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嗜睡与“冬三月”无关
当下正值“睡不醒的冬三月”的首月,即农历十月。很多月经前感到格外困倦连白天也控制不住要睡觉的女性,不是到医院看病,就是吃各种补品。她们认为,这是“冬三月”的“节气病”,说明“体虚”,需要冬令进补。真是这么回事吗?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北京复兴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金鑫和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玛建。专家说:女性月经期嗜睡与“冬三月”无关,即使有中医认为的虚证,也要辨证施治,不要随意冬令进补。
嗜睡症的一种
据金鑫介绍:异常经前嗜睡(简称经前嗜睡)是反复性嗜睡症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嗜睡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甚至能对女性起到月经来潮的“报警”作用,而月经后期或刚完,这种嗜睡就消失了。一般是月经来前两三天,患病女性在白天有无法克服的困倦,即使自己力求保持清醒,但在几分钟之后就睡着了。经前嗜睡往往是在做单调、安静的活动或进食后发作。但它在嗜睡症中,是症状很轻的一种即睡意轻微,如仅午饭后出现“打盹儿”。这种症状发作一般持续4~7天。但如果仅是一两次月经前发生此情况不能就说是得了这种病症,必须至少是连续3次月经前都发生这种情况才能作为诊断经前嗜睡的证据之一。而且,该病症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患者夜间睡眠并不少,二是这种“睡不醒”会影响做事。此外,多项睡眠生理脑电波仪检查表明,经前嗜睡者在发作期间,尽管夜间睡眠正常,但白天多次入睡潜伏时间测试却显示其有嗜睡现象。目前,据专家推测,该病症的发病原因与大脑的下视丘功能异常有关。而大脑的这一部分功能也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尤其是影响生殖功能。
, 百拇医药
“临床上也发现,经前嗜睡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30~40岁的职业女性表现尤其明显。她们的工作和家庭压力都很大,人际关系也容易紧张。内外的压力常使她们处于抑郁状态,影响其神经内分泌功能,使雌激素相对偏低。” 金鑫说。
她还提醒大家:有四类情况也会引起嗜睡症状:一是妊娠初期。二是患一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肢体肥大症、甲状腺功能减低和急性的肝、呼吸、肾脏功能衰竭。三是患中枢神经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瘤、多发性硬化症、脑炎,还有头部外伤及后遗症。四是有些药物会引起嗜睡,如缓解皮肤过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的抗组织胺药,长效型镇静安眠药物以及有些抗抑郁药物。所以,经前嗜睡的女性必需到医院检查,请医生为自己排除这些情况,以免误诊。
现代医学防治
据了解,目前现代医学对经前嗜睡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综合疗法,以精神心理治疗为主,辅助应用药物。首先,去除与发病有关的不良心理因素,如经期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其次,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以及保持正常生活规律;第三,在必要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精神兴奋药物,如苯丙胺、哌醋甲酯等。
, 百拇医药
金鑫说:有经前嗜睡的女性,在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还可用赤小豆、薏米仁煮粥喝,要少吃甜腻与高脂肪的食品,忌食葱、蒜、韭菜等刺激食物。月经量少者,可适当多食鸡蛋、牛奶、豆浆、猪肝、菠菜、鸡肉等。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经前嗜睡属女性‘经行多寐’。患者多数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经行前后,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李玛建说。她向记者介绍了“经行多寐”的中医证型及治疗。
气血两虚:患者的证侯为精神萎靡,嗜睡,神疲乏力,舌淡或边有齿印,舌苔白,脉细,月经量少、色淡,可用八珍汤等补血补气的水煎剂调养。八珍汤的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主要功用是补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主要功用是补血。
, 百拇医药
肝肾阴虚:患者的证侯为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烦躁易怒,舌红苔少,脉细数,经色鲜红、量不多或伴淋漓不尽。可服用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加二至丸,经后调养可在其基础上加菟丝子。六味地黄丸药用熟地、茯苓、淮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二至丸药用女贞子、旱莲草。
肝气郁结:患者的证侯为头晕,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小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月经黏稠、色鲜红、带血块。可在经前一周服用逍遥丸疏肝解郁,其药物为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甘草。患者还可辅助应用食补,如用淮山药、枸杞煲乌鸡,在月经结束后,一日服用六味地黄丸,另一日则服用淮山药枸杞乌鸡汤。
脾肾阳虚:患者的证侯为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腰膝酸软,畏寒,小腹痛,舌淡苔白,脉弦细,月经量少、色黯。可服用苓桂术甘汤加熟附子和淫羊藿,温肾健脾。苓桂术甘汤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可适当加淮山药。
脾虚湿困:患者的证侯为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黏而稠;其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可用《医方集解》太无神术散,苍术、陈皮、藿香、厚朴、石菖蒲、生姜、红枣。
李玛建提醒大家: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轻重有异,适用的药物分量也不同。应用中药要到医院请中医师辨证施治。, 百拇医药(胥晓琦)
嗜睡症的一种
据金鑫介绍:异常经前嗜睡(简称经前嗜睡)是反复性嗜睡症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嗜睡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甚至能对女性起到月经来潮的“报警”作用,而月经后期或刚完,这种嗜睡就消失了。一般是月经来前两三天,患病女性在白天有无法克服的困倦,即使自己力求保持清醒,但在几分钟之后就睡着了。经前嗜睡往往是在做单调、安静的活动或进食后发作。但它在嗜睡症中,是症状很轻的一种即睡意轻微,如仅午饭后出现“打盹儿”。这种症状发作一般持续4~7天。但如果仅是一两次月经前发生此情况不能就说是得了这种病症,必须至少是连续3次月经前都发生这种情况才能作为诊断经前嗜睡的证据之一。而且,该病症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患者夜间睡眠并不少,二是这种“睡不醒”会影响做事。此外,多项睡眠生理脑电波仪检查表明,经前嗜睡者在发作期间,尽管夜间睡眠正常,但白天多次入睡潜伏时间测试却显示其有嗜睡现象。目前,据专家推测,该病症的发病原因与大脑的下视丘功能异常有关。而大脑的这一部分功能也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尤其是影响生殖功能。
, 百拇医药
“临床上也发现,经前嗜睡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30~40岁的职业女性表现尤其明显。她们的工作和家庭压力都很大,人际关系也容易紧张。内外的压力常使她们处于抑郁状态,影响其神经内分泌功能,使雌激素相对偏低。” 金鑫说。
她还提醒大家:有四类情况也会引起嗜睡症状:一是妊娠初期。二是患一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肢体肥大症、甲状腺功能减低和急性的肝、呼吸、肾脏功能衰竭。三是患中枢神经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瘤、多发性硬化症、脑炎,还有头部外伤及后遗症。四是有些药物会引起嗜睡,如缓解皮肤过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的抗组织胺药,长效型镇静安眠药物以及有些抗抑郁药物。所以,经前嗜睡的女性必需到医院检查,请医生为自己排除这些情况,以免误诊。
现代医学防治
据了解,目前现代医学对经前嗜睡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综合疗法,以精神心理治疗为主,辅助应用药物。首先,去除与发病有关的不良心理因素,如经期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其次,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以及保持正常生活规律;第三,在必要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精神兴奋药物,如苯丙胺、哌醋甲酯等。
, 百拇医药
金鑫说:有经前嗜睡的女性,在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还可用赤小豆、薏米仁煮粥喝,要少吃甜腻与高脂肪的食品,忌食葱、蒜、韭菜等刺激食物。月经量少者,可适当多食鸡蛋、牛奶、豆浆、猪肝、菠菜、鸡肉等。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经前嗜睡属女性‘经行多寐’。患者多数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经行前后,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李玛建说。她向记者介绍了“经行多寐”的中医证型及治疗。
气血两虚:患者的证侯为精神萎靡,嗜睡,神疲乏力,舌淡或边有齿印,舌苔白,脉细,月经量少、色淡,可用八珍汤等补血补气的水煎剂调养。八珍汤的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主要功用是补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主要功用是补血。
, 百拇医药
肝肾阴虚:患者的证侯为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烦躁易怒,舌红苔少,脉细数,经色鲜红、量不多或伴淋漓不尽。可服用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加二至丸,经后调养可在其基础上加菟丝子。六味地黄丸药用熟地、茯苓、淮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二至丸药用女贞子、旱莲草。
肝气郁结:患者的证侯为头晕,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小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月经黏稠、色鲜红、带血块。可在经前一周服用逍遥丸疏肝解郁,其药物为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甘草。患者还可辅助应用食补,如用淮山药、枸杞煲乌鸡,在月经结束后,一日服用六味地黄丸,另一日则服用淮山药枸杞乌鸡汤。
脾肾阳虚:患者的证侯为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腰膝酸软,畏寒,小腹痛,舌淡苔白,脉弦细,月经量少、色黯。可服用苓桂术甘汤加熟附子和淫羊藿,温肾健脾。苓桂术甘汤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可适当加淮山药。
脾虚湿困:患者的证侯为形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黏而稠;其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可用《医方集解》太无神术散,苍术、陈皮、藿香、厚朴、石菖蒲、生姜、红枣。
李玛建提醒大家: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轻重有异,适用的药物分量也不同。应用中药要到医院请中医师辨证施治。, 百拇医药(胥晓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D > 多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