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资料07 > 正文
编号:11681792
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研究进展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kb)。

    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研究进展

    心肌损伤时,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根据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后出现异常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和"心肌损伤确定标志物"两类。心肌损伤后6小时内血中水平出现升高的标志物被称为早期标志物,发病后6~9小时开始出现增高,并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称为心肌损伤确定标志物[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检测策略的改良以及对心肌损伤认识的深入,早期预警冠脉事件,早期诊断冠脉病变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本文旨在综述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研究相关进展。

    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大量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并非仅仅是脂质的沉积,炎症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炎症浸润的程度与斑块稳定程度密切相关。而CRP则是众所周知的炎症标志物,CRP浓度的升高预示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罹患长久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有较高的危险性,无症状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也会增加[2]。近7年里不同的试验及调查[2,3]均表明,高敏CRP(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对心肌损伤的预测具有甚至超过肌钙蛋白的价值,且可以不依赖于其它标志物独立做出判断。ECAT(European

    Concerted Action on Thrombosis and Disabilities)研究组对2,121名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研究的资料显示,hs-CRP浓度每升高一个标准差,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的相对危险增加45%。Liuzzo等发现:20名入院时hs-CRP浓度

    >超过3 mg/L的重度UAP患者中,有5名患者继发了心梗,且有两人死亡;而11名入院时hs-CRP浓度小于 3

    mg/L的患者中无一人发生心梗或死亡,表明前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04)。后来又发现,同一组22名hs-CRP >

    3mg/L的UAP患者中出院后有64%的再住院率;而另外7名hs-CRP <

    3mg/L的UAP患者中出院后无一人再发。TIMI11A研究发现,437例患者入院时hs-CRP显著升高( > 15.5 mg/L),对该人群

    14天死亡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做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hs-CRP已经受到广泛认可,但是广泛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检测方法与参考值标准化的问题,这方面目前仍缺乏一个国际性的标准[4,5]。

    2、肌红蛋白(myoglobin, Mb)

    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心肌和骨骼的低分子量血红素蛋白(有无心脏特异性肌红蛋白尚未证实),占细胞浆蛋白的5%~10%以上,分子量为17.8×103

    ,常于胸痛发作后2~4h开始升高,在6~9h达到峰值,故敏感性较高。但目前检测到的肌红蛋白不能区分源于骨骼肌或心肌,所以Mb的心肌特异性较差。新的Mb测定策略有望弥补这一缺陷[6]:(1)同时测定一种骨骼肌特有的标志物。如CA

    Ⅲ(碳酸酐酶Ⅲ)可鉴别心肌和骨骼肌损伤。当骨骼肌受损伤时Mb/CA

    Ⅲ的比率恒定,而当AMI时,这种比率就会增加。(2)测定血浆Mb和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的比率。血浆Mb/H-FABP比率反映组织损伤,心肌损伤的比率约为4~5,骨骼肌为20~70,有助于鉴别诊断心肌和骨骼肌的病变,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诊断方法。(3)联合测定Mb和肌钙蛋白I(tropnin

    I, TnI)。在AMI时,Mb有很高的灵敏度,而TnI则有较高的特异性,当同时测定这两个参数时,可得到很高的诊断效率。(4)连续测定血清Mb浓度,在1~2

    h期间,Mb浓度增加率达双倍,则诊断心肌损伤正确率可达到98%。

    Mb释放早、半衰期短(0.25h)、敏感性高是其最大的优点,因此它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亦十分有价值。(1)

    排除AMI。如果胸痛发作后8h肌红蛋白仍在正常范围,则可排除AMI之诊断。在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肌红蛋白诊断特异性与CK-MB相当。(2)

    在无并发症的患者,肌红蛋白的快速清除特性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3)

    判断有无再灌注。目前认为,肌红蛋白是判断AMI患者有无再灌注的最好的无创指标之一。在溶栓治疗开始后90

    min,如肌红蛋白升高近4倍则可比较准确地判定梗死相关冠脉已完全再通。 (4) 围手术期AMI判断[7]。肌红蛋白是外科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CABG)后判断围手术期AMI(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PMI)的早期指标,当主动脉松开钳夹后3h肌红蛋白浓度明显变化即可判断AMI。

    3、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是一组低分子量[(14~15)×103]胞浆蛋白,在长链脂肪酸的摄取、转运及代谢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目前发现的FABP包括心肌型(H-FABP)等九种类型。正常心肌细胞中富含H-FABP,约占心脏全部可溶性蛋白质的4%~8%,当心肌缺血时可从心肌细胞中迅速释放入血并从尿液排出。H-FABP敏感性略高于Mb(AMI后1h即升高),而特异性却显著高于Mb(AMI后1h为89.7%,6~24h为84.6%)[8]。目前H-FABP的检测多采用免疫比浊法,采用临床广泛使用的浊度仪如COBAS

    MIRA即可实现完全自动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