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现代著作 > 图书全文 > 《痰症论》 > 第二章 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编号:11682012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
http://www.100md.com 《痰症论》
     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已初步奠定了痰证学说的理论基础。从生理学上,论述了脏腑在水液代谢中的生理机能,指出了“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水液代谢的基本程序。因此,后世将肺、脾、肾三脏视为水液代谢与调节的重要脏器。

    在病因病机病症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又说:“太阴所至为积满”。《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两湿流行,肾水受邪,甚则饮发,中满食减。”所有这些论述,虽详于饮而略于痰,但从其病机病症视之,内涵确有今之痰证。

    在治疗上,《内经》提出了,“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内经》十三方,其中的生铁落饮为重坠豁痰开窍之剂,治疗“有病怒狂者”。用半夏秫米汤治疗“目不瞑”,现临床用本方治疗胃肠有痰浊而致失眠者有良好的效果。《诗经》上载有90余种药物,其中藻(海藻)、苓(茯苓)、果臝(栝蒌)、瘘(远志)、蝱(贝母)、瓜(瓜蒂)等,为历代医家常用的治痰药物。《内经》、《诗经》的这些论述记载,为后世痰证学的形成,诚起肇源荫始之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