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 法
http://www.100md.com
《痰症论》
和即调和之意,能使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表里双解,调和气血,补泻合剂,均谓之和法。痰证是错综复杂的证候总括,所以调和之法在痰证中的应用,主要是治疗挟痰之证。常见的方法有:清胆和胃化痰、调和肠胃化痰、截疟化痰达邪。
(一)清胆和胃化痰
邪在少阳,湿邪化热酿痰,痰湿内阻于胆胃,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膈闷口苦,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利湿,方选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淡竹茹、制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
(二)调和肠胃化痰
伤寒误下,形成寒热痰浊相互夹杂,结于心下,胃失和降,而形成痰痞证,治宜和胃降逆、化痰祛痞,方选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若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治宜和胃降逆化痰,方选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人参、橘皮、竹茹、生姜、甘草、大枣)。
(三)截疟化痰达邪
中医有“无痰不成疟”之说,瘟疫或疟邪挟痰状于膜原,治当截疟化痰达邪,若疟疾以痰湿较重,兼气滞腹胀者,方用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菓仁)。湿热痰邪阻于膜原,并有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呕恶咳痰者,方选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柴胡、枳壳、陈皮、桔梗、荷叶、槟榔、厚朴、草菓、黄芩、甘草)。, http://www.100md.com
(一)清胆和胃化痰
邪在少阳,湿邪化热酿痰,痰湿内阻于胆胃,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膈闷口苦,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利湿,方选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淡竹茹、制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
(二)调和肠胃化痰
伤寒误下,形成寒热痰浊相互夹杂,结于心下,胃失和降,而形成痰痞证,治宜和胃降逆、化痰祛痞,方选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若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治宜和胃降逆化痰,方选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人参、橘皮、竹茹、生姜、甘草、大枣)。
(三)截疟化痰达邪
中医有“无痰不成疟”之说,瘟疫或疟邪挟痰状于膜原,治当截疟化痰达邪,若疟疾以痰湿较重,兼气滞腹胀者,方用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菓仁)。湿热痰邪阻于膜原,并有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呕恶咳痰者,方选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柴胡、枳壳、陈皮、桔梗、荷叶、槟榔、厚朴、草菓、黄芩、甘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