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5kb)。
药物引起的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一. 药物相关ARF的发病状况
1. 发病现状
? 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 北大一院近几年统计: 194例肾实质性ARF,药物引起的ARF占30%。其中病变为急性小管-间质肾病者,约70%由药物所致。
2.导致药物相关ARF发病增多的因素
? 危重病人及多病共存者明显增加
? 就诊人群老龄化
? 复杂手术、介入手术增加发病危险因素
? 大量中、西药物的更新和临床应用
3. 药源性肾脏疾病的类型
? ARF: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后性
? CRF: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镇痛剂肾病
? 肾脏微血管病变或肾小球病
? 肾小管-间质肾炎
4. 药物相关性ARF的
常见病理类型
? 急性肾小管坏死
?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 肾小球微小病变伴特发性ARF
? 新月体肾炎
? 小血管炎
二、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
? 1、抗感染药及化疗药- 氨基甙类、头孢菌
素类、磺胺类、利福平、多肽类抗菌
素、二性霉素B等
顺铂、环孢霉素等
易患因素- 高龄、血容量不足、近期用
过其他肾毒性药物、原有肾损害或肾
功不全、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用
药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
致病机制
药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
肾血管内皮损伤致肾脏急性缺血
免疫机制的参与(抗利福平抗体可作
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蛋白并激活
补体)
预防措施
? 监测血药和血肌酐浓度
Scr >177?mol/L或超过原测定值的
0.5~1.0倍以上,立即停药观察。
出现少尿:
停用可疑药物,避免盲目用利尿剂
测定血钠/尿钠、血肌酐/尿肌酐、血渗透浓度/尿渗透浓度、尿酶
必要时做肾活检
2、水溶性碘造影剂:
高渗离子型(1400~1800mmol/L)
低渗非离子型(600~1000mmol/L)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血管造影后肾功正常人群中为0.6~1.4%
易患因素:
原有肾功不全、血管内皮功能不良、低血容量状态、充血性心衰、同时应用
非固醇类消炎药、 高血钙。
致病机制
? 造影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造影
必要造影者尽量减少药物用量
严格掌握用药间隔时间,避免3天内使
用两种以上造影剂。
造影前临时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或钙通道
阻滞剂,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造影后给予充分水化,加速药物排泄。
3、中药
? 植物类中药含生物碱、蛋白、甙等
? 因过量或使用不当(炮制方法不对或应用时间过长)
? 所致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木通肾毒性多伴有肾间质病变
? 易感因素不明确
? 预防措施:防止盲目滥用药
三、药物引起的肾前性急性肾衰
? 1、利尿剂及非固醇类消炎药
致病机制: 低血容量
药物导致 肾内血容量 GFR
环氧化酶抑制
舒血管性PG合成
易患因素:高龄、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或低血
容量状态、有肾小球疾病或肾功
损害
临床特点
? 主要见于有易患因素者或两药联用时
? 多在用药1周内出现GFR迅速下降
? 肾功能损害程度轻重不一
? 非固醇类消炎药常引起可逆性急性肾衰
预防措施
避免或纠正易患因素
用药前正确评价血容量状态和肾功能
治疗
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停用非固醇类消炎药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致病机制:
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入球小动脉作用
导致GFR下降
? 易患因素:
孤立肾或双肾动脉狭窄;
弥漫性肾实质病变或缺血性肾脏病
低钠、低血容量、充血性心衰
临床特点
? 仅发生于易患人群
? 常规用量即可在用药1~2周后出现肾功异常
? 临床可无任何症状
预防措施
对易感人群避免用药
必用者在开始用药后每周监测Scr、Ccr ......
药物引起的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一. 药物相关ARF的发病状况
1. 发病现状
? 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 北大一院近几年统计: 194例肾实质性ARF,药物引起的ARF占30%。其中病变为急性小管-间质肾病者,约70%由药物所致。
2.导致药物相关ARF发病增多的因素
? 危重病人及多病共存者明显增加
? 就诊人群老龄化
? 复杂手术、介入手术增加发病危险因素
? 大量中、西药物的更新和临床应用
3. 药源性肾脏疾病的类型
? ARF:肾前性、肾实质性、肾后性
? CRF: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镇痛剂肾病
? 肾脏微血管病变或肾小球病
? 肾小管-间质肾炎
4. 药物相关性ARF的
常见病理类型
? 急性肾小管坏死
?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 肾小球微小病变伴特发性ARF
? 新月体肾炎
? 小血管炎
二、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
? 1、抗感染药及化疗药- 氨基甙类、头孢菌
素类、磺胺类、利福平、多肽类抗菌
素、二性霉素B等
顺铂、环孢霉素等
易患因素- 高龄、血容量不足、近期用
过其他肾毒性药物、原有肾损害或肾
功不全、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用
药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
致病机制
药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
肾血管内皮损伤致肾脏急性缺血
免疫机制的参与(抗利福平抗体可作
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蛋白并激活
补体)
预防措施
? 监测血药和血肌酐浓度
Scr >177?mol/L或超过原测定值的
0.5~1.0倍以上,立即停药观察。
出现少尿:
停用可疑药物,避免盲目用利尿剂
测定血钠/尿钠、血肌酐/尿肌酐、血渗透浓度/尿渗透浓度、尿酶
必要时做肾活检
2、水溶性碘造影剂:
高渗离子型(1400~1800mmol/L)
低渗非离子型(600~1000mmol/L)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血管造影后肾功正常人群中为0.6~1.4%
易患因素:
原有肾功不全、血管内皮功能不良、低血容量状态、充血性心衰、同时应用
非固醇类消炎药、 高血钙。
致病机制
? 造影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造影
必要造影者尽量减少药物用量
严格掌握用药间隔时间,避免3天内使
用两种以上造影剂。
造影前临时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或钙通道
阻滞剂,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造影后给予充分水化,加速药物排泄。
3、中药
? 植物类中药含生物碱、蛋白、甙等
? 因过量或使用不当(炮制方法不对或应用时间过长)
? 所致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木通肾毒性多伴有肾间质病变
? 易感因素不明确
? 预防措施:防止盲目滥用药
三、药物引起的肾前性急性肾衰
? 1、利尿剂及非固醇类消炎药
致病机制: 低血容量
药物导致 肾内血容量 GFR
环氧化酶抑制
舒血管性PG合成
易患因素:高龄、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或低血
容量状态、有肾小球疾病或肾功
损害
临床特点
? 主要见于有易患因素者或两药联用时
? 多在用药1周内出现GFR迅速下降
? 肾功能损害程度轻重不一
? 非固醇类消炎药常引起可逆性急性肾衰
预防措施
避免或纠正易患因素
用药前正确评价血容量状态和肾功能
治疗
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停用非固醇类消炎药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致病机制:
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入球小动脉作用
导致GFR下降
? 易患因素:
孤立肾或双肾动脉狭窄;
弥漫性肾实质病变或缺血性肾脏病
低钠、低血容量、充血性心衰
临床特点
? 仅发生于易患人群
? 常规用量即可在用药1~2周后出现肾功异常
? 临床可无任何症状
预防措施
对易感人群避免用药
必用者在开始用药后每周监测Scr、Ccr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