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药箱配备
编号:11692270
沈医生的小药箱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8日 《中国医药报》 2008.11.08
沈医生的小药箱

     ——纪念改革开放30年征文

    ■马显军

    沈医生是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镇沈家店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今年已经56岁了,在卫生室干了37年。

    在沈医生卫生室药柜的顶上,放着一只小木箱,看上去有些年代了。说不上什么颜色的油漆零星残存在木箱的表面,与露出的木箱本色形成了“迷彩”花纹。木箱上有一根帆布背带,看上去有七成新,与木箱的陈旧程度有些不相称。沈医生说,这是一只药箱,伴随他三十多年了,小药箱是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变化的历史见证。现在什么都不装了,放在这里可以让他想起很多往事。

    上世纪70年代初,沈医生中学毕业后,就被村里选送到当时的公社卫生院参加了3个月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培训结束回到村里,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村里的木匠做了这只小药箱,自己买了一瓶油漆,给小药箱上了漆,钉了一根帆布带,还在药箱的正面画了一个醒目的红十字。药箱做好后,放进去从医药公司买回来的听诊器、体温计和去痛片、四环素、清凉油、人丹等有限的几样药品,沈医生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那个年代,说是村卫生室,其实并没有专门的诊疗场所,行医的全部家当都装在这只小药箱里。说是医生,但并不是专职看病。沈医生既要行医,又要干农活,人走到哪里,药箱就背到哪里,村民们有个头痛脑热、破皮流血的小伤小病,就找沈医生给看看,稍微严重些的病就到公社卫生院去了。由于当时类似的小诊所药品管理不规范,经济条件也差,买回来的药要用很长时间,往往一瓶药放到变质还舍不得丢掉,给病人的药有效无效医生自己也说不清楚。
, 百拇医药
    到1985年《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时,沈医生行医已有十多年了。村里为他安排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赤脚医生站变成了村卫生室。药的品种和数量比以前多了,还添置了一个药柜放置药品,这只药箱也就放点常用药和急救药以备出诊时急需。这时,卫生部门对村卫生室的药品管理有了最基本的要求,县药检所开始对村卫生室每年检查一两次,看看有没有外观明显变质的药品,抽一批或两批样品检验。

    随后的近十年,买药的渠道多了起来,经常有人上门推销药品,沈医生也偶尔从药贩子手里买点便宜药。药检所的人来检查时也经常提醒不要在药贩子手里买药,但沈医生想,买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了。然而,1991年初夏的一件事却让沈医生懊悔不已。药检所来抽检时,抽了一瓶在药贩子手中买的土霉素片,经检验是假药。检查人员走后,沈医生暗暗责备自己:我行医是为了给乡亲们治病,现在买到了假药,不是害了乡亲们嘛,这样的事再也不能干了。从此,再有人上门推销药品,沈医生一概不理。

    转眼到了2002年2月,枝江市药品监管局成立,对村卫生室的医生进行药品法规培训。沈医生和镇里所有村卫生室医生一起参加了培训,学习《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药品管理知识。培训过后,按照市里的要求,沈医生又添置了两个药柜,将药品分门别类存放。他还建立了药品入库质量验收登记制度,药买回来后一样一样检查,外观和标识合格的才放到药柜里。后来,药品监管部门统一配发了药箱,原来自己做的小药箱也派不上用场了。

    2004年,沈医生被市药品监管局聘为农村药品监管信息员。在创建“规范药房”活动时,沈医生抓住机会,争取村里支持,修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卫生室,设立了专门的药房。看着面目一新的药房,沈医生想到了他的小药箱。他心想这只药箱可不能丢掉,要把它放在一个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想一想该怎样管好药。就这样小药箱在这里安了家。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