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 法
http://www.100md.com
《痰症论》
痰属阴邪,非温不化,所以仲景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温法是痰证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温燥的药物,驱化痰邪,但要根据病情,掌握分寸,不能过于温燥,而伤阴化热化痰,加重病情。常用的方法是:燥湿化痰,温肺化痰,温中化痰,温肾化痰,温开豁痰。
(一)燥湿化痰
本法主要适用于湿痰为患,湿痰纯属阴邪,故宜温而燥之。若湿痰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治宜燥湿化痰,宽中理气,方选二陈平胃汤(《证因脉治》: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甘草)。若湿痰阻滞,胃气上逆,方选旋覆花代赭石汤(《伤寒论》: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燥湿化痰,温中降逆。若湿痰上贮于肺,治宜燥湿化痰止咳,方选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味。若痰湿上扰清窍,治宜燥湿化痰,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二)温肺化痰
外寒犯肺,咳嗽咯痰,治宜温肺化痰,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若外寒引动伏痰,治宜温肺化痰逐饮,方选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半夏)。若外寒内有痰饮郁热,治宜温肺化痰,兼清郁热,方选小青龙加石膏汤(《伤寒论》: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半夏、石膏)。
(三)温中化痰
脾胃阳虚,温煦失职,聚生寒痰,治宜温中化痰,健脾燥湿,方选理中化痰汤(《明医杂著》:人参、白术、干姜、茯苓、姜半夏)。若中阳不足,痰饮停聚胃肠之间,宜温化痰饮,方选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四)温肾化痰
肾阳不足,水泛为痰,治宜温肾化痰,方选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杜仲、炙甘草、肉桂、制附子、山萸肉)加海浮石、淫羊藿、陈皮。若脾肾阳虚,痰浊内停,治宜温补脾肾,以化痰浊,方选附桂理中化痰汤(验方:肉桂、附子、党参、白术、炮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五)温开豁痰 ,
寒痰壅闭,神昏不醒者,温而开之,方选苏合香丸(《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冰片、苏合香油、熏陆香)。若中风昏愦,痰涎上壅,治宜温经逐寒,散风化痰,方选三生饮(《和剂局方》:生南星、生附子、生川芎、木香)。, 百拇医药
(一)燥湿化痰
本法主要适用于湿痰为患,湿痰纯属阴邪,故宜温而燥之。若湿痰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治宜燥湿化痰,宽中理气,方选二陈平胃汤(《证因脉治》: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甘草)。若湿痰阻滞,胃气上逆,方选旋覆花代赭石汤(《伤寒论》: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燥湿化痰,温中降逆。若湿痰上贮于肺,治宜燥湿化痰止咳,方选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味。若痰湿上扰清窍,治宜燥湿化痰,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二)温肺化痰
外寒犯肺,咳嗽咯痰,治宜温肺化痰,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若外寒引动伏痰,治宜温肺化痰逐饮,方选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半夏)。若外寒内有痰饮郁热,治宜温肺化痰,兼清郁热,方选小青龙加石膏汤(《伤寒论》: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半夏、石膏)。
(三)温中化痰
脾胃阳虚,温煦失职,聚生寒痰,治宜温中化痰,健脾燥湿,方选理中化痰汤(《明医杂著》:人参、白术、干姜、茯苓、姜半夏)。若中阳不足,痰饮停聚胃肠之间,宜温化痰饮,方选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四)温肾化痰
肾阳不足,水泛为痰,治宜温肾化痰,方选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杜仲、炙甘草、肉桂、制附子、山萸肉)加海浮石、淫羊藿、陈皮。若脾肾阳虚,痰浊内停,治宜温补脾肾,以化痰浊,方选附桂理中化痰汤(验方:肉桂、附子、党参、白术、炮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五)温开豁痰 ,
寒痰壅闭,神昏不醒者,温而开之,方选苏合香丸(《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冰片、苏合香油、熏陆香)。若中风昏愦,痰涎上壅,治宜温经逐寒,散风化痰,方选三生饮(《和剂局方》:生南星、生附子、生川芎、木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