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1682098
十、乳核(附:巨乳症)
http://www.100md.com 《痰症论》
     乳核亦即乳中结核,是指乳房中的硬结肿块而言。其中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所见,主要有乳癖、乳疠、乳痰(乳痨)、乳岩四种。

    (一)乳 癖

    乳癖是青壮年妇女乳房中常见的慢性肿块,病程长短不一,少数病例可转化为乳岩。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房纤维瘤,乳房囊性增生病等。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思虑伤脾,郁怒伤肝,冲任不调,气滞痰凝而成。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黄体激素的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有关。

    2.辨证施治

    (1)肝郁痰凝型:常见于青年妇女,多发生于一侧乳房,一般为单个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房纤维瘤。

    ①主证:肿块常发生于乳房外上方,形似桃核或鸡蛋大,成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与皮肤粘连,推之移动,无痛无热,或轻微胀痛,肿块增长缓慢且不破溃(若迅速增大者,当警惕癌变)。可伴有胸闷不舒,心烦易怒。舌质正常或稍红,苔白腻,脉弦滑。
, 百拇医药
    ②治法:疏肝理气,化痰软坚。

    ③代表方:乳核内消片(《古今名方》:柴胡、当归、郁金、橘核、山茨菇、香附、漏芦、夏枯草、茜草、赤芍、青皮、丝瓜络、甘草)。胸闷者加栝蒌、枳壳;乳房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橘叶;若有肝火痰热之象者,加丹皮、栀子、竹茹、黄连、天竺黄、海蛤壳。另外,艿芋丸、小金片(药物均见“瘿”篇)也可配合使用。

    (2)痰凝血瘀型:常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均可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乳腺增生病。

    ①主证:肿块质地韧实或囊性感,境界不清,推之可移动,每随喜怒而消长。患者自觉经前期增大且胀痛明显,经后缩小且胀痛减轻并消失,皮色正常,或呈蓝色改变,个别患者可见乳头流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并可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色紫有块,或闭经等。也可见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正常或淡暗,或见瘀点,苔白或腻,脉沉弦或沉细。
, 百拇医药
    ②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③代表方:清肝解郁汤(《外科正宗》:当归、生地黄、白芍、制香附、象贝母、青皮、半夏、茯神、栀子、桔梗、陈皮、川芎、木通、远志、苏叶、生姜、甘草)。胸闷者合栝蒌、薤白;痛甚者加元胡、郁金;也可用鹿角粉合小金片(药物见“瘿”篇)予以配合治疗。

    (3)乳癖外治法: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加黑退消(药物见“瘰疠”篇),每周换1次。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迅速增大者,可手术治疗,并送病检,以明确诊断,进一步处理。

    (二)乳 痰

    乳痰又名乳痨,属现代医学的乳房结核。临床并不常见,多发生于20~40岁的妇女,以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发病率较高。

    1.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肺阴不足,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或肝郁化火耗阴生痰而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结核杆菌感染的疾病。
, 百拇医药
    2.辨证施治:《外科大成》对本病的证治作了较详的论述:“乳房结核,初如梅子,数月不疗,渐大如鸡子,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外见阴虚等证。初起宜隔蒜灸之,绀珠膏贴之,蒌贝散消之,已成者用栝蒌散调之,兼八珍加姜炒香附、夏枯草、蒲公英补之,必见阴虚等证,兼用六味地黄丸料,以培其本。”此为后人所循之。

    (1)主证:本病初起,乳中结核如梅李,硬而不坚,推之可移,皮色如常,不痛或微痛,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

    至成脓期,结核增大,皮色微红而肿,隐痛或压痛,常经数月之久,结核逐渐变软成脓。也可见乳头溢脓或溢血,此为病灶蔓延到乳腺管所致。

    溃破后,流出稀薄白脓,腐肉不脱,极难收口,形成空腔或窦道,周围肤色暗红。并可见午后潮热,干咳颧红,形瘦食少,脉细数等。

    (2)内治:初期宜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用逍遥散 (《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合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云苓、炙甘草);成脓期宜扶正托里透脓,方用透脓散(《外科正宗》:黄芪、川芎、当归、炒穿山甲末、皂角刺)加减,溃后宜补益气血,方用归脾汤(《妇人良方》:当归、黄芪、人参、白术、龙眼肉、炒枣仁、木香、茯苓、远志、炙甘草)酌加全栝蒌、橘络、皂刺等化痰通络之品。若阴虚内热者,偏于阴虚,方用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百合、玄参、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贝母、桔梗、当归、甘草)加减。内热盛者,方用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酌加夏枯草、玄参养阴清热化痰。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各期均可配合服用小金丹(药物见“子痰”篇)或芩部丹(《中医外科学》:黄芩、百部、丹参)。临床也曾有这样的治疗经验:以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次量为3-5条,每日2-3次,服药2周后,首先见到患者食欲增加,面色转红,以后体重,体力亦见增加。服药期间未发现毒性反应,科学实验证实,蜈蚣对结核杆菌确有杀灭力,服后并有促进新陈代谢功能。服用时,最好研末,和蜜为丸。

    (3)外治:初期可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掺桂麝散(《药蔹启秘》:麻黄、细辛、肉桂、牙皂、生半夏、丁香、天南星、麝香、冰片)。溃后疮口有腐肉者,掺八二丹、红油膏(药物均见“湿痰流注”篇)盖贴;腐脱新生者,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红油膏外敷;形成窦道者,可用白降丹(《医宗金鉴》:朱砂、雄黄、水银、硼砂、火硝、食盐、白矾、皂矾)或红升丹(《中医外科学》:水银、硝石、白矾)捻条插入,并用生肌膏(药物同“生肌散”)外敷。

    (三)乳 疠
, 百拇医药
    乳疠又称乳节,本病系以男性乳房单侧或双侧结有肿块,疼痛或不痛为主证的疾患。现代医学称之为“男性乳房发育症”。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滞痰阻,或肝肾阴虚,痰凝乳络,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现代医学则多认为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绝对或相对过多有关。

    2.辨证施治

    (1)肝郁痰阻型

    ①主证:单侧或双侧乳房结有肿块,按之疼痛,或稍感胀痛,表面无红热感,件有胸胁胀满,情志不畅,或纳呆失眠,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②治法: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③代表方: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煨姜)加郁金、贝母、牡蛎、夏枯草、丹参、香附,肾虚者加鹿角霜。
, 百拇医药
    (2)阴虚痰凝型

    ①主证:单侧或双侧乳房结有肿块,质硬不坚,皮色不变,触之不痛或稍痛,头昏,腰膝酸痛,心烦口干,潮热,舌红,脉沉细或细数。

    ②治法,滋养肝肾、化痰散结。

    ③代表方:一贯煎(《柳州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加牡蛎、贝母、知母、玄参、郁金、丹参等化痰散结祛瘀之品,并加鹿角霜以和阳通脉。亦可选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芋肉、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加减。若偏于肾阳虚者,用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加减治疗。

    (3)乳房外治法: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加黑退消(药物见“瘰疬”篇)。

    (四)乳 岩
, 百拇医药
    乳岩又名石榴翻花发、乳栗,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属现代医学的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病因病机 本病由于情志不畅,肝脾两伤,以致经络受阻,气血失和,痰火交凝,结毒不散而成。多见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与冲任失调有一定关系。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其病情进展的快慢和预后不能完全取决于癌组织的形态,而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年轻女性,病情发展快,而老年妇女,病情常持续数年。

    2.辨证施治

    (1)主证:早期常无症状,偶发现乳房内无痛单发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动,境界不清楚,随后渐发展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凹陷,乳头下陷内缩或乳头抬高,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如为导管癌,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溢出。

    至晚期,癌肿侵及筋膜、胸肌,使肿块固定,不能推动。进一步侵犯皮肤,皮下淋巴管回流障碍,局部皮肤水肿,呈橘皮样改变,最后溃烂、出血,流水发臭,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块,与皮肤粘连,锁骨上及胸骨旁乳内淋巴结亦肿大。晚期除淋巴道转移外,还可经血流转移至骨、肺、肝等处。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 百拇医药
    (2)治法:

    ①内治:疏肝解郁,化痰活瘀,软坚散结。

    ②代表方: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煨姜)合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香附、贝母、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加减,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三棱、莪术等攻毒削坚之品,也可兼服犀黄丸(《外科全生集》:牛黄、麝香、没药、乳香)或小金片(药物见“瘿”篇)等。

    ③外治:未溃者,用五灵脂、雄黄、马钱子、阿胶各等份共为细末,香油调敷。已溃者,用海浮散(《外科十法》:制乳香、制没药)或白玉膏(药物见“痰毒”篇)外敷。

    (五)病察举例

    例1. 张x x,男性,54岁,1984年8月6日初诊。患者右侧乳房皮下出现2x 2厘米肿块3月余,边缘光滑,界限清楚,质硬,推之可移,撮之可起,按之则痛,乳头略有红肿,伴有胸闷咳痰粘稠,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诊断为乳疠。辨证为气滞痰郁,瘀血内阻,痰瘀凝结。治拟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味(海藻15克、贝母12克、昆布15克、陈皮12克、青皮12克、半夏12克、玄参15克、川芎10克、橘红12克、夏枯草15克、蒲公英15克、郁金l5克、丹参15克、路路通10克)加减。服药20剂,肿块变小变软。继上方加山茨菇,猫爪草各15克,服药近二个月,肿块消失。
, 百拇医药
    例2.庞x x,女性,41岁,工人。1984年10月20日初诊。

    患者一年前发现左侧乳房有一硬块,逐渐增大。近1月前发现右侧乳房也有一指头大小的肿块,并伴有双侧乳房胀痛,尤以月经来潮时更甚,月经过后胀痛稍减。经检查发现左侧乳房有3 x 4厘米椭圆形肿块,右侧乳房有2 x 1.5厘米的肿块,质地硬而不坚,推之可移动,边缘清楚。西医诊为乳房纤维瘤,建议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患者不愿手术遂前来求治。证如上述,兼舌苔白滑,脉沉弦。诊断为乳癖。辨证属肝郁气滞,痰瘀凝结。治宜疏肝理气,化痰祛瘀。方拟逍遥散加味(柴胡10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白术l0克、茯苓15克、半夏12克、夏枯草12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香附15克、贝母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栝蒌15克、当归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5克、黄酒一盅为引。服药8剂后,乳房胀痛减轻,乳核变小变软,继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乳核消失,诸症悉除,迄今未见复发。

    附:巨乳症
, 百拇医药
    巨乳症-名,古医籍虽无明确记载,但依其症状表现,当属“怪症”范畴。古人认为“怪病多痰”,“顽痰生怪病”等,而女性乳房过度增生肥大,似亦属痰湿壅斥乳络所致。相关的脏腑多以肝脾失调为主,因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失调则气滞痰阻,血行不畅而瘀血内停,以致痰瘀相合,阻塞乳络,渐而乳房增生肥大,发为巨乳症。

    其治疗宜化痰活瘀,调理肝脾,方选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生地黄、柴胡、红花、牛膝、桃仁、枳壳、赤芍、桔梗、川芎、甘草)加减。若病初起,偏于气滞痰郁者,当以二陈汤合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陈皮、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加减以行气化痰。善后治疗以调理肝脾为宜,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煨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