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企业夹缝中艰难生存亟待扶持
说起中药饮片质量下降,不能不提饮片生产的混乱现状,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最近召开的中药饮片座谈会上,企业法人诉说苦衷,业内中医药专家及管理者分析成因,共同向政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七成饮片来自非法加工
我国饮片加工业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放开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饮片厂太多,规模太小,不利于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为此,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GMP认证从2004年全面推行,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都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饮片生产逐步走向现代化。
据有关数据,我国饮片加工生产企业约有1100多家,截止2007年底,已有343家饮片企业通过了中药饮片GMP认证。应该说,这对改变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多、小、散”,形不成规模,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手工作坊的生产状况是必须的,也达到了饮片产业重新洗牌的目的。但是,经过了GMP认证的饮片企业面临的却是举步维艰,75%的企业亏损,50%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仅有5%的企业盈利,企业奄奄一息,处于濒临倒闭状态。据上海的统计,饮片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3%。
, 百拇医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专家介绍,一是大部分不符国家标准要求的企业照样在“合法”地供应销售饮片。二是小作坊加工模式大量存在,处于“私炮乱切”状态。实际上未经批准的非法药材市场也都在经营中药饮片,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全国著名药材市场周围,许多家庭不仅种植药材,还同时干着饮片炮制的营生,其中将近七成的中药饮片都是由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炮制。这种饮片的生产环境卫生无保证、炮制操作不规范、想方设法偷工减料,更有一些人在私利驱动下,采用劣质药材加工饮片,使饮片质量严重下降。
正规军斗不过游击队
由于我国中药饮片生产批准文号制度提出近10年但却尚未实施,经过了GMP认证的企业在GMP条件下生产的中药饮片,按成本核算,价格自然无法与那些尚未被取缔的私人作坊、个体农户的饮片进行竞争,GMP认证企业生产的饮片占领市场还相当困难。
以北京市为例,有38家中药饮片厂克服一切困难,改善生产环境、增添生产设备、改造仓储条件,按照GMP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工作,通过了合格验收。这些饮片厂经营的品种都在600种左右,经过炮制加工的品种在300种左右,主要供应本市医院中药房和零售药店,饮片销售业务量勉强维持。近年来,外省一些私人无照经营者(行内俗称“药贩子”)利用各种不法手段拉关系,打入某些医院和中药店,进行非正常的交易,没有发货票就通过当地的某些饮片厂代开发票(俗称“走票”,按销货金额给饮片厂提几个点的利润)。他们经营的品种要啥有啥,各种炮制饮片一应俱全,惟一特点就是价格比北京市所有饮片厂便宜很多。而饮片来源多数来自药材批发市场,大多为农民个体户加工,致使北京市饮片质量下降,市场混乱,也造成北京市正规饮片厂产品滞销,生意萧条,日渐萎缩。
, 百拇医药
“游击队”打败了“正规军”。许多经营公司和饮片使用单位受利益的驱使,从不正规饮片厂、或直接从市场和产地进货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GMP饮片企业有名无实
由于生产成本太高,利润低,非法的竞争对手多,有的企业虽然通过了GMP认证,但依旧以老方法生产,有的则是分散在个体户中加工,然后贴上认证标签再出厂,甚至有的低价收购质量低劣或假冒的中药材进行加工,造成了当前一些GMP饮片企业实际上有名无实。
另据业内人士披露,饮片企业不生产饮片已司空见惯。一些GMP认证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惜违法从药材市场购进各大产地家庭作坊、个体农户加工的饮片进行包装,再以饮片厂的名义销售;有的厂家为了追求利润,采取出售商标、品牌和“挂靠经营”及回扣等非法手段,将个体户加工的伪劣饮片投入市场。通过收取“走票”手续费增加收入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关专家指出,“走票”“贴牌”式经营现象已十分严重,造成销售价格恶性竞争,商业贿赂不断升级,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营。
, 百拇医药
专家说,一些中药材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药材经营户,自行加工中药饮片,切片后鉴别难度增大,更容易掺假。由于这些饮片经营者由来已久,已形成了产、供、销网络,结成了集团利益,造成非法加工饮片市场取缔清除难。
优质饮片不优价企业苦不堪言
很多GMP饮片企业都是依靠贷款通过的认证,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等价格猛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检测成本不断飙升,但饮片价格不让上调,致使价格长时间倒挂,企业苦不堪言。企业反映,中药饮片在市场流通中,没有实行与其他商品一样的优质优价政策,中药饮片优质不能优价,如有的地区优质饮片实行小包装后,其销售价格仍与传统饮片同价,给无证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小充大以可乘之机。正规企业的好产品与小作坊企业的劣质产品同台竞争,正规企业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自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许多医疗单位所需中药材及饮片都是多渠道进货,不问质量,只要价廉就进货,而验收仅凭感官,质量没有保障。有的医院特别是私立医院,药往格斗里一混,配到病人手里的药根本分不清采用的是哪家公司生产的饮片,导致正规企业高成本生产的质量好的饮片与小作坊生产的饮片混为一体,削弱了饮片质量在消费群中的知情度。
,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医院中药房李照福指出,抽样调查显示,有近2/3以上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存在从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采购饮片的行为。
另据调查,北京市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约在9~10亿元,但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中药饮片约占50%左右。专家感叹:北京市场管理甚严也不过如此,全国市场可想而知。
国家应给予GMP饮片企业实在的支持
饮片市场混乱,监管不力难逃其咎。安徽省亳州市景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景福认为,地方政府在市场监管上处于两难境地,如对药市加大监管力度,药商就会跑到另外监管较松的市场去经营,进而引起本地市场萎缩,因此,政府部门从保护地方经济出发,只能“权衡把握”监管力度。
为此,与会专家和管理者呼吁政府要着力改善饮片市场环境,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整顿饮片“贴牌”、挂靠经营”,整治“走票”行为,抑制个体药农作坊式生产饮片,对不依炮制、不按GMP要求生产中药饮片的企业,要坚决撤销其中药饮片生产的资格。
, 百拇医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根据近年的调研情况并综合与会代表的意见提出,国家应重视与支持饮片企业,对他们给予优惠及扶持政策,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在法规上给予保障。可采用政府参股、减免税收等方式,给正在困境中的饮片企业输血,尽力挽救这些企业;确保证守法经营的企业应有的利益,给这些企业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成本价格对饮片定价的同时,实行饮片的优质优价,并让这些企业成为医院和药店进货的主渠道;倡导饮片企业与医疗机构联手经营饮片,风险利益共担,确保市场需求和饮片质量。呼吁成立真正的国家级中医中药统一管理机构,统管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对中药领域的各环节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切实做到以医指导药,以药服务医,医药共同发展。并呼吁饮片行业自救自律,重拾诚信、以人为本等优良传统,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使中药饮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百拇医药(张东风)
七成饮片来自非法加工
我国饮片加工业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放开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饮片厂太多,规模太小,不利于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为此,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GMP认证从2004年全面推行,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都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从质量保证体系上推进饮片生产逐步走向现代化。
据有关数据,我国饮片加工生产企业约有1100多家,截止2007年底,已有343家饮片企业通过了中药饮片GMP认证。应该说,这对改变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多、小、散”,形不成规模,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手工作坊的生产状况是必须的,也达到了饮片产业重新洗牌的目的。但是,经过了GMP认证的饮片企业面临的却是举步维艰,75%的企业亏损,50%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仅有5%的企业盈利,企业奄奄一息,处于濒临倒闭状态。据上海的统计,饮片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3%。
, 百拇医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专家介绍,一是大部分不符国家标准要求的企业照样在“合法”地供应销售饮片。二是小作坊加工模式大量存在,处于“私炮乱切”状态。实际上未经批准的非法药材市场也都在经营中药饮片,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全国著名药材市场周围,许多家庭不仅种植药材,还同时干着饮片炮制的营生,其中将近七成的中药饮片都是由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炮制。这种饮片的生产环境卫生无保证、炮制操作不规范、想方设法偷工减料,更有一些人在私利驱动下,采用劣质药材加工饮片,使饮片质量严重下降。
正规军斗不过游击队
由于我国中药饮片生产批准文号制度提出近10年但却尚未实施,经过了GMP认证的企业在GMP条件下生产的中药饮片,按成本核算,价格自然无法与那些尚未被取缔的私人作坊、个体农户的饮片进行竞争,GMP认证企业生产的饮片占领市场还相当困难。
以北京市为例,有38家中药饮片厂克服一切困难,改善生产环境、增添生产设备、改造仓储条件,按照GMP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工作,通过了合格验收。这些饮片厂经营的品种都在600种左右,经过炮制加工的品种在300种左右,主要供应本市医院中药房和零售药店,饮片销售业务量勉强维持。近年来,外省一些私人无照经营者(行内俗称“药贩子”)利用各种不法手段拉关系,打入某些医院和中药店,进行非正常的交易,没有发货票就通过当地的某些饮片厂代开发票(俗称“走票”,按销货金额给饮片厂提几个点的利润)。他们经营的品种要啥有啥,各种炮制饮片一应俱全,惟一特点就是价格比北京市所有饮片厂便宜很多。而饮片来源多数来自药材批发市场,大多为农民个体户加工,致使北京市饮片质量下降,市场混乱,也造成北京市正规饮片厂产品滞销,生意萧条,日渐萎缩。
, 百拇医药
“游击队”打败了“正规军”。许多经营公司和饮片使用单位受利益的驱使,从不正规饮片厂、或直接从市场和产地进货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GMP饮片企业有名无实
由于生产成本太高,利润低,非法的竞争对手多,有的企业虽然通过了GMP认证,但依旧以老方法生产,有的则是分散在个体户中加工,然后贴上认证标签再出厂,甚至有的低价收购质量低劣或假冒的中药材进行加工,造成了当前一些GMP饮片企业实际上有名无实。
另据业内人士披露,饮片企业不生产饮片已司空见惯。一些GMP认证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惜违法从药材市场购进各大产地家庭作坊、个体农户加工的饮片进行包装,再以饮片厂的名义销售;有的厂家为了追求利润,采取出售商标、品牌和“挂靠经营”及回扣等非法手段,将个体户加工的伪劣饮片投入市场。通过收取“走票”手续费增加收入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关专家指出,“走票”“贴牌”式经营现象已十分严重,造成销售价格恶性竞争,商业贿赂不断升级,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营。
, 百拇医药
专家说,一些中药材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药材经营户,自行加工中药饮片,切片后鉴别难度增大,更容易掺假。由于这些饮片经营者由来已久,已形成了产、供、销网络,结成了集团利益,造成非法加工饮片市场取缔清除难。
优质饮片不优价企业苦不堪言
很多GMP饮片企业都是依靠贷款通过的认证,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等价格猛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检测成本不断飙升,但饮片价格不让上调,致使价格长时间倒挂,企业苦不堪言。企业反映,中药饮片在市场流通中,没有实行与其他商品一样的优质优价政策,中药饮片优质不能优价,如有的地区优质饮片实行小包装后,其销售价格仍与传统饮片同价,给无证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小充大以可乘之机。正规企业的好产品与小作坊企业的劣质产品同台竞争,正规企业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自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许多医疗单位所需中药材及饮片都是多渠道进货,不问质量,只要价廉就进货,而验收仅凭感官,质量没有保障。有的医院特别是私立医院,药往格斗里一混,配到病人手里的药根本分不清采用的是哪家公司生产的饮片,导致正规企业高成本生产的质量好的饮片与小作坊生产的饮片混为一体,削弱了饮片质量在消费群中的知情度。
,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医院中药房李照福指出,抽样调查显示,有近2/3以上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存在从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采购饮片的行为。
另据调查,北京市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约在9~10亿元,但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中药饮片约占50%左右。专家感叹:北京市场管理甚严也不过如此,全国市场可想而知。
国家应给予GMP饮片企业实在的支持
饮片市场混乱,监管不力难逃其咎。安徽省亳州市景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景福认为,地方政府在市场监管上处于两难境地,如对药市加大监管力度,药商就会跑到另外监管较松的市场去经营,进而引起本地市场萎缩,因此,政府部门从保护地方经济出发,只能“权衡把握”监管力度。
为此,与会专家和管理者呼吁政府要着力改善饮片市场环境,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整顿饮片“贴牌”、挂靠经营”,整治“走票”行为,抑制个体药农作坊式生产饮片,对不依炮制、不按GMP要求生产中药饮片的企业,要坚决撤销其中药饮片生产的资格。
, 百拇医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根据近年的调研情况并综合与会代表的意见提出,国家应重视与支持饮片企业,对他们给予优惠及扶持政策,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在法规上给予保障。可采用政府参股、减免税收等方式,给正在困境中的饮片企业输血,尽力挽救这些企业;确保证守法经营的企业应有的利益,给这些企业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成本价格对饮片定价的同时,实行饮片的优质优价,并让这些企业成为医院和药店进货的主渠道;倡导饮片企业与医疗机构联手经营饮片,风险利益共担,确保市场需求和饮片质量。呼吁成立真正的国家级中医中药统一管理机构,统管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对中药领域的各环节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形成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切实做到以医指导药,以药服务医,医药共同发展。并呼吁饮片行业自救自律,重拾诚信、以人为本等优良传统,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使中药饮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百拇医药(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