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健康 明天 AMI后心肌无再流防治研究进展专家研讨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卫星会纪要(四) 通心络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
4. 梗死心肌周围区SOD、MDA 检测
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他们检测了终末期梗死心肌周围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以心肌丙二醛(MDA)水平表示],通过电镜观察梗死区氧化应激损害程度。结果显示,通心络干预组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脂质过氧化物及其引起的细胞损害显著减轻,氧化应激水平降低。
基于以上研究,杨跃进等首次发现,短期内使用小剂量通心络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局部微环境,从而使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稳定存活和分化,对运用自体MSC进行细胞心肌成形术起到促进作用,对 MSC移植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通心络治疗AMI的临床研究
为了改善AMI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患者缺血心肌功能,他们在常规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通心络组),连续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并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常规组)进行比较。
, 百拇医药
1. 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
从两组患者心梗后24小时内和1周至6个月时,通心络组患者LVEDV从有所增加、增加缓慢至基本稳定,增加比率明显降低,到已接近最初水平,并基本保持稳定。而常规组LVEDV继续增加,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容积改变不明显。这提示,通心络改善左室心肌重构不仅早于常规治疗组,并且最终影响结果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2.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当心梗3个月时,两组LVEF已有显著差异,但6个月时组间差异消失。这提示,两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所恢复。同时,通心络组左室收缩功能改善的时间早于常规组,恢复的水平及LVEF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
3. 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
当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周、2周和1个月时,通心络组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在2周后,通心络组左室整体WMSI进行性降低,显著早于常规组;当6个月时,其左室整体WMSI恢复率高达70.03%,明显高于以往报告的52% 。这提示,通心络加常规治疗改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作用,无论是时间还是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4. 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
两组中LVEF<45%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显示,通心络组LVESV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提高[(94.82±25.96对(99.09±17.92)]。
杨跃进教授总结称,通心络可提前改善缺血心肌功能,预防左室心肌重构,改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这可能与通心络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保护微血管完整性和阻止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功能有关。因此,在AMI血运重建后应用通心络有一定临床价值。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微血管再灌注的时代,中药特别是通心络,在改善AMI心肌微血管再灌注领域将大有作为。
讨论
陈可冀院士主持讨论。与会专家们提出诸如通心络作用的主要靶点、微血管灌注的检测方法、通心络干预干细胞移植究竟使心功能改善了多少等问题,并忠恳建议从冠状静脉窦抽血测循环内皮细胞并采用质谱仪测定,设立拮抗剂干预的反面作用对照,文章发表前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试验研究注册等。杨教授对专家们的提问一一作答。他称,通心络对AMI晚期再灌注血管内皮功能和结构保护作用的主要靶点就是血管内皮,包括微血管内皮细胞。杨教授展示了他们所作的通心络改善MSC移植效果的组织学图像,得到专家们的好评——“太漂亮了!确实不错!”杨教授称,迄今尚未见国际上发表这样漂亮的干细胞移植成活的靶部位组织图像。
总结
最后,高润霖院士进行总结。他称,今天我感触很深,对中药制剂通心络采用现代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对通心络干预再灌注无再流、参松养心胶囊对离子通道作用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思路,精神可嘉。他称赞以岭药业很有远见,拿出经费和精力搞科研、搞基础研究,不光是趋利。对于杨跃进教授的报告,他评价说,防治无再流是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对于无再流的预防,无论是用器械,还是用药物,国际上都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而杨院长在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效果,无论是对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对微循环、对炎症、对抗氧化因素的作用,还是浦介麟教授的参松养心胶囊对离子通道等研究都有非常好的结果,的确令人鼓舞。, http://www.100md.com
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他们检测了终末期梗死心肌周围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以心肌丙二醛(MDA)水平表示],通过电镜观察梗死区氧化应激损害程度。结果显示,通心络干预组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脂质过氧化物及其引起的细胞损害显著减轻,氧化应激水平降低。
基于以上研究,杨跃进等首次发现,短期内使用小剂量通心络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局部微环境,从而使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稳定存活和分化,对运用自体MSC进行细胞心肌成形术起到促进作用,对 MSC移植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通心络治疗AMI的临床研究
为了改善AMI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患者缺血心肌功能,他们在常规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通心络组),连续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并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常规组)进行比较。
, 百拇医药
1. 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
从两组患者心梗后24小时内和1周至6个月时,通心络组患者LVEDV从有所增加、增加缓慢至基本稳定,增加比率明显降低,到已接近最初水平,并基本保持稳定。而常规组LVEDV继续增加,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容积改变不明显。这提示,通心络改善左室心肌重构不仅早于常规治疗组,并且最终影响结果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2.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当心梗3个月时,两组LVEF已有显著差异,但6个月时组间差异消失。这提示,两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所恢复。同时,通心络组左室收缩功能改善的时间早于常规组,恢复的水平及LVEF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
3. 室壁节段运动评分指数(WMSI)
当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周、2周和1个月时,通心络组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在2周后,通心络组左室整体WMSI进行性降低,显著早于常规组;当6个月时,其左室整体WMSI恢复率高达70.03%,明显高于以往报告的52% 。这提示,通心络加常规治疗改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作用,无论是时间还是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4. 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
两组中LVEF<45%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显示,通心络组LVESV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提高[(94.82±25.96对(99.09±17.92)]。
杨跃进教授总结称,通心络可提前改善缺血心肌功能,预防左室心肌重构,改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这可能与通心络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保护微血管完整性和阻止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功能有关。因此,在AMI血运重建后应用通心络有一定临床价值。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微血管再灌注的时代,中药特别是通心络,在改善AMI心肌微血管再灌注领域将大有作为。
讨论
陈可冀院士主持讨论。与会专家们提出诸如通心络作用的主要靶点、微血管灌注的检测方法、通心络干预干细胞移植究竟使心功能改善了多少等问题,并忠恳建议从冠状静脉窦抽血测循环内皮细胞并采用质谱仪测定,设立拮抗剂干预的反面作用对照,文章发表前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试验研究注册等。杨教授对专家们的提问一一作答。他称,通心络对AMI晚期再灌注血管内皮功能和结构保护作用的主要靶点就是血管内皮,包括微血管内皮细胞。杨教授展示了他们所作的通心络改善MSC移植效果的组织学图像,得到专家们的好评——“太漂亮了!确实不错!”杨教授称,迄今尚未见国际上发表这样漂亮的干细胞移植成活的靶部位组织图像。
总结
最后,高润霖院士进行总结。他称,今天我感触很深,对中药制剂通心络采用现代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对通心络干预再灌注无再流、参松养心胶囊对离子通道作用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思路,精神可嘉。他称赞以岭药业很有远见,拿出经费和精力搞科研、搞基础研究,不光是趋利。对于杨跃进教授的报告,他评价说,防治无再流是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对于无再流的预防,无论是用器械,还是用药物,国际上都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而杨院长在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效果,无论是对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对微循环、对炎症、对抗氧化因素的作用,还是浦介麟教授的参松养心胶囊对离子通道等研究都有非常好的结果,的确令人鼓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