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的真相——板蓝根颗粒
·方舟子·
【标明的成分】
板蓝根。
【声称的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防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扁桃体炎、慢性喉炎、流行性腮腺炎、单纯疱疹口炎、非典型肺炎、传染性肝炎、暴发性红眼、白喉、水痘、扁平疣等疾病。
【真相】
板蓝根一般指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但在南方也以另一个科的植物——爵床科的马蓝的根做为板蓝根。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仍缺乏特效药。因为碰巧用“病毒”来翻译virus,带了个“毒”字,于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就被中医用来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似乎“解毒”就是用来解决病毒的,其实不过是望文生义,中医所说的“毒”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与病毒本不是一回事。在这类中药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板蓝根那么神通广大,那么声名显赫,几乎被认为能防治一切病毒性疾病乃至细菌性疾病,甚至能对付萨斯这种新兴传染病。但是板蓝根被用以治疗的那些病毒性疾病,多是能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并无确切的药理研究和严密的临床试验证明板蓝根对哪一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有疗效。虽然有一些简陋的体外实验表明板蓝根能够抑制许多种病毒、病菌的活性,但是这种实验不足为凭,因为病毒、病菌在体外并不难被灭活,用类似的实验可以证明几乎所有中药都能抗病毒、抗菌。
因为板蓝根是“解毒”药,所以许多人就以为它本身没有毒性,长期服用它来预防疾病。这可能是最被滥用的中成药。《神农本草经》也将“蓝实”(菘蓝的别名)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
板蓝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有的患者口服板蓝根后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绞痛和消化道出血[1]。有的因服用板蓝根而发生急性溶血性反应,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2]。也有服用板蓝根出现药疹的报道[3]。
另外,使用板蓝根注射液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过敏性休克较常见,并有因此致死的报道[4][5][6]。板蓝根注射液也能导致肾损害[7][8]。
【文献】
[1]张冰等,中药不良反应概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95[2]张英从,陕西中医,1997, 18( 11):522[3]吴波等,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1):4[4]曹静康等,江苏医药,1997,23(4):229[5]孙志红等。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1):76[6]袁菊生,现代应用药学,1991(2):34[7]于晓东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9,4(2):109[8]郭越光,甘肃医药,1986,5(4):50, http://www.100md.com
【标明的成分】
板蓝根。
【声称的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防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扁桃体炎、慢性喉炎、流行性腮腺炎、单纯疱疹口炎、非典型肺炎、传染性肝炎、暴发性红眼、白喉、水痘、扁平疣等疾病。
【真相】
板蓝根一般指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但在南方也以另一个科的植物——爵床科的马蓝的根做为板蓝根。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仍缺乏特效药。因为碰巧用“病毒”来翻译virus,带了个“毒”字,于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就被中医用来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似乎“解毒”就是用来解决病毒的,其实不过是望文生义,中医所说的“毒”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与病毒本不是一回事。在这类中药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板蓝根那么神通广大,那么声名显赫,几乎被认为能防治一切病毒性疾病乃至细菌性疾病,甚至能对付萨斯这种新兴传染病。但是板蓝根被用以治疗的那些病毒性疾病,多是能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并无确切的药理研究和严密的临床试验证明板蓝根对哪一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有疗效。虽然有一些简陋的体外实验表明板蓝根能够抑制许多种病毒、病菌的活性,但是这种实验不足为凭,因为病毒、病菌在体外并不难被灭活,用类似的实验可以证明几乎所有中药都能抗病毒、抗菌。
因为板蓝根是“解毒”药,所以许多人就以为它本身没有毒性,长期服用它来预防疾病。这可能是最被滥用的中成药。《神农本草经》也将“蓝实”(菘蓝的别名)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
板蓝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有的患者口服板蓝根后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绞痛和消化道出血[1]。有的因服用板蓝根而发生急性溶血性反应,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2]。也有服用板蓝根出现药疹的报道[3]。
另外,使用板蓝根注射液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过敏性休克较常见,并有因此致死的报道[4][5][6]。板蓝根注射液也能导致肾损害[7][8]。
【文献】
[1]张冰等,中药不良反应概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95[2]张英从,陕西中医,1997, 18( 11):522[3]吴波等,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1):4[4]曹静康等,江苏医药,1997,23(4):229[5]孙志红等。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1):76[6]袁菊生,现代应用药学,1991(2):34[7]于晓东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9,4(2):109[8]郭越光,甘肃医药,1986,5(4):5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