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吾的养生经:放 淡 动 保 乐
张静吾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与孙中山保健医生、辛亥革命老人上官悟尘在北京颐和园合影(上官悟尘终年103岁)。左为张静吾。
张静吾,原名张凝,1900年生于河南巩县北瑶湾。1950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河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1953年创建河南神经病学,1956年任河南医学院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恢复教授职务,1980年任河南医学院副院长,学报主编。1985年85岁时,翻译了德国《神经病学》一书(汉字47万多字)。1990年90岁后,还参加师生座谈,并对河南医学发展提出书面建议。1998年8月14日病逝于郑州。
张静吾是有名的医学家,河南医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曾数次担任河南医学院院长,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又专攻神经科,成为河南省神经学科的开拓者。
这位曾经留学日本、德国,早年曾在北京德国医院接诊,并曾经为梁启超、吴佩孚等人诊治过疾病的张静吾教授,生于1900年,卒于1998年,是医学界的一位寿星。经历清朝、民国、共和国三个朝代。
, http://www.100md.com
张静吾85岁时,还翻译了德国《神经病学》教科书,90多岁高龄时,还参加师生座谈会,他的发言还是那样逻辑严密,语意深刻。很多人想了解张老如此高龄为什么头脑还这样清晰,还这样钟情于事业。
在他90多岁时,我曾向张老请教过他有什么长寿之道。张静吾笑了笑说:“我并没有专门研究过什么养生之道,生活也很随意,就这样自然而然度过了90多个年头。”接着我们就信马由缰谈了起来。幸好当时我记了笔记。现在,在他逝世10周年之际,我翻阅当时记录,竟然发现张老谈的就是他的养生之道,正如常言所说:“大智若愚”,“看似无法却是真正有法”,其法就在他当时的随意谈吐中。
一放。张静吾说,遇事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他历经磨难,在日本因参加声援国内五四运动遭打;抗日战争期间,妻子被杀,侄儿重伤,还有医学院女生被逼跳井又遭枪击而死,真是惨不忍睹。张静吾被俘后,冒死跳崖才逃出虎口。他痛哭之后,立即振作起来,设法救治侄儿,考虑安排医学院的学生转移。他当时想,只顾悲痛是不行的,必须保护更多人的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建国后,他担任医学院副院长,心情愉快,本想多作贡献,谁知却因直抒胸臆被错打成右派,他却想得开,说:“历史上被冤枉的人多了,只要国家能搞好,个人受点委屈没关系。”“文革”中挨斗受批,还被罚刷浴池。这时他想,这种情况必然是暂时的,乌云必将被驱散,只是浪费了大好光阴,不能搞医疗教学,太可惜!他是性情中人,直到90多岁,提起抗日时亲人被杀时仍是老泪纵横,但能很快控制,而且能放得下。他说,不能让苦恼缠身,要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同盟会有位老人说:“除死无大难,到乞不再穷。”这就是对待磨难应持的态度。要是该放下时放不下,该想开时想不开,焦虑抑郁就会接踵而来,那还能不损害健康?
, 百拇医药
二淡。张静吾特别强调淡泊、清淡、平淡。淡泊就是不把名利当做追求的目标,不要在这方面斤斤计较,而要把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这样才活得有滋味,才避免钻在名利圈子里跳不出来,徒增忧虑烦恼。清淡,就是生活上要多吃青菜、豆腐、花生,家常便饭,少吃肥腻、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喝烈性酒,顶多礼仪性地抿一口,因为烈性酒伤胃、耗神、损脑,不利健康。他晚年每晚临睡前,喝一小盅红葡萄酒或红果酒,说这两样酒有一定软化血管和催眠作用,帮助消化,但不宜多喝,要因人而异。平淡就是把个人的荣辱得失都看得平淡一些,不要自视甚高,多想自己的缺点弱点,这样心情就平静,心理就平衡,不感到紧张了。
三动。张静吾说,我不会气功,也不练太极拳,但我爱动,年轻时爱打网球,年纪老了就每天早起在校园里活动,舒展手臂,疏通筋骨,有时走得远点,到郑大校园看一看,与河医校园有何不同。晚饭后,常在操场转悠,见了老同事、老校友谈今论古,也是乐事。“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有道理,少年运动发育好,老年运动身体灵活,延缓衰老。他恢复职务后已年过80,但到省政协或省医学会开会,总是早起等公共汽车。当时我在院办公室,就问他:“张院长,我可以给您派车。”他摇摇头:“我这也是锻练身体啊!咱们小车少,让别人坐吧!”他还爱动脑子,85岁时翻译出版了50多万字的德国《神经病学教科书》,还写了改进医学教育的长篇建议等,读书看报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常说:“用进废退,也适用于头脑,脑子越用越灵是有道理的,只是要掌握好度,劳逸结合。”
, http://www.100md.com
四保。他特别强调要保护牙齿,说牙齿是食物进口第一关,人要吸收营养,经过牙齿咀嚼,才好消化吸收。中国有句老话:“细嚼慢咽,消化一半。”他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在北京早年饭馆有个规矩,饭后送漱口水。到了德国,外国人饭后没有漱口习惯,因为没有地方吐,他就漱口后咽下去,一直坚持饭后漱口。平时还注意锻炼牙齿,吃一点坚果、焦馒头片之类,所以到了90多岁,牙齿一颗没掉。再一点是保证睡眠。年轻时晚上编写讲义,因此养成早上7点至7点半起床,晚上11至12点睡觉。午睡1至1个半小时,一直坚持这样的作息时间。这样晚上可以多看点书。生物钟调节好了,该睡时能睡得香,该起床时有精神。
五乐。张静吾襟怀坦白,风趣幽默,正直爽快。他有时哼两句京剧唱腔,有时还欣赏巩县老乡常香玉的豫剧。在他遭受磨难时,有人说,这次张教授可能挺不住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他还是那样照常工作、学习,被罚下临汝农村劳动,刷洗浴池,他仍然是那样认真,做到一尘不染,连整他的人也不得不表扬他。他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因为给医学院争取仪器,据理力争,与上级大吵。平反复职后,他参加几次院务会,对议而不决有意见,就当场提出:“咱们是九龙治水主干旱!”其他8位院领导都为他的直爽和一针见血而感动,以后领导作风有了改进。
张静吾室内挂的条幅是:“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知足常乐,常乐长寿,长寿可以傲王侯。”还有他写的一首诗,也是乐字结尾:“一生坎坷险事多,勇往直前均度过。历尽艰难向前看,国泰民安老而乐。”保持快乐心情正是他得以长寿的最重要的之点!, 百拇医药(时仲省)
张静吾,原名张凝,1900年生于河南巩县北瑶湾。1950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河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1953年创建河南神经病学,1956年任河南医学院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恢复教授职务,1980年任河南医学院副院长,学报主编。1985年85岁时,翻译了德国《神经病学》一书(汉字47万多字)。1990年90岁后,还参加师生座谈,并对河南医学发展提出书面建议。1998年8月14日病逝于郑州。
张静吾是有名的医学家,河南医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曾数次担任河南医学院院长,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又专攻神经科,成为河南省神经学科的开拓者。
这位曾经留学日本、德国,早年曾在北京德国医院接诊,并曾经为梁启超、吴佩孚等人诊治过疾病的张静吾教授,生于1900年,卒于1998年,是医学界的一位寿星。经历清朝、民国、共和国三个朝代。
, http://www.100md.com
张静吾85岁时,还翻译了德国《神经病学》教科书,90多岁高龄时,还参加师生座谈会,他的发言还是那样逻辑严密,语意深刻。很多人想了解张老如此高龄为什么头脑还这样清晰,还这样钟情于事业。
在他90多岁时,我曾向张老请教过他有什么长寿之道。张静吾笑了笑说:“我并没有专门研究过什么养生之道,生活也很随意,就这样自然而然度过了90多个年头。”接着我们就信马由缰谈了起来。幸好当时我记了笔记。现在,在他逝世10周年之际,我翻阅当时记录,竟然发现张老谈的就是他的养生之道,正如常言所说:“大智若愚”,“看似无法却是真正有法”,其法就在他当时的随意谈吐中。
一放。张静吾说,遇事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他历经磨难,在日本因参加声援国内五四运动遭打;抗日战争期间,妻子被杀,侄儿重伤,还有医学院女生被逼跳井又遭枪击而死,真是惨不忍睹。张静吾被俘后,冒死跳崖才逃出虎口。他痛哭之后,立即振作起来,设法救治侄儿,考虑安排医学院的学生转移。他当时想,只顾悲痛是不行的,必须保护更多人的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建国后,他担任医学院副院长,心情愉快,本想多作贡献,谁知却因直抒胸臆被错打成右派,他却想得开,说:“历史上被冤枉的人多了,只要国家能搞好,个人受点委屈没关系。”“文革”中挨斗受批,还被罚刷浴池。这时他想,这种情况必然是暂时的,乌云必将被驱散,只是浪费了大好光阴,不能搞医疗教学,太可惜!他是性情中人,直到90多岁,提起抗日时亲人被杀时仍是老泪纵横,但能很快控制,而且能放得下。他说,不能让苦恼缠身,要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同盟会有位老人说:“除死无大难,到乞不再穷。”这就是对待磨难应持的态度。要是该放下时放不下,该想开时想不开,焦虑抑郁就会接踵而来,那还能不损害健康?
, 百拇医药
二淡。张静吾特别强调淡泊、清淡、平淡。淡泊就是不把名利当做追求的目标,不要在这方面斤斤计较,而要把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这样才活得有滋味,才避免钻在名利圈子里跳不出来,徒增忧虑烦恼。清淡,就是生活上要多吃青菜、豆腐、花生,家常便饭,少吃肥腻、刺激性食物。尽量不喝烈性酒,顶多礼仪性地抿一口,因为烈性酒伤胃、耗神、损脑,不利健康。他晚年每晚临睡前,喝一小盅红葡萄酒或红果酒,说这两样酒有一定软化血管和催眠作用,帮助消化,但不宜多喝,要因人而异。平淡就是把个人的荣辱得失都看得平淡一些,不要自视甚高,多想自己的缺点弱点,这样心情就平静,心理就平衡,不感到紧张了。
三动。张静吾说,我不会气功,也不练太极拳,但我爱动,年轻时爱打网球,年纪老了就每天早起在校园里活动,舒展手臂,疏通筋骨,有时走得远点,到郑大校园看一看,与河医校园有何不同。晚饭后,常在操场转悠,见了老同事、老校友谈今论古,也是乐事。“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有道理,少年运动发育好,老年运动身体灵活,延缓衰老。他恢复职务后已年过80,但到省政协或省医学会开会,总是早起等公共汽车。当时我在院办公室,就问他:“张院长,我可以给您派车。”他摇摇头:“我这也是锻练身体啊!咱们小车少,让别人坐吧!”他还爱动脑子,85岁时翻译出版了50多万字的德国《神经病学教科书》,还写了改进医学教育的长篇建议等,读书看报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常说:“用进废退,也适用于头脑,脑子越用越灵是有道理的,只是要掌握好度,劳逸结合。”
, http://www.100md.com
四保。他特别强调要保护牙齿,说牙齿是食物进口第一关,人要吸收营养,经过牙齿咀嚼,才好消化吸收。中国有句老话:“细嚼慢咽,消化一半。”他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在北京早年饭馆有个规矩,饭后送漱口水。到了德国,外国人饭后没有漱口习惯,因为没有地方吐,他就漱口后咽下去,一直坚持饭后漱口。平时还注意锻炼牙齿,吃一点坚果、焦馒头片之类,所以到了90多岁,牙齿一颗没掉。再一点是保证睡眠。年轻时晚上编写讲义,因此养成早上7点至7点半起床,晚上11至12点睡觉。午睡1至1个半小时,一直坚持这样的作息时间。这样晚上可以多看点书。生物钟调节好了,该睡时能睡得香,该起床时有精神。
五乐。张静吾襟怀坦白,风趣幽默,正直爽快。他有时哼两句京剧唱腔,有时还欣赏巩县老乡常香玉的豫剧。在他遭受磨难时,有人说,这次张教授可能挺不住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他还是那样照常工作、学习,被罚下临汝农村劳动,刷洗浴池,他仍然是那样认真,做到一尘不染,连整他的人也不得不表扬他。他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因为给医学院争取仪器,据理力争,与上级大吵。平反复职后,他参加几次院务会,对议而不决有意见,就当场提出:“咱们是九龙治水主干旱!”其他8位院领导都为他的直爽和一针见血而感动,以后领导作风有了改进。
张静吾室内挂的条幅是:“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知足常乐,常乐长寿,长寿可以傲王侯。”还有他写的一首诗,也是乐字结尾:“一生坎坷险事多,勇往直前均度过。历尽艰难向前看,国泰民安老而乐。”保持快乐心情正是他得以长寿的最重要的之点!, 百拇医药(时仲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