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word版料下载06 > 正文
编号:11691523
新型磁共振对比剂莫迪司在肝脏检查中应用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6kb)。

    新型磁共振对比剂莫迪司在肝脏检查中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影像医学研究中心

    梁长虹

    莫迪司(Multihance,钆贝葡胺,gadobenatedimeglumine, Gd-BOPTA)是一种由顺磁性钆离子和螯合剂BOPTA结合的新型对比剂,为新近应用于临床的第五种顺磁性钆螯合剂。

    1 Gd-BOPTA的一般特性、作用机制及安全性

    Gd-BOPTA是在Gd-DTPA分子上添加苯环形成,分子结构式为:钆苄氧基丙酸四乙酸盐。具有双重排泄途径,绝大部分(约96%)通过肾脏排泄,少量(约4%)与血浆蛋白尤其白蛋白结合,可部分经肝细胞摄取后经胆系排泄,因此使其具有传统细胞外间隙对比剂Gd-DTPA和肝特异性对比剂Mn-DPDP的双重成像功能。

    Gd-BOPTA的原理与Gd-DTPA有相似之处,可增加T1弛豫率,即缩短组织T1弛豫时间,因此可作为细胞外对比剂。此外,Gd-BOPTA的分子式中含有苯环,具亲脂性,该苯环在Gd-BOPTA代谢中起着分子调控的作用,它可使肝细胞选择性吸收Gd-BOPTA分子,并经胆系排泄,因此Gd-BOPTA也具有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n-DPDP的成像功能。作为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同Mn-DPDP和SPIO相比,Gd-BOPTA可能并不具优势,但由于Gd-BOPTA同时具备Gd-DTPA作用,使Gd-BOPTA在肝脏疾病,尤其占位性病变的MR检查中可发挥特殊作用。

    Gd-BOPTA为一种安全的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瘙痒、呕吐、恶心、流汗、注射部位发热等,持续时间短,无须处理而能自行缓解,副反应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安全、有效。

    2 Gd-BOPTA的临床应用方法

    剂量与给药方式:由于Gd-BOPTA较Gd-DTPA增加组织的T1弛豫率显著,当剂量相同时,Gd-BOPTA对组织的增强程度要高于Gd-DTPA,所以要获取相同信号强度,所需Gd-BOPTA的剂量可低于Gd-DTPA。

    临床主要给药方式为周围静脉注射,注药方式和剂量因检查目不同而异。目前比较公认的剂量为0.05或0.1mmol/kg。注药方式为:团注或团注+滴注, 团注主要用于肝脏动态期(dynamic phase,指从对比剂注射开始至其后的2min这一段时间)成像,但不利于静态期(static phase,指对比剂注射后2~120min这一段时间)成像,结合滴注可弥补团注的不足。

    成像序列:由于Gd-BOPTA主要缩短组织T1弛豫时间,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SE T1WI序列和梯度回波(SPGR)T1WI序列,也可应用T2WI序列及SE T1抑脂序列。增强后SE T2WI序列与增强后SPGR T1WI序列获得的C/N相近。一般认为增强后SPGR T1WI序列最具有价值,SE T2WI序列无价值。

    3 Gd-BOPTA在肝脏方面的临床应用

    3.1 正常肝脏Gd-BOPTA成像特点

    采用剂量0.1mmol/kg,注射方式为静脉团注(流率1ml/s)时,正常肝脏强化过程在SPGR T1WI序列前后可分为动态期和静态期。

    动态期指从对比剂注射开始至其后的2min这一段时间,正常肝脏强化特点类似于Gd-DTPA,其强化峰值在60~70s。增强原理同Gd-DTPA,大部分分布在血管和组织间隙内,然后逐渐经肾脏排出体外。

    静态期指对比剂注射后2~120min,对比剂注射后10、30、60、120min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即肝组织始终保持高度均一强化。其机理可能是由于吸收入肝细胞的少量(4%)Gd-BOPTA能增加肝细胞黏度,或与细胞内蛋白短暂结合而增加其T1弛豫率。当注射方式为静脉滴注(流率10ml/min)时,注射后1min,10min,60min,120min,这期间肝脏信号开始逐渐增强,至60min时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其机制为:肝细胞对对比剂的吸收和排泄同时进行,开始的上升阶段是由于吸收过程强于排泄过程,吸收过程与排泄过程达到平衡时,达到肝脏强化的峰值;排泄过程强于吸收过程时,肝脏信号强度开始下降。此外,随着排泄过程的加强,胆系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加。静态期肝组织增强程度与注射Gd-BOPTA剂量呈正相关,0.1mmol/kg剂量时, 肝组织信号增强程度高于0.05mmol/kg剂量,但当剂量大于0.1mmol/kg,达0.2mmol/kg或更高时,肝组织信号强度并不随之增强。其机制可能为:MR对比剂增强为间接增强,不同于碘对比剂的直接强化,所以一定剂量就达到了弛豫率变化的饱和状态,再增加剂量不会再缩短T1弛豫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