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痰疟
http://www.100md.com
《痰症论》
痰疟属疟疾之范畴,乃指感受疟邪,触发宿痰而病,好发于夏秋之间,其它季节也有散发。以寒热交作,休作有时,胸痞呕恶痰涎,甚则昏迷不语为特征。现代医学中的疟疾病,属于本证范畴。此外,肝胆疾病、败血症等出现寒热往来,呕恶多痰时,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
《医学入门》指出:“痰疟,外感内伤,郁聚成痰。”又说:“疟无痰不成,内伤脾胃虚寒……”。由此可见,痰疟的主要成因,是感受外邪和饮食内伤所致。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粘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蕴,困阻脾阳,或脾胃虚弱,痰自内生,复感疟邪、瘴毒,痰邪相合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痰疟之证,故有“无痰不成疟”之说。
痰疟久而不愈,既可伤耗气血,正虚邪恋,又可致血瘀痰凝,胁下结块,形成疟母。
, 百拇医药
(二)辨证施治
根据痰浊合邪的不同,将其分为寒痰疟、热痰疟、瘴痰疟、痰瘀疟。临床上均以化痰祛邪为先,常选用常山、蜀漆、草果、槟榔等化痰祛湿之药,并酌情加以散寒,或加以清热,或加以燥湿辟秽,或加以芳香开窍,或采用痰瘀同治。久疟不愈,正气虚弱,宜扶正祛邪。
1.寒痰疟
(1)主证:但寒不热,或热少寒多,口不渴,泛吐痰涎,胸胁痞满,神疲倦怠,苔白腻,脉弦迟。
(2)治法:温散寒痰,达邪截疟。
(3)代表方:柴胡桂姜汤(《伤寒论》)加蜀漆、陈皮、槟榔、川朴、附子。
(4)药物:柴胡、栝蒌根、桂枝、黄芩、牡蛎、干姜、炙甘草、蜀漆、陈皮、槟榔、川朴、附子。
, 百拇医药
方中柴胡桂姜汤加附子以辛温达邪,蜀漆、陈皮、川朴、槟榔以理气化痰截疟。
2.热痰疟
(1)主证:寒热间作,发作定时,热多寒少,胸膈痞满,头胀口腻,咳痰不爽,甚则神昏不语,四肢抽搐,舌质偏红,苔黄腻,或黄白腻,脉弦滑。
(2)治法:清热化痰除疟。
(3)代表方: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
(4)药物:槟榔、厚朴、草菓、黄芩、甘草、柴胡、桔梗、青皮、枳壳、荷叶梗。
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兼清里热;厚朴、枳壳、青皮以除湿散满、化痰下气;草菓辛香辟秽,燥湿止呕,宣透伏邪;槟榔行气破结;荷叶梗、桔梗以清热行气,化湿祛痰。若见热盛,脘腹胀满,大便燥结,加大黄、芒硝。若昏迷抽搐,当以清热开窍豁痰为治,急选“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灌服或鼻饲。
, http://www.100md.com
3.瘴痰疟
(1)主证:寒甚热微,或恶寒战粟,呕吐痰涎,无热。甚则神昏不语,苔白厚腻,脉弦。
(2)治法:辟秽化痰,芳香化湿。
(3)代表方:正气散(《中医内科学》)。
(4)药物:厚朴、苍术、陈皮、藿香、佩兰、草菓、半夏、槟榔、菖蒲、荷叶、甘草。
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辟秽除瘴;陈皮、半夏、苍术、厚朴燥湿化痰,疏利气机;菖蒲开窍除痰;草菓为除痰截疟之要药。若痰湿秽浊之气蒙闭心窍,出现神昏不语,可用苏合香丸鼻饲或灌服。呕吐甚者,先服玉枢丹(《片玉心书》:雄黄、朱砂、麝香、五倍子、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
4.痰瘀疟母
, 百拇医药
(1)主证:久疟不愈,反复发作,胁下形成癥块(称为疟母),伴有面色萎黄,体形瘦,脉弦涩。
(2)治法:化痰祛瘀,软坚散结。
(3)代表方:鳖甲煎丸(《金匮要路》)。
(3)药物: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虫、阿胶、蜂窠、朴硝、蜣螂、桃仁。
疟母属血凝痰滞,正虚邪实之证,故用鳖甲煎丸行瘀破癥、利湿涤痰、补益气血。此方药力峻猛,气血亏甚者,应予八珍汤(《正体类耍》: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配合应用,虚实兼顾。以冀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滞邪。
上述诸证,除以上治法外,亦可选截疟之法,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菓仁)为痰疟首选方剂,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加减。
总之,痰疟是以寒热交作、休作有时、呕吐痰涎为特征。辨证施治时,应根据寒热的多少,轻重程度,发病新久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寒痰疟的里寒极盛,阳气被阻,不能外达,但寒不热,治宜温散寒痰,达邪截疟。热痰疟的里热较重,热多寒少,治宜清热化痰除疟。瘴痰疟属瘴毒湿痰较盛,治宜辟秽燥湿化痰。痰疟如果出现神昏抽搐等危重症候,应根据当时发生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及时抢救处理。以上均属痰疟之新证。若久疟不愈,气血阻滞,血瘀痰凝,而成疟母之时,则化痰祛瘀,软坚攻邪。病久气血俱伤,当合理使用益气补血之品,则坚可去而正不伤。, http://www.100md.com
(一)病因病机
《医学入门》指出:“痰疟,外感内伤,郁聚成痰。”又说:“疟无痰不成,内伤脾胃虚寒……”。由此可见,痰疟的主要成因,是感受外邪和饮食内伤所致。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粘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蕴,困阻脾阳,或脾胃虚弱,痰自内生,复感疟邪、瘴毒,痰邪相合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痰疟之证,故有“无痰不成疟”之说。
痰疟久而不愈,既可伤耗气血,正虚邪恋,又可致血瘀痰凝,胁下结块,形成疟母。
, 百拇医药
(二)辨证施治
根据痰浊合邪的不同,将其分为寒痰疟、热痰疟、瘴痰疟、痰瘀疟。临床上均以化痰祛邪为先,常选用常山、蜀漆、草果、槟榔等化痰祛湿之药,并酌情加以散寒,或加以清热,或加以燥湿辟秽,或加以芳香开窍,或采用痰瘀同治。久疟不愈,正气虚弱,宜扶正祛邪。
1.寒痰疟
(1)主证:但寒不热,或热少寒多,口不渴,泛吐痰涎,胸胁痞满,神疲倦怠,苔白腻,脉弦迟。
(2)治法:温散寒痰,达邪截疟。
(3)代表方:柴胡桂姜汤(《伤寒论》)加蜀漆、陈皮、槟榔、川朴、附子。
(4)药物:柴胡、栝蒌根、桂枝、黄芩、牡蛎、干姜、炙甘草、蜀漆、陈皮、槟榔、川朴、附子。
, 百拇医药
方中柴胡桂姜汤加附子以辛温达邪,蜀漆、陈皮、川朴、槟榔以理气化痰截疟。
2.热痰疟
(1)主证:寒热间作,发作定时,热多寒少,胸膈痞满,头胀口腻,咳痰不爽,甚则神昏不语,四肢抽搐,舌质偏红,苔黄腻,或黄白腻,脉弦滑。
(2)治法:清热化痰除疟。
(3)代表方: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
(4)药物:槟榔、厚朴、草菓、黄芩、甘草、柴胡、桔梗、青皮、枳壳、荷叶梗。
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兼清里热;厚朴、枳壳、青皮以除湿散满、化痰下气;草菓辛香辟秽,燥湿止呕,宣透伏邪;槟榔行气破结;荷叶梗、桔梗以清热行气,化湿祛痰。若见热盛,脘腹胀满,大便燥结,加大黄、芒硝。若昏迷抽搐,当以清热开窍豁痰为治,急选“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灌服或鼻饲。
, http://www.100md.com
3.瘴痰疟
(1)主证:寒甚热微,或恶寒战粟,呕吐痰涎,无热。甚则神昏不语,苔白厚腻,脉弦。
(2)治法:辟秽化痰,芳香化湿。
(3)代表方:正气散(《中医内科学》)。
(4)药物:厚朴、苍术、陈皮、藿香、佩兰、草菓、半夏、槟榔、菖蒲、荷叶、甘草。
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辟秽除瘴;陈皮、半夏、苍术、厚朴燥湿化痰,疏利气机;菖蒲开窍除痰;草菓为除痰截疟之要药。若痰湿秽浊之气蒙闭心窍,出现神昏不语,可用苏合香丸鼻饲或灌服。呕吐甚者,先服玉枢丹(《片玉心书》:雄黄、朱砂、麝香、五倍子、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
4.痰瘀疟母
, 百拇医药
(1)主证:久疟不愈,反复发作,胁下形成癥块(称为疟母),伴有面色萎黄,体形瘦,脉弦涩。
(2)治法:化痰祛瘀,软坚散结。
(3)代表方:鳖甲煎丸(《金匮要路》)。
(3)药物: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虫、阿胶、蜂窠、朴硝、蜣螂、桃仁。
疟母属血凝痰滞,正虚邪实之证,故用鳖甲煎丸行瘀破癥、利湿涤痰、补益气血。此方药力峻猛,气血亏甚者,应予八珍汤(《正体类耍》: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配合应用,虚实兼顾。以冀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滞邪。
上述诸证,除以上治法外,亦可选截疟之法,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菓仁)为痰疟首选方剂,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加减。
总之,痰疟是以寒热交作、休作有时、呕吐痰涎为特征。辨证施治时,应根据寒热的多少,轻重程度,发病新久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寒痰疟的里寒极盛,阳气被阻,不能外达,但寒不热,治宜温散寒痰,达邪截疟。热痰疟的里热较重,热多寒少,治宜清热化痰除疟。瘴痰疟属瘴毒湿痰较盛,治宜辟秽燥湿化痰。痰疟如果出现神昏抽搐等危重症候,应根据当时发生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及时抢救处理。以上均属痰疟之新证。若久疟不愈,气血阻滞,血瘀痰凝,而成疟母之时,则化痰祛瘀,软坚攻邪。病久气血俱伤,当合理使用益气补血之品,则坚可去而正不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