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防治.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85kb)。
高血压病的防治
唐山工人医院心内科
姜玉如主任医师
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上的转变
* 《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分析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其中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为心血管病死亡的人为1700万,其中3/4以上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
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上的转变
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上的转变
* 因此,我们要改变"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发达国家"的认识误区。
我国高血压病现状
* 按照全国性高血压普查资料: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3.6%,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全国高血压病人有1亿。但高血压知晓率为26.6%,服药率为12.2%,而控制率仅为2.9%。
血压测量
* 诊所偶测血压
* 自我测量血压
* 动态血压监测
诊所血压测量规范
1.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
2.取坐位,测右上臂,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首诊时测双臂血压;必要时加测立位血压
3.使用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和大小合适的袖带
诊所血压测量规范
4.测量时快速充气,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2-6mmHg /秒)
5.收缩压读数取柯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
6.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
7.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一般取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目前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故用"级"而不用"期"。分为1、2、3级(与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轻、中、重相对应)
高血压危险因素
*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遗传性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状况
* 可改变危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体重、营养因素(食盐过多、钾摄入不足、)、体力活动缺乏、长期精神紧张、环境污染和噪音、血清尿酸增加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 其它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
* 并存的临床情况如糖尿病、心、脑、肾血管病
* 靶器官损害
* 患者的个人、医疗等情况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1. 低危组: 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低危组。典型情况下,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尤低。
2. 中危组 :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病人应否给予药物治疗,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开始药物治疗前应经多长时间的观察,医生需予十分缜密的判断。典型情况下,该组患者随后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若患者属高血压1级,兼有一种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
3.高危组: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损伤患者或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典型情况下,他们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4.很高危组: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TOD(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典型情况下,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高,达≥30%,应迅速开始最积极的治疗。
危险性分层的绝对危险
与降压治疗的绝对效益
绝对危险 降压治疗绝对效益
危险性 (10年内CVD事件) (每治疗1000病人年预防CVD事件数)
分层 ?10/5mmHg ? 20/10mmHg
低危 <15% <5 <9
中危 15-20% 5-7 8-11
高危 20-30% 7-10 11-17
很高危 >30% >10 >17
影响心血管预后的因素
MRFIT 12年前瞻性随访观察
(增加CVD死亡人数/1万/年)
危险因素 糖尿病 非糖尿病
- 24 -
吸烟(20支以上/日) 59 26
TC( ≥280mg%) 68 32
SBP( ≥ 200mmHg) 189 116
HOT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
血压水平以外的各项因素对CVD发生率的影响
继发性高血压
诊断和鉴别诊断
* 【诊断和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有赖于血压的正确测定。一旦诊断有高血压,必须进一步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即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为原发性高血压,除病史及体格检查外,尚需作有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危险因素及有无靶器官损害、相关的临床疾病等。如为继发性高血压则针对病因治疗。
降压治疗认识上的转变
* 舒张压每相差5mmHg,脑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相差44%(37%~5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有力的预报因子。Framingham研究随访36年的资料,证实门诊偶测血压值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心衰)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引起临床对不稳定血压升高的重视。
降压治疗认识上的转变
1979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Geoffrey Rose首先提出预防心血管病的全人群策略和高危策略以来,大量的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相辅的策略中应以人群策略为主。美国MRFIT研究分析基线收缩压对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随访10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及相对危险均随基线时收缩压水平的增高而增高,但由于在34万随访人群中 ......
高血压病的防治
唐山工人医院心内科
姜玉如主任医师
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上的转变
* 《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分析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其中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为心血管病死亡的人为1700万,其中3/4以上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
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上的转变
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上的转变
* 因此,我们要改变"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发达国家"的认识误区。
我国高血压病现状
* 按照全国性高血压普查资料: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3.6%,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全国高血压病人有1亿。但高血压知晓率为26.6%,服药率为12.2%,而控制率仅为2.9%。
血压测量
* 诊所偶测血压
* 自我测量血压
* 动态血压监测
诊所血压测量规范
1.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
2.取坐位,测右上臂,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首诊时测双臂血压;必要时加测立位血压
3.使用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和大小合适的袖带
诊所血压测量规范
4.测量时快速充气,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2-6mmHg /秒)
5.收缩压读数取柯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
6.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
7.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一般取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相关,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目前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故用"级"而不用"期"。分为1、2、3级(与前一版WHO/ISH指南中的轻、中、重相对应)
高血压危险因素
*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遗传性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状况
* 可改变危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体重、营养因素(食盐过多、钾摄入不足、)、体力活动缺乏、长期精神紧张、环境污染和噪音、血清尿酸增加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 其它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
* 并存的临床情况如糖尿病、心、脑、肾血管病
* 靶器官损害
* 患者的个人、医疗等情况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1. 低危组: 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低危组。典型情况下,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尤低。
2. 中危组 :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病人应否给予药物治疗,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开始药物治疗前应经多长时间的观察,医生需予十分缜密的判断。典型情况下,该组患者随后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若患者属高血压1级,兼有一种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
3.高危组: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损伤患者或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典型情况下,他们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
心血管绝对危险因素分层
4.很高危组: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TOD(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典型情况下,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高,达≥30%,应迅速开始最积极的治疗。
危险性分层的绝对危险
与降压治疗的绝对效益
绝对危险 降压治疗绝对效益
危险性 (10年内CVD事件) (每治疗1000病人年预防CVD事件数)
分层 ?10/5mmHg ? 20/10mmHg
低危 <15% <5 <9
中危 15-20% 5-7 8-11
高危 20-30% 7-10 11-17
很高危 >30% >10 >17
影响心血管预后的因素
MRFIT 12年前瞻性随访观察
(增加CVD死亡人数/1万/年)
危险因素 糖尿病 非糖尿病
- 24 -
吸烟(20支以上/日) 59 26
TC( ≥280mg%) 68 32
SBP( ≥ 200mmHg) 189 116
HOT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
血压水平以外的各项因素对CVD发生率的影响
继发性高血压
诊断和鉴别诊断
* 【诊断和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有赖于血压的正确测定。一旦诊断有高血压,必须进一步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即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为原发性高血压,除病史及体格检查外,尚需作有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危险因素及有无靶器官损害、相关的临床疾病等。如为继发性高血压则针对病因治疗。
降压治疗认识上的转变
* 舒张压每相差5mmHg,脑梗死发病的相对危险相差44%(37%~5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有力的预报因子。Framingham研究随访36年的资料,证实门诊偶测血压值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心衰)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引起临床对不稳定血压升高的重视。
降压治疗认识上的转变
1979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Geoffrey Rose首先提出预防心血管病的全人群策略和高危策略以来,大量的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相辅的策略中应以人群策略为主。美国MRFIT研究分析基线收缩压对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随访10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及相对危险均随基线时收缩压水平的增高而增高,但由于在34万随访人群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6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