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4 > 正文
编号:11699322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4kb)。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的

    应用与发展

    课前小问

    GISSI-3及ISIS-4的研究结果未能提示硝酸酯对

    缺血性心脏病长期预后有好的影响,是否可以认

    为硝酸不是一个很满意的药物:

    A 短期治疗有效,长期可能并无益处。

    硝酸酯临床应用发展

    硝酸酯类药物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扩展

    ⑴ 心肌缺血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无

    痛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

    ⑵ 心力衰竭:

    扩张血管,降低前后负荷

    ⑶ 控制血压:

    急症高血压,手术期高血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硝酸酯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硝酸酯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 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肺淤血;

    * 大剂量时可以降低动脉阻力,增加心排量,治疗心力衰竭时硝酸酯类药物的剂量需要较大。

    硝酸酯扩血管作用

    永具生命力的硝酸酯

    1999年, "硝酸酯-120年" 大会在柏林举

    行,以纪念硝酸酯的临床应用120周年。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展

    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硝酸酯可能的有益作用

    * 扩张冠状动脉

    *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 使血流向心内膜的易损区重新分布

    * 可用于高血压危象治疗

    * 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改善心室重构

    * 抑制血小板聚集

    * 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

    * 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过氧化

    * 抑制LDL过氧化

    硝酸酯类制剂特点

    硝酸酯制剂类型

    起效时间

    脂溶性 &首关效应

    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特点小结

    GTNISDNISMN

    起效时间 1-3 分 舌下 1-5分 舌下

    10-15分 口服 15-30分 口服

    消除半衰期 t1/2 2-4 分 30-40 分4-5小时

    生物利用度 55% (贴膜) 40-60% 舌下100% 口服

    20-30% 口服

    首关效应 强有 无

    脂溶性

    活性代谢产物 无 IS-2-MN 无

    IS-5-MN

    剂型 舌下/静脉/贴膜 口服/静脉 口服

    起效时间对比:ISMN 口服/静脉20mg

    ISMN 静脉给药价值不大,不如ISDN和GTN静脉给药更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硝酸酯的耐药性

    耐药性诊断

    * 临床症状显示原有的药物剂量不足,需不断增加硝酸酯的剂量才能维持原治疗效果;

    * 通过运动试验评价;

    * 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价(RA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