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0 > 正文
编号:11682376
现代心脏除颤术.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079kb)。

    现代心脏除颤术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将心肺复苏(CPR)中的基本生命支持(BLS)更新、规范为:判断、启动急救服务(EMS)系统、CPR中的ABC和D,"D"即是除颤术。《指南》制定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最科学的救生方法。由各国专家组成国际小组,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经过科学、客观的评估。认真讨论而制定。

    心脏电除颤术始于1956年,首次记载电除颤重新转复心脏的正常节律。近数十年来除颤有了很大进展。60年代由医师做院前除颤,在冠心病治疗单元由护士除颤;70年代由医师作院前手控除颤并证明能增加存活率;80年代开始采用埋藏式自动体内除颤(ICD);80年代中期由急救技术员、非专业救护人员等培训后,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行院前现场除颤;90年代开始由警察、消防队员作除颤。进入21世纪,《指南》推出普及公众除颤(PAD)将作为复苏的重要一环,在今后10年内不断发展。除颤技术的地位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用于加强生命支持(ACLS)的技术,目前已成为BLS的技术。

    一、早期除颤的意义

    * 1、生存链:

    * 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启动EMS,由医护人员或受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及早到达现场。

    * 早期CPR:CPR仍为最基本的复苏方法,即使第一目击者行一分钟非标准的CPR也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 早期电除颤:心跳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

    * 早期ACLS:很快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系统的多系统脏器功能的支持,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

    2、早期除颤与心搏骤停

    早期电除颤对救治心搏骤停的患者至关重要。

    大部分成人(80~90%)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最初心律失常为心室颤动(VF),老年人发生比年轻人要低,老年人多为无脉电活动。儿童发生率小于10%。

    除颤是对V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CPR中的心脏按压只针对心脏的机械活动有效,及时有效的CPR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药物除颤效果不确切。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迅速下降,每过1分钟约下降7--8%。如心搏停止后1分钟内除颤,存活率可达90%;5分钟后下降到约50%;7分钟后约30%;9--11分钟约10%;大于12分钟则只有2--5%。

    VF在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搏停止,心电呈一直线,则复苏成功希望很小.必须强调,无论院外或院内的心搏骤停,早期除颤必须是生存链中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成功,如现场有AED也应将其作为CPR的组成部分,基础还是规范的心肺复苏术。

    二、心脏电除颤术

    * 1、除颤成功的因素:

    * 除颤的结果常受患者和操作因素所影响,患者方面的因素包括除颤前室颤和复苏的时间、心脏的功能状况、内环境紊乱与否和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操作因素包括时间、除颤电极位置、能量水平、除颤波型的影响。

    * 1、1 时间 :影响除颤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关键,从室颤开始到除颤的时间愈长,成功可能愈小。除颤若延后超过8分钟,则有相当危险,会存留神经损害;若超过10分钟,则极少存活可能。时间因素对某些病例影响较小,例如冷水淹溺者、平时慢性缺氧者。

    *

    *

    《指南》要求院前早期除颤的时间是:求救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后5分钟内完成电除颤。要求院内除颤时间:在医院任何地方或救护车内发生的心脏停搏,从发病至电除颤的时间限在3分钟内。

    * 要做到早期除颤,首先要确立时间观念,时间就是心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尽最大的可能及早除颤。其次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操作者必须事前经过除颤培训,事前熟练操作过你要用的除颤仪。第三要保证除颤仪性能完好、功能齐全,随手可得。

    * 1、2 电极的位置:

    * 影响除颤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电极的位置,两个电极的安置应使心脏(首要是心室)位于电流的路径中,保证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肌。一般均用前侧位,前电极放在胸骨右侧右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位于腋中线上。手控电极板须紧压于胸壁,两电极板间必须分开,涂于电极板上的导电糊或盐水纱垫间胸壁不能有导电糊或盐水相连。

    * 1、3 电击能量:

    * 目前常规的除颤电能成人

    * 首次200J,若首次除颤不成功,* 第二次可用200~300J,* 第三次或以后的除颤则宜用360J。

    * 1、4 除颤波型:近年来临床研究使用的低能量双相波除颤法,已证实其优越性。1996年美国批准了首个双向波型的AED,临床用双相波低能量与单相波高能量除颤对比,其除颤成功率无差别。且双相波低能量除颤对心肌损伤、心功能的损害较单相波高能量除颤者要小。有研究室示双相波低能量除颤不用逐步增加能量而始终保持提供高的除颤率。

    2、除颤治疗流程

    * 普通除颤器的操作步骤:

    * 急救人员到达前的紧急措施

    * 呼救、CPR-ABC

    * 做好"D"的准备

    * 心电显示室颤

    * ↓

    * 除颤,必要时可连续3次(200J、200~300J、360J)

    * ↓

    * 检查心电监护、检查脉搏

    * ↓ ↓

    * 有脉搏、有室上性心律 无脉搏

    * ↓ ↓.

    * 恢复自主循环 CPR 1min.

    * ↓ ↓

    * 检查生命体征 检查脉搏,若无脉搏

    * 维持气道通畅 ↓

    * 支持呼吸 除颤,可360J重复3次

    * 高级生命支持 ↓

    * CPR 1min.复苏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07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