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的思念 ——缅怀我们的父亲
父亲走了,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他了,这种痛苦是巨大的……
父亲住院三个半月,与疾病抗争,中西医结合治疗最终还是走了,当那一刻到来时,我们真不敢想象您已驾鹤西去。
在10月9日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世中联主席佘靖、张镜源、李振吉、惠鲁生、谷晓红、李俊德等老领导来看望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领导、干部、职工、同事来看望您了;您的徒弟、研究生、弟子们来看望您了;您曾经工作过的各医院、门诊部的领导、同事来看望您了;全国中医儿科学会的领导及各省市分会的领导、同事来看望您了;亲朋好友、老家的亲人来看望您了;您的患者及家属来看望您了。王国强副部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儿科学会、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济川药业集团等数百个单位、个人向您敬献了花圈……
当得知家父病逝的消息后,各地唁电,短信、电话不断,许多患者从本市、外省市及香港、国外打来电话表示慰问,有的甚至泣不成声,连连感谢地说:“刘老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治好了我孩子的病,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有的患儿家长讲:“我们从50年代开始就找刘老看病,看了四代人,真不知怎样感谢弼臣老大夫啊。”此情此景让人感动,让人心碎,让人难忘,让人哭泣啊。
, http://www.100md.com
记得父亲刚住院时,突发脑梗昏迷,我们轮流看护,经常听见父亲朗朗的笑声,梦话中说着药名:“赤白芍各10克……”让人感慨万分啊!听儿科主任讲过这样一件事,父亲在医院出专家门诊时,有的外地患者确实无钱挂号,父亲就说:“我出钱挂号来看吧。”据我们所知父亲一生给人治病不分贫富贵贱,年长年幼,一视同仁,国家领导人如刘少奇、谭震林、萧劲光、习仲勋、叶剑英、廖承志等及其子孙,普通老百姓如街坊四邻,认识不认识的患者,有求必应,热情服务为其诊疗,分文不收。有一次骑车外出为患者看病,在便道上被摩托车撞伤住院。记得在“文革”中,父亲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进行劳动改造,白天扫厕所、挖防空洞、推煤车、烧锅炉,下班后换好衣服偷着去患者家看病,一个新生儿腹泻的患儿,素不相识,家长求救,病情非常危重,奶奶让父亲去治病,治愈后与我家成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位中学老师的孩子病危,父亲骑车去他家中,又去住院病房看望,开方治愈出院……像这样挽救危重病例的事情数不胜数。“文革”时期,家中被抄,爷爷奶奶被赶回老家,母亲被逼精神失常,父亲挺住压力,既当爹又当娘,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子女,艰难生活,历经磨难。白天上班劳动改造,回来买菜做饭,晚上还要看医书,钻研医术。这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心酸落泪。
, 百拇医药
父亲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总是要求我们努力学习和工作,政治上追求进步,争取入党,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不虚度人生。昌明、昌艺先后上山下乡,一个去了东北建设兵团,一个去了吉林插队,后来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中医学院,继承父业,当上了中医大夫,父亲应该是欣慰的,但是他表面不露,总是说:“你们学晚了,成不了大家了。”这是在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真是一位严父,又是一位慈父啊!
正如业内人士评价说:“刘老的逝世是中医儿科界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大损失。刘老严谨的学风,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徒弟徐荣谦教授的挽联写道:“治病救人无愧国医大师,教书育人堪称一代宗师”。 深圳的学生朱锦善教授的挽联写道:“刘老驾鹤西去中医事业弼辅之臣谁能替,大师壮志未酬儿科学术继承之士泪湿襟。”等等,让人感慨万分啊!
是啊!父亲,您壮志未酬,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临住院前还在家中修改稿件;您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筹备组组长,今年4月份赴江苏泰兴济川药业集团与国内外中医儿科界的领导共商成立大会事宜,但是未能看到正式成立大会;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的一本您的临床用药心得还未审稿出版;您积70余年的临床经验准备写的两本专著《刘氏中医儿科诊断学》、《刘氏中医儿科治疗学》还未成稿;您一心想要成立“北京中医儿科医疗研究中心”的心愿还未能实现。
, http://www.100md.com
父亲,您的心中时刻想着中医药事业,抱病坚持出专家门诊,住院前两天还参加在东方医院召开的薪火传承3+3工程——“刘弼臣名老中医工作室”启动仪式,并发言讲话,这也是父亲生前最后一次出席会议,是坐轮椅到会场的。
您为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题词:“弘扬国粹”;为名老中医工作室题词也是“弘扬国粹”;为徒弟、学生题词仍是“弘扬国粹”;为吉良晨老八十华诞题词还是“弘扬国粹”,由此可见父亲热爱中医药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
父亲曾走访了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十数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医疗活动,其学术成果获奖无数。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十余部,主持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该项目获国家级科学进步三等奖,并获北京市级奖。所研制的“复力冲剂”、“调肺养心冲剂”、“熄风制动冲剂”、“小儿咳喘冲剂”、“五草汤”、“苦辛开降汤”等在临床上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父亲在长期的临床医疗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根据小儿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诸多特点,首先提出“体禀少阳”和“从肺论治”的两大创新观,以发前人所未发,他以“少阳”学说为基础理论,临床以“从肺论治”为特点,形成近代中医儿科四大学术流派之一的“调肺学派”。他以“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仁心仁术,弼志弥坚”为治学格言。半个多世纪以来,身体力行,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中医儿科事业中,硕果累累,德艺双馨,对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被冠以“国医大师”、“中国儿科一代宗师”、“东方小儿王”、“中医儿科之父”的称号。
, 百拇医药
父亲,您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为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从14岁师从臣字门派孙谨臣老先生至今,是我国现代中医儿科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达70年之久,培养的学生遍布世界几十个国家,所医治的患儿难以计数,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更是难以计算,研究生培养了十余名,徒弟带了十余名,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中医儿科事业的中坚力量。父亲,让您欣慰的是您的两个儿子都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现在北京陛辰中医门诊部继承着您的事业,正在实现您未竟的遗愿,弘扬国粹,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您的在天之灵。三子做行政领导工作,小妹也在从事中医门诊部的管理工作。今年5月份父亲还为昌艺的一本中医专著写了序言,已出版发行。
亲爱的父亲,让您的子女、徒弟、学生们,用各自努力工作的成绩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吧!让中国中医儿科事业、世界中医儿科事业的大旗高高飘扬,让中国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造福!
您为我们留下的无价之宝,我们将永远继承发扬光大。
亲爱的父亲,您安息吧……, 百拇医药(刘昌明 刘昌艺 刘昌研 刘昌燕)
父亲住院三个半月,与疾病抗争,中西医结合治疗最终还是走了,当那一刻到来时,我们真不敢想象您已驾鹤西去。
在10月9日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世中联主席佘靖、张镜源、李振吉、惠鲁生、谷晓红、李俊德等老领导来看望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领导、干部、职工、同事来看望您了;您的徒弟、研究生、弟子们来看望您了;您曾经工作过的各医院、门诊部的领导、同事来看望您了;全国中医儿科学会的领导及各省市分会的领导、同事来看望您了;亲朋好友、老家的亲人来看望您了;您的患者及家属来看望您了。王国强副部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儿科学会、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济川药业集团等数百个单位、个人向您敬献了花圈……
当得知家父病逝的消息后,各地唁电,短信、电话不断,许多患者从本市、外省市及香港、国外打来电话表示慰问,有的甚至泣不成声,连连感谢地说:“刘老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治好了我孩子的病,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有的患儿家长讲:“我们从50年代开始就找刘老看病,看了四代人,真不知怎样感谢弼臣老大夫啊。”此情此景让人感动,让人心碎,让人难忘,让人哭泣啊。
, http://www.100md.com
记得父亲刚住院时,突发脑梗昏迷,我们轮流看护,经常听见父亲朗朗的笑声,梦话中说着药名:“赤白芍各10克……”让人感慨万分啊!听儿科主任讲过这样一件事,父亲在医院出专家门诊时,有的外地患者确实无钱挂号,父亲就说:“我出钱挂号来看吧。”据我们所知父亲一生给人治病不分贫富贵贱,年长年幼,一视同仁,国家领导人如刘少奇、谭震林、萧劲光、习仲勋、叶剑英、廖承志等及其子孙,普通老百姓如街坊四邻,认识不认识的患者,有求必应,热情服务为其诊疗,分文不收。有一次骑车外出为患者看病,在便道上被摩托车撞伤住院。记得在“文革”中,父亲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进行劳动改造,白天扫厕所、挖防空洞、推煤车、烧锅炉,下班后换好衣服偷着去患者家看病,一个新生儿腹泻的患儿,素不相识,家长求救,病情非常危重,奶奶让父亲去治病,治愈后与我家成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位中学老师的孩子病危,父亲骑车去他家中,又去住院病房看望,开方治愈出院……像这样挽救危重病例的事情数不胜数。“文革”时期,家中被抄,爷爷奶奶被赶回老家,母亲被逼精神失常,父亲挺住压力,既当爹又当娘,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子女,艰难生活,历经磨难。白天上班劳动改造,回来买菜做饭,晚上还要看医书,钻研医术。这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心酸落泪。
, 百拇医药
父亲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总是要求我们努力学习和工作,政治上追求进步,争取入党,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不虚度人生。昌明、昌艺先后上山下乡,一个去了东北建设兵团,一个去了吉林插队,后来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中医学院,继承父业,当上了中医大夫,父亲应该是欣慰的,但是他表面不露,总是说:“你们学晚了,成不了大家了。”这是在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真是一位严父,又是一位慈父啊!
正如业内人士评价说:“刘老的逝世是中医儿科界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大损失。刘老严谨的学风,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徒弟徐荣谦教授的挽联写道:“治病救人无愧国医大师,教书育人堪称一代宗师”。 深圳的学生朱锦善教授的挽联写道:“刘老驾鹤西去中医事业弼辅之臣谁能替,大师壮志未酬儿科学术继承之士泪湿襟。”等等,让人感慨万分啊!
是啊!父亲,您壮志未酬,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临住院前还在家中修改稿件;您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筹备组组长,今年4月份赴江苏泰兴济川药业集团与国内外中医儿科界的领导共商成立大会事宜,但是未能看到正式成立大会;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的一本您的临床用药心得还未审稿出版;您积70余年的临床经验准备写的两本专著《刘氏中医儿科诊断学》、《刘氏中医儿科治疗学》还未成稿;您一心想要成立“北京中医儿科医疗研究中心”的心愿还未能实现。
, http://www.100md.com
父亲,您的心中时刻想着中医药事业,抱病坚持出专家门诊,住院前两天还参加在东方医院召开的薪火传承3+3工程——“刘弼臣名老中医工作室”启动仪式,并发言讲话,这也是父亲生前最后一次出席会议,是坐轮椅到会场的。
您为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题词:“弘扬国粹”;为名老中医工作室题词也是“弘扬国粹”;为徒弟、学生题词仍是“弘扬国粹”;为吉良晨老八十华诞题词还是“弘扬国粹”,由此可见父亲热爱中医药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
父亲曾走访了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十数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医疗活动,其学术成果获奖无数。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十余部,主持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该项目获国家级科学进步三等奖,并获北京市级奖。所研制的“复力冲剂”、“调肺养心冲剂”、“熄风制动冲剂”、“小儿咳喘冲剂”、“五草汤”、“苦辛开降汤”等在临床上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父亲在长期的临床医疗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根据小儿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诸多特点,首先提出“体禀少阳”和“从肺论治”的两大创新观,以发前人所未发,他以“少阳”学说为基础理论,临床以“从肺论治”为特点,形成近代中医儿科四大学术流派之一的“调肺学派”。他以“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仁心仁术,弼志弥坚”为治学格言。半个多世纪以来,身体力行,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中医儿科事业中,硕果累累,德艺双馨,对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被冠以“国医大师”、“中国儿科一代宗师”、“东方小儿王”、“中医儿科之父”的称号。
, 百拇医药
父亲,您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为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从14岁师从臣字门派孙谨臣老先生至今,是我国现代中医儿科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达70年之久,培养的学生遍布世界几十个国家,所医治的患儿难以计数,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更是难以计算,研究生培养了十余名,徒弟带了十余名,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中医儿科事业的中坚力量。父亲,让您欣慰的是您的两个儿子都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现在北京陛辰中医门诊部继承着您的事业,正在实现您未竟的遗愿,弘扬国粹,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您的在天之灵。三子做行政领导工作,小妹也在从事中医门诊部的管理工作。今年5月份父亲还为昌艺的一本中医专著写了序言,已出版发行。
亲爱的父亲,让您的子女、徒弟、学生们,用各自努力工作的成绩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吧!让中国中医儿科事业、世界中医儿科事业的大旗高高飘扬,让中国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造福!
您为我们留下的无价之宝,我们将永远继承发扬光大。
亲爱的父亲,您安息吧……, 百拇医药(刘昌明 刘昌艺 刘昌研 刘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