之理关乎天下苍生健康之道、当以人为本的重新省悟人类医学概念之定位,回归自然的基本理性,朔源探流清源正本,以中国现实医学多元内容所表现为客观依据,扬祖国医学有容乃大之精神,纳西医之优长为所用,拓展中国现实医学发展创新之路。认知一门大学科,理应把握其足能代表学科诸多内容的大概念为前提,中国医学发展到今天,在诸多内容中已客观展示出自身独有的特色。这是当今医学界应该正视的大问题。探讨和确定一门学科新概念的成立,必须质疑旧概念的不足,破除旧概念的约束,中西医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说到底,就是各自概念支配下的矛盾,根据中国国情,以及医学实际内容,创新中国医学新概念,就可以说是认识与解决中西医矛盾的方法和措施重要前提。中国医学理应紧随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步伐,据理创新,与日俱进。
西医内容在现实医学存在有其合理部分,其医学客观形式的存在远远大于中医,这是不争事实,但西医自身也是在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西医学发展到今天,针对其自身不足及不合理内容,不失时机纳入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新成果,不断在自我否定中提升和更变自身的医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些正是中医在现时期发展中所应重视和学习的,西医的医学主流作用的客观形成是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所支撑和决定的,在其形成过程中,西医与中医同为人医,同类事物间相互否定是为了促进同类事物进步与完善,而不是排斥与诋毁。现代中医为什么如此表现的陈旧与落后位处医学之边缘且衰落难兴,究其因,从相当程度上讲,就是遭遇西医过多的排斥与诋毁,我们讲复兴民族医学,造福天下苍生,创新中国医学新概念,走中国医学自身发展之路,不是排斥和诋毁西医内容的合理存在,而是要纠正医学界存在的排斥与诋毁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在相互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学术争鸣创新出更为合理的新医学模式。西医医学科学的真理性,也是从少数人掌握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中医学科学体系的形成同样如此。穿越历史的空间,用历史与历史对话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中医学逻辑医学形式所含多元性形式与内容原本涵有的真理性,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 http://www.100md.com
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和解读中西医医学各目的基本特征,客观评价中西医医学的基本特征所蕴含真理所在,从中得出相对合理的解释与认定,如果说对其各自所含的真理性作出见解,愚认为中医医学科学的真理性远远大于西医。中医医学真理表现在其整个医学行为过程中,它提倡充分地调动主体自然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向上的致学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整体相互平衡观的前提下,认知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产生与之所以产生的病因和病机,在阴阳学说广义相对平衡观指导下,实践医学行为过程中每一环节,在注重对主要矛盾的调整同时还注重伴随主要矛盾存在的其他非主要矛盾,协调与处理中医临床医学整个医学行为过程,不存在过多的依赖性,尤其是中医针灸医学在完成医学行为过程中,完全是在主体自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通过中医医学逻辑思维辩证过程,直接切入客体自然人(患者)的病因病机,以貌视简单的经络穴位调整方法,以“针贵调神”的基本指导思想作用于临床运用的思路和方法,可产生出无药胜有药的临床医学效果,直接展示中医医学科学的“上工治未病”真理所在,当今世界医学领域针灸医学之所以得到相当范围的认可和应用,成为世界通行性医学,就证明于此。而西医与中医就此相比而言,因其医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则是在过多的依赖中进行医学行为的实践,主体自然人(医者)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西医医学科学一些基本概念和衡定标准的约束,消极地对待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认病不认人,注重病之局部忽略病躯之整体,详知病理于病位,追求所谓明细规范、客观求证、准确诊断,淡漠病因与病机在人身,消极的为治病而治病,用中医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工治已病”,西医的方法论是以实验医学为证明的医学行为过程,注重对病症的收集与证明,而远不如中医医学行为对病症的直接观察和认识与辩证分析和判断的逻辑医学的方法论。充其量西医行为所存在的医学价值也只属于“中工治已病”之范畴。
, 百拇医药
中医医学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患者的病因病机的综合分析与辩证论治,更胜于西医越来越多的依赖机械的辅助及辩病论治方式。中医是在动态中认识和把握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的发生及转化过程,以期达到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目的。西医则多偏于静态的求证,去寻找和运用解决处理客体自然人(患者)的病理发生与转变过程。以期实现病体功能修复和维护生理正常指标正常表现为目的。这中间有两个基本特征可以比较:一是中医重证与西医重病在病理内容上的比较,二是中医重神与西医重形的在生理内容上的比较。此二者既是反映各自医学的基本特征,又是展示各自医学真理内容的关键所在。对一门学科真理程度的量划,不能单纯的就其客观形式存在的多寡来界定,应该从各自所含内容的基本特征与实质来区别。从中解读其所长,判别其优劣,扬优弃劣择优为用,达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之目的。现代医学的目的,不仅只是局限在表态中处理与改善客体自然人(患者)病理产生的过程,而是要从健康机体整体把握上,从动态中处理和解决客体自然人(患者)疾病与健康间的关系,就此而言,中医医学科学的真理性,在对待主体自然人(患者)医学行为上,远比西医医学科学更为积极和有用,只不过是在当今的医学行为中,中医真理的一面受到不甚公正的评价和运用而已。
,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中西医矛盾争论的焦点,也是怎样认识和理解中西医各自特征的关键。中医的科学思维观所支配医学行为实践,其作用对象是患有疾病的人,讲究的是因人、因地、因时为前提,将患者视为一定条件下,具有个性特征的人,针对不同条件生命个体所产生的疾病现象,以三因致病(内因、外因、不内不外因)的多元视角,认识和分析疾病产生与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所在,通过望、闻、听、切的诊断程序,综合患者的疾病现象,划分机体病理矛盾关系,以辩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依据病理矛盾的主次关系,随机采用以针灸穴位组方或以药组方等治疗形式,去处理和解决患者所出现的机体矛盾现象,实现医学目的。
西医实验医学所支配的医学实践,其作用对象是疾病人的病,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客观围绕患者的主要病症部位,通过所谓的先进检查措施,透视病位局部,检验组织细胞,以所谓统一规范的诊断形式,在精确和细化上求取病理与病证,多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代偿平衡观支配医学行为实践。千篇一律的诊治模式,消极地求证方法与手段,简单的公式化用药方式,形成了西医普遍存在的机械思维程序和方式,导致了医者医学行为的出规过多的依赖性,滋长了医者医学行为自然产生消极面对患者的隋性,这极不正常的医学现象正越来越多的表现在西医的现实医学实践之中。
, http://www.100md.com
中医与西医医学行为上,通过比较就不难发现,中医是以积极向上的致学精神,展示了整体认知,注重现象,辩证求因,动态把握的逻辑医学模式,西医是以消极等待的用学理念,表现的是忽视整体,注重局部,机械求证,静态处理的实验医学模式。如果我们将二者之优长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注重中医对人体神气-面的认知和对整体动态平衡的把握,又注重西医对形的认知与静态物质分析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病症,在发挥各自优长前提下,以有效维护人体整体平衡为要义,尊重自然人的基本自然特征,尽可能避免-些非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体有形与隐性的负面作用影响,使现实医学行为在整体发展方向上,更好更快的趋向合理、有效、安全、简便、低耗的理想之目的,以人为本,中和医理,互不偏废,存各自医学之小异,扬各自医学之所长,同为医道求人医之大同而理不相悖,格守人本,以人为中,当显医学正道是中医。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首先是取决于正确概念的成立,概念的合理性决定了科学形式与内容的正确发展方向,意味着能否获取正确成果的过程与目的,人类医学发展到今天,纵观中西医各自形式与内容,立足以人为本的生命自然本质之基本理性,省悟现实医学中种种矛盾现象,人类医学为维护以人为本的医学行为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而人类疾病谱却展现的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复杂化,正视这些现象,寻找和确定解决种种矛盾的措施和方法,我们不应仅仅就医而论医的久议不决的长耗下去,需要-种合理的概念,作为人类医字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藉意修正现实医学中-些不合理的思想与行为和方法与手段,着重省视与确立人类医学概念之定位,试问天下医学之东西!还有比"中"字之含意更为贴近以人为本的人道医学之理吗?愚曾以重建中国新医学新概念 和确立中国新医学概念 为命题话说中国现实医学,今不揣冒昧,再说重建中国新医学概念,言下之意,切入中意,真抒已见,一通夜话,难尽医理,言之有谬,尚望各位看客批评斧正。,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