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8 > 正文
编号:11682307
经食道电生理检查方法及其应用.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11kb)。

    慨 念

    ?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重要手段

    ? 心内:有创伤,技术要求高,且仪器设备昂贵,不宜于普及。

    ? 食道法:进行无创性临床心电生理检查,操作简单,经济,易于掌握.。

    定义

    ? 应用经食道心脏调搏术:即将多极导管电极经食道插入左房中部,记录食道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并经电极给以电刺激,以观察刺激前后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一、方法学

    (一)设备

    食道和心脏均位于纵隔腔,心脏在前食道居后,食道的前侧壁紧邻左心房的后内侧壁,因此可经食道记录心房心电图或电刺激起搏心房。

    1.刺激仪

    (1)脉冲输出电压,其范围0~50伏,食道一般为25伏左右。

    (2)脉宽:其范围在1~10ms。

    一般而言,脉宽小所需电压就高,脉宽大所需电压就低。

    2.电极

    国内生产食道电极导管F6~F8,2~6极,极间距离10~30mm 。

    3.记录仪

    心电图机及心电示波器。ECG记录Ⅱ,V1和食道导联。

    4.抢救

    除颤器及必要的抢救仪器及药品。

    (二)操作方法

    5.食道电极进入食道约30-45mm,将食道电极与心电图机胸导连接,观察食道心电图.由深至浅移动电极位置可观察到四种P波变化。

    (三)食道心电图

    食道定位

    心室区 P波直立振幅小

    移行区 P波正负双向振幅小

    心房区 P波正负双向振幅较大

    心房上区 P波倒置

    定位标准

    理想的定位标准应在心房区

    (1)P波呈正负双向,(2) P波电压高大,(3) 食道心电图基线平稳。

    (四)电刺激

    起搏指征

    1. 窦性p波消失;

    ? 每个起搏信号后跟随QRS波,S1-S1间期=R-R间期;

    ? 起搏的R-R间距<未起搏的R-R间距。

    3.刺激方法

    1.非程序控刺激,即发放固定周期的基础刺激(S1),也称S1S1法。

    以上方法其频率均超过患者的自身心率,所以称为超速抑制.有时起搏频率低于心动过速的频率,用心房非同步刺激,起搏一直持续到有一次脉冲正好落于心动过速的终止区内,这种刺激称亚速起搏。

    2.程控期前刺激

    按事先编排好的程序进行刺激,在规定数目(一般为4或6个)的S1刺激或自身心率的基础上,程控发放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期前刺激(分别称为S2S3S4),每一周期S1S2,配对间期递减或递增(反扫或正扫)5-10ms,直至不应期。

    (l)SlS2刺激法

    (a)房室和旁道不应期测定

    (b)诱发和终止室上速

    (c)诊断预激综合征和房室双径路

    (d)显示房室裂隙现象

    二、临床应用

    应用范围

    1.研究窦房结电生理特性及植物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情况

    2.判断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程度:

    3.评价药物对窦房结的作用。

    (一)窦房结功能测定

    1.SNRT测定

    (1)方法

    1)每级刺激前基础自身心率10个左右心搏(SCL),2)每级刺激结束前11秒至刺激突然终止后窦性心率恢复到刺激前自身心率水平(10个窦性心搏)。

    (2)电生理参数

    1)SNRT:正常成人SNRT< 1600ms,若>1600ms为异常,>2000ms具有诊断意义。

    2)CSNRT 用SNRT减去SCV,正常CSNRT<550ms。

    3)继发性长间歇:

    4)总恢复时间(TRT):刺激终止窦性心率恢复到刺激前的时间,正常<5秒或<6个恢复心搏.

    (3)原理

    ? 原理:用快于窦性节律的频率进行心房起搏对窦房有超速抑制作用,等起搏终止后,SAN经过一段时间的"觉醒'的恢复性节律。

    影响因素

    (1)基础固有的SCL。

    (2)被超速抑制的程度.最适的起搏频率为获得最大的SNRT值的起搏频率(PCLp).正常人PCLp常≥100bpm,一般在110-130次/分,病者<100bpm。

    2.SACT测定

    1.原理

    ? 真正的SACT测定需要记录窦房结电图,即直接法,然而直接法较困难,·目前常用沟接测定法,用期前刺激心房后记录窦房结对刺激的反应来进行推算.目前仍用Ⅱ区效应间接计算。

    影响因素:

    ? 影响因素,心律不齐,房性折返,房性早搏,自律性被抑制因素.

    2方法:

    ①程控期前刺激法(strauss法:即用S1同步S2扫描法(S1S2法)。进入Ⅱ区效应时测

    ②连续刺激法(Narula法):不需程控刺激,连续刺激重复3次测量,取5次平均值。

    ? 3.正常值:SACT<160ms

    (2)正常值

    各家报道不一,采用标准正常值上限为160ms,老人为l80ms

    4.固有心率(IHR)

    1. 原理

    ? 固有心率是指去除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后窦房结自发除极频率.基本原理是用自主神经阻滞剂使心脏暂时脱离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而呈现自身的固有节律.

    2.方法

    ? 用心得安与阿托品联合阻断,测3至l0分钟时最快心率.

    正常值:

    ? >80次/分

    ? 按年龄预测:

    IHRp=118-(年龄X0.57)

    ? 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的影响的评价.植物神经账力(%)= RHR(安静时心率)

    ? 正值:提示交感张力占优势

    ? 负值:提示迷走张力占优势

    STV

    发生机制

    ? 1.折返机制:约占90%

    ①折返条件:

    A.折返环;

    B.单向阻滞;

    C.传导减慢.

    分型

    1.房室结折返性SVT(AVNRT) 占60%

    2.旁道折返性SVT
    3.房内折返性SVT([ART) 占5%

    4.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AAT) 少见

    5.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ANRT)占5%

    (三)由心电图P波推测SVT类型:

    1.窦性P波: SANRT

    2.非窦性P波:

    ①逆P:结内折返或旁路折返

    ②P波消失:结内折返

    ④正向P波:窦房结内折返或房内折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11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