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15437
对现代中医针灸学教材关于经络起源与形成途径的质疑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29日
    对于传统经络穴用框架模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今人对此曾作了分析与总结,在中医《针灸学》教材中,认为由以下三个途径形成:

    1、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路线等现象的归纳。

    2、是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3、是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

    经络学说与经络穴用框架模式,是祖国医学理论中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传统经络示意图的起源与形成,是我国以医为道的贤哲们,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以“太极”三位一体整体相互平衡观和阴阳学说广义相对平衡观为基本理论要义,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分析、推理演绎、归纳总结人体生命在生、长、壮、老的时空流程中,所表现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由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如此在思维理念上不断升华,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此而形成能表现符合人体生命自然特性的经络学说理论与经络穴用框架模式。
, 百拇医药
    纵观人体经络体系诸多内容与作用价值,从思考和省悟经络穴位名称与人体生理组织名称相互关联的角度,就不难看出,古人在穴位命名的意境上,跳出了中医学本身对人体生命物质形态的认识,而是站在哲学思辨的高度,对生命物质的机能活动现象,结合了人体、自然、社会的多元性内容,既从宏观上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位一体整体相互平衡的互联关系,又从微观上阐明了人体生命物质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平衡精深的内在联系。在穴位命名的形式上,与人体生理组织名称相符的穴位,仅在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的背部穴位命名上,结合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名称,而在其它的穴位名称上,则与生理解剖组织名称无直接引用医学学术用语联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仅凭经验的归纳及简单的穴位主治性能总结和生理知识综合,而忽略哲学思想引导下的自然唯物辩证的逻辑形式,是很难形成独立完整系统祖国医学理论与经络学说体系,也很难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治疗作用价值的经络穴用框架模式。

    在经络穴用框架模式中,始终贯穿着“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的互根互立、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哲学思想内容。十四经脉中,任脉为阴经之海,督脉为阳经之海,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总督人体整体阴阳相对平衡,五脏(心包)六腑在经脉运行与经气的属性定性上,各具有阴阳属性,三阴之脉循行于身之内侧,三阳之脉循行身之外侧,如此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运送气血、濡养周身,贯穿上下,前后对应,左右对称,同时还加入了七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筋别及无数的孙脉和络脉等内容,由此而形成整体平衡观念下传统经络穴用框架模式,并以此作为指导对疾病做斗争具体的临床医疗手段,维护着人体生命活动处于相对协调平衡的内涵状态或表象形态。以上仅就对经络穴用框架模式的起源与形成阐述愚见。传统经络学说内容和经络穴用框架模式,详见《针灸学》中,在此毋须复述。

    愚认为做为中医针灸教材,对针灸这一学科在如何形成的基本理念上,缺乏相对清晰的认识,观念模糊,效西学注重对经络穴位似乎有其形的解读,纵观现代生理解剖学已表现微观的识物方式,曾对人体经络实质研究数十年来取用多样性的实验手段,试图揭示其秘,至今所出现种种假说,却对经络穴位的实质尚无定论,又做解释?一误再误的教学工具性读物,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做基本思维理念上,舍本求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穴用难明成因的模糊观念,在现代中医学教材中由此可见一斑。

    人体穴位与天体对应的奥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