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45期
编号:11711752
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0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45期
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1)

     目前的AAD只能改善心脏电生理特性,不改变心律失常的基质,因此只能终止发作和减少发作,从而使其对室性早搏疗效欠佳,对阵发性房颤缺乏长期疗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尚无能为力。

    随着世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中医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方法和中医理论创新所带来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处方的原创性研究,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卫生部陈竺部长曾在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用现代生物学的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这种汇聚使中西医的内涵不断丰富和进步。科学家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想于一体的21世纪新医学,这种医学兼取两长,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现在的西医,值得为之努力和奋斗!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吴以岭教授正是以这种新的医学理念致力于中医络病理论的研究,立志改变近代中医药自身理论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他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终于初步建立了络病证治体系,形成系统络病理论,并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心律失常的病机与治疗,研发出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他用整合调节新策略进行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吴以岭教授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基础理论课题。该课题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吴以岭教授介绍,古代中医学对脉络血管病变及其治疗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很详细的描述,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惜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吴以岭教授在建立了络病理论学说之后,继续进行络病理论指导脉络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该研究被列入2005年国家科技部973项目。

    一、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律失常的病机特点

    络脉分为脉络和气络。心脏的气络失养是心律失常的基本病因,引起络虚不荣的基础病因是气阴两虚。中医认为心悸(心律失常)与失眠两个症状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心律失常越严重,失眠也越严重,反之亦然。这与西医的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具有内在相关性。

    1. 脉结代、心动悸与心律失常

    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记载,当脉搏的结代与心慌同时存在时,就是心律失常。这类心律失常是在发热之后出现的,如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律失常。

    2. 七怪脉与心律失常

    七怪脉的出现多数与严重的心律失常相关。其中雀啄、弹石、解索、釜沸脉均见于有快速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雀啄、解索脉见于房室分离伴心动过速及多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弹石、釜沸脉见于各种心率较快的心动过速及心房扑动。屋漏、鱼翔、虾游脉见于病窦、结性心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严重心律失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