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版料下载06 > 正文
编号:11691540
小肝癌的少见螺旋CT表现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0kb)。

    小肝癌的少见螺旋CT表现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许达生 郑可国

    小肝癌与CT征象有关的病理特点:①肿瘤常单发,瘤内肿瘤血管细小。②瘤内少有坏死。③由于国人的肝细胞癌多由肝硬化再生结节演变而来,故我国的小肝癌的基本形态多呈结节状外观,较少表现为其它形态。

    小肝癌CT双期强化的常见表现是:平扫多数呈低密度结节状病变,边缘清楚或不清楚,少数能见"晕圈征"(病理上为假包膜),密度多数均匀,偶有钙化灶;动脉期肿瘤呈全瘤范围的强化,强化密度高于同层肝,但低于同层主动脉的密度,小的肿瘤密度多数均匀,偏大的可不均匀,提示瘤内有小灶性缺血或坏死。门静脉期肿瘤强化密度从动脉期的高于肝,变为低于肝,同时也低于同层主动脉密度。即小肝癌瘤内碘对比剂充盈呈"快进快出"的特征。这个特征在小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十分重要的征象。

    下面以肿瘤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强化形态和密度为依据,介绍小肝癌的少见螺旋CT表现:

    1.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肿瘤都呈全瘤范围强化,强化密度都高于肝。这类表现多见于:

    (1)脂肪肝背景下的小肝癌,此时由于肝密度降低,导致门静脉期时肿瘤强化的密度仍略高于肝。

    (2)发生于肝顶部的小肝癌,若病人血流循环较慢,门静脉期扫描时肝顶部层面可能仍处于动脉期后期阶段,故肿瘤仍可呈高密度强化。

    (3)血流循环较慢的病人,门静脉期时肝动脉内血液含碘仍然较多,故肿瘤强化密度仍略高于肝。

    这类少见CT表现,需与肝海绵状血管瘤鉴别。鉴别时一方面应注意肝海绵状血管瘤动态强化的密度,多与同层主动脉强化的密度接近,且随时间动态变化呈同步密度改变。另一方面,这类少见的小肝癌在增强后延迟3min~5min扫描,则会降至密度低于肝。而这时肝海绵状血管瘤则不会降至低于肝。

    2.动脉期肿瘤强化密度高于肝,且接近于同层主动脉强化密度,而不是低于同层主动脉的强化密度。门静脉期肿瘤密度迅速降至低于肝。这类少见CT表现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1)与小的肝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期高密度强化的,门静脉期其密度多数仍然高于肝且接近或超过同层主动脉的密度,而不降至低于或等于肝的密度。

    (2)与小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 CT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多表现为动脉期全病灶范围的高密度强化,且其密度接近同层主动脉密度,门静脉期则速降至与肝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而不出现低密度,病灶内的中心性星芒状低密度区于延时期增强扫描时(注药后3min~5min),还可出现延迟强化,其密度高于病灶。

    (3)与小的肝细胞腺瘤鉴别 CT上肝细胞腺瘤较多表现为动脉期全瘤范围的高密度强化,且其密度接近同层主动脉密度。门静脉期则速降至等于肝或稍高于肝的密度,少出现低于肝的密度,门静脉期的这种表现与本类小肝癌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3.动脉期肿瘤边缘呈高密度环形强化 这种环形强化的特点是:强化环不完整或厚薄不均,环壁附近可出现小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见强化环及壁上小结节的密度降至等密度或低密度。

    环形强化产生的病理基础是:①瘤灶边缘部血管多于病灶中央部血管,故边缘部血供较中央部丰富,使增强后肿瘤边缘强化明显并出现环形高密度影。②瘤灶中央部坏死或缺血,使中央部不强化或强化程度比肿瘤边缘部低,从而使边缘部形成环形高密度强化。这类少见CT表现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1)与肝转移瘤鉴别 本病常多发,且动脉期的高密度强化环多较完整,环壁厚薄一至,于门静脉期强化环可降至等密度或仍保持稍高密度。上述表现少见于小肝癌。

    (2)与肝脓肿鉴别 肝脓肿动脉期出现的边缘性环形强化常延续至门静脉期,且强化环周围常同时出现由水肿引起的低密度环,低密度环的外围还可出现由炎性充血引起的楔形强化带,这种楔形强化带未见于小肝癌的双期增强扫描。上述表现与肝细胞癌不同。

    (3)与肝炎性假瘤鉴别 肝炎性假瘤的病理改变中,有一类病变主要是局灶性炎性坏死组织,周边有薄层的炎性组织包绕。CT上这类肝炎性假瘤常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周边不规则形态的环形强化,门静脉期时环形强化密度降为等或稍高密度,与小肝癌强化表现十分相似。但这类肝炎性假瘤多不表现为结节状,而是小片状,且动脉期见病灶外围有楔形高密度强化带,为炎性充血所引起。这些有助于与小肝癌鉴别。

    4.动、门双期肿瘤强化密度都低于肝 这类小肝癌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瘤内不强化或虽然都有强化,但程度都较轻,且都低于正常肝,说明瘤内血供缺少。因此,CT上常以瘤小而密度更低区多而细小为其特征。这些小的密度更低区的病理基础,多数是瘤内小的缺血坏死灶,但也可以是纤维组织或脂变。这类少见CT表现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1)与肝炎性假瘤鉴别 肝炎性假瘤病理上可以是炎性坏死组织,也可以是炎性肉芽组织(其中心也可包绕小的炎性坏死灶)。上述病理改变中炎性坏死组织不强化,肉芽组织可出现强化,但都不出现本类少见小肝癌CT表现中的多个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

    (2)与肝结核鉴别 肝结核病灶内常有干酪坏死,故增强后动、门双期都不强化,如有点状钙化,且病灶内无多数性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则要注意肝结核的可能。

    (3)与肝恶性淋巴瘤鉴别 结节型肝恶性淋巴瘤常多个,圆形,边界十分清楚。增强后病灶以双期都轻度强化,密度十分均匀且低于正常肝为特征。上述表现与小肝癌常单发,瘤内有多数性小斑点状密度更低区不同。

    此外,有时肝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表现为双期都未出现强化,但延迟扫描可强化为等密度,故不难鉴别。小的肝囊肿由于部分容积效应也出现病灶强化的假象,也应注意用薄层扫描或MRI来加以鉴别。

    5.平扫呈等密度的小肝癌 平扫等密度的小肝癌多数分化较好,其癌细胞密度与正常肝细胞接近。动脉期强化密度高于肝但低于同层主动脉密度。门静脉期多降至等密度而不降至低于肝密度。门静脉期的这一CT表现虽是这类平扫等密度小肝癌的特点,但临床工作中则必须注意与不典型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等鉴别。

    6. 门静脉期呈等密度的小肝癌 平扫低密度的小肝癌,动脉期强化密度高于肝而低于同层主动脉的病人中,少数病例门静脉期病灶不降至低于肝,而只降至等于肝。引起上述CT表现的原因,可能是病人血液循环时间上的个体差异。因此,这类少见的小肝癌,一定要进行延迟扫描(注药后3min~5min),候病变降至低于肝的密度时才能诊断为小肝癌,不能只凭平扫及动、门双期的表现下诊断。

    7. 动、门双期都呈等密度的小肝癌 本类小肝癌平扫为明确的低密度病灶,但增强后动、门双期都表现为等密度,无法从增强扫描上进行诊断。引起这种CT表现的原因,可能是这类小肝癌的瘤体存在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供,动脉期时不含碘的门静脉血流入瘤体,稀释了瘤体内含碘的肝动脉血浓度,从而使瘤体密度恰好从平扫的低密度变成等密度。门静脉期瘤内含碘动脉血浓度下降,此时含碘的门脉血灌注进入瘤体,又使瘤体密度保持接近于正常肝的密度。因此,CT诊断小肝癌绝不可以只做增强扫描而不做平扫,以免漏诊这类少见的小肝癌。此外,CT诊断这类少见的小肝癌也一定要做延时期扫描(注药后3min~5min),当延时期扫描病灶出现低密度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