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59kb)。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氧容量(O2CaP)
? 被分析血液中Hb所能携带氧的最大量,不包括物理溶解的O2
? 参考值:18.4-24.7ml/dl
酸碱失衡的判断步骤
? 根据(H+)判断是酸血症还是碱血症。
? 若(H+)增高,判断原发失衡为酸中毒。若pCO2增高为呼酸;若HCO3降低为代酸。
? 若(H+)降低,判断原发失衡为碱中毒。若pCO2降低为呼碱;若HCO3增高为代碱
? 决定了原发性酸碱失衡之后,若存在代偿反应,则另一成分将会发生改变。
? 若有代偿,应进一步判断是完全代偿,还是部分代偿?完全代偿时(H+)接近参考值范围一侧。
酸碱平衡的判断:二大规律、三大推论
1、第一大规律:HCO3- 、PaCO2 同向代偿。
? 由于机体通过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5(HCO3-/PaCO2=20:1)的生理目标,因此,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改变,机体必然通过代偿引起另一方发生相应代偿变化,其变化具有规律性,即PaCO2、HCO3-代偿的同向性;同时这种代偿也必然具有极限性,也即HCO3-原发性变化所产生的PaCO2继发性代偿有其极限,如最大代偿后的PaCO2在10~55mmHg;反之也然,PaCO2原发性变化所产生的HCO3-继发性代偿极限为 12~45mmol/L。
根据HCO3- 、PaCO2 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规律可得出二个推论:
? 推论1: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 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 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第二大规律: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
? 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原发性变化所产生的另一方继发性代偿,其原发性因素变化程度必大于继发性代偿因素的程度。
? 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可得出如下推论:
? 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例1:血气 pH 7.32,PaCO2 30mmHg,HCO3- 15 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30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而HCO3- ≤24 mmol/L(15 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变化决定pH偏向的推论,pH≤7.4(7.32偏酸),故代谢性酸中毒是原发失衡,而PaCO2的降低为继发性代偿。
例2:血气 pH 7.45, PaCO2 48mmHg,HCO3- 32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48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而HCO3- ≥24 mmol/L(32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45偏碱),故代谢性碱中毒是原发失衡,而PaCO2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例3:血气 pH 7.42, PaCO2 29mmHg,HCO3- 19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29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而HCO3- ≤24 mmol/L(19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42偏碱),故呼吸碱中毒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降低为继发性代偿。
例4:血气 pH 7.35, PaCO2 60mmHg,HCO3- 32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60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而HCO3- ≥24 mmol/L(32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35偏碱),故呼吸性酸中毒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酸碱平衡判断的方法:三个概念
? 阴离子间隙(AG)
? 潜在HCO3-
? 代偿公式
阴离子间隙(AG)
? 根据体液电中性原理,体内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相等,Na+为主要阳离子,而HCO3-+CL-为主要阴离子。主要阴、阳离子水平相对稳定,二者之差称为阴离子间隙(AG),反映其它阴离子水平,如HPO4=和糖、脂中间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的水平。用公式表示:
? AG = Na+-(HCO3-+CL-)
? 正常时为8~16mmol。AG相对固定,其增加(AG≥16mmol)反映HCO3-+CL-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堆积,即高AG酸中毒。
? 例:PH 7.4 PaCO2 40 mmHg HCO3- 24 mMol/L;CL- 90 mMol/L Na+ 140 mMol/L
? 单纯从血气PH 7.4、PaCO2 40、HCO3- 24看,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结果,但结合电解质水平,其AG为26mmol,≥16mmol提示伴有高AG代谢性酸中毒。
潜在HCO3-
? 排除并存高AG代谢性酸中毒对HCO3-掩盖作用后的HCO3-;
? 用公式表示:潜在HCO3-= 实测HCO3-+△AG
? 其意义可揭示代碱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谢性碱中毒的存在。如忽视计算实测HCO3-、AG,常可延误混合型酸碱失衡中代碱的判断,△HCO3-=△CL- +△AG;为了正确反映高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而提出了潜在HCO3-概念,也即没有高AG代酸时,体内应有的HCO3-值。其作用就是揭示被高AG代酸所掩盖的三重酸碱失衡中代谢性碱中毒的存在。
例:pH 7.4 PaCO2 40 mmHg HCO3- 24 mmol/L 90 CL- Na+ 140
? 从实测HCO3- 24mmol/L似乎完全正常,但因其AG为26mmol,≥16mmol提示存在高AG代谢性酸中毒。掩盖了体内真实的HCO3-值,需计算潜在HCO3-。
? 潜在HCO3-=实测HCO3+△AG =24+△AG=32 mmol/L。
? 故潜在HCO3-高于正常高限27mmol/L,故存在高AG代酸并代碱。
代偿公式
? 由于机体通过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 7.4±.05(HCO3-/PaCO2=20:1)的生理目标,因此,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改变,机体必然通过呼吸或肾代偿引起另一方发生相应代偿变化,其变化具有规律性,即PaCO2、HCO3-代偿的同向性;通过大量的实验检验和临床观察得出其同向代偿的规律性,即形成其代偿的数学回归公式:
? 代谢(HCO3-)改变为原发因素时 ......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氧容量(O2CaP)
? 被分析血液中Hb所能携带氧的最大量,不包括物理溶解的O2
? 参考值:18.4-24.7ml/dl
酸碱失衡的判断步骤
? 根据(H+)判断是酸血症还是碱血症。
? 若(H+)增高,判断原发失衡为酸中毒。若pCO2增高为呼酸;若HCO3降低为代酸。
? 若(H+)降低,判断原发失衡为碱中毒。若pCO2降低为呼碱;若HCO3增高为代碱
? 决定了原发性酸碱失衡之后,若存在代偿反应,则另一成分将会发生改变。
? 若有代偿,应进一步判断是完全代偿,还是部分代偿?完全代偿时(H+)接近参考值范围一侧。
酸碱平衡的判断:二大规律、三大推论
1、第一大规律:HCO3- 、PaCO2 同向代偿。
? 由于机体通过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5(HCO3-/PaCO2=20:1)的生理目标,因此,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改变,机体必然通过代偿引起另一方发生相应代偿变化,其变化具有规律性,即PaCO2、HCO3-代偿的同向性;同时这种代偿也必然具有极限性,也即HCO3-原发性变化所产生的PaCO2继发性代偿有其极限,如最大代偿后的PaCO2在10~55mmHg;反之也然,PaCO2原发性变化所产生的HCO3-继发性代偿极限为 12~45mmol/L。
根据HCO3- 、PaCO2 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规律可得出二个推论:
? 推论1: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 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 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第二大规律: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
? 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原发性变化所产生的另一方继发性代偿,其原发性因素变化程度必大于继发性代偿因素的程度。
? 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可得出如下推论:
? 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例1:血气 pH 7.32,PaCO2 30mmHg,HCO3- 15 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30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而HCO3- ≤24 mmol/L(15 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变化决定pH偏向的推论,pH≤7.4(7.32偏酸),故代谢性酸中毒是原发失衡,而PaCO2的降低为继发性代偿。
例2:血气 pH 7.45, PaCO2 48mmHg,HCO3- 32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48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而HCO3- ≥24 mmol/L(32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45偏碱),故代谢性碱中毒是原发失衡,而PaCO2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例3:血气 pH 7.42, PaCO2 29mmHg,HCO3- 19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29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而HCO3- ≤24 mmol/L(19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42偏碱),故呼吸碱中毒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降低为继发性代偿。
例4:血气 pH 7.35, PaCO2 60mmHg,HCO3- 32mMol/L。请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 分析:PaCO2≥40 mmHg(60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而HCO3- ≥24 mmol/L(32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35偏碱),故呼吸性酸中毒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酸碱平衡判断的方法:三个概念
? 阴离子间隙(AG)
? 潜在HCO3-
? 代偿公式
阴离子间隙(AG)
? 根据体液电中性原理,体内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相等,Na+为主要阳离子,而HCO3-+CL-为主要阴离子。主要阴、阳离子水平相对稳定,二者之差称为阴离子间隙(AG),反映其它阴离子水平,如HPO4=和糖、脂中间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的水平。用公式表示:
? AG = Na+-(HCO3-+CL-)
? 正常时为8~16mmol。AG相对固定,其增加(AG≥16mmol)反映HCO3-+CL-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堆积,即高AG酸中毒。
? 例:PH 7.4 PaCO2 40 mmHg HCO3- 24 mMol/L;CL- 90 mMol/L Na+ 140 mMol/L
? 单纯从血气PH 7.4、PaCO2 40、HCO3- 24看,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结果,但结合电解质水平,其AG为26mmol,≥16mmol提示伴有高AG代谢性酸中毒。
潜在HCO3-
? 排除并存高AG代谢性酸中毒对HCO3-掩盖作用后的HCO3-;
? 用公式表示:潜在HCO3-= 实测HCO3-+△AG
? 其意义可揭示代碱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谢性碱中毒的存在。如忽视计算实测HCO3-、AG,常可延误混合型酸碱失衡中代碱的判断,△HCO3-=△CL- +△AG;为了正确反映高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而提出了潜在HCO3-概念,也即没有高AG代酸时,体内应有的HCO3-值。其作用就是揭示被高AG代酸所掩盖的三重酸碱失衡中代谢性碱中毒的存在。
例:pH 7.4 PaCO2 40 mmHg HCO3- 24 mmol/L 90 CL- Na+ 140
? 从实测HCO3- 24mmol/L似乎完全正常,但因其AG为26mmol,≥16mmol提示存在高AG代谢性酸中毒。掩盖了体内真实的HCO3-值,需计算潜在HCO3-。
? 潜在HCO3-=实测HCO3+△AG =24+△AG=32 mmol/L。
? 故潜在HCO3-高于正常高限27mmol/L,故存在高AG代酸并代碱。
代偿公式
? 由于机体通过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 7.4±.05(HCO3-/PaCO2=20:1)的生理目标,因此,HCO3- 、PaCO2任何一方的改变,机体必然通过呼吸或肾代偿引起另一方发生相应代偿变化,其变化具有规律性,即PaCO2、HCO3-代偿的同向性;通过大量的实验检验和临床观察得出其同向代偿的规律性,即形成其代偿的数学回归公式:
? 代谢(HCO3-)改变为原发因素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