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0 > 正文
编号:11699454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08kb)。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心血管内科 CCU病房

    王岚峰 教授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急性破裂,释放大量的促凝物质(脂质、组织因子等),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使心肌发生缺血或不同程度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和潜在的药理学干预

    ACS发病机制

    ST段抬高 + -

    不稳定斑块

    红血栓 白(灰)血栓

    完全闭塞 非完全闭塞

    溶栓(纤溶) 抗栓不溶栓

    早期PCI 高危病人PCI

    AMI紧急处置

    *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 卧床

    * 建立静脉通道

    * 充分镇痛、镇静

    * 吸氧

    *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 阿托品

    AMI药物治疗

    * 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

    * 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

    * 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滞剂

    * 减少心肌氧耗 β-受体阻滞剂

    * 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

    * 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

    AMI药物治疗

    * 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

    * 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

    * 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滞剂

    * 减少心肌氧耗 β-受体阻滞剂

    * 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

    * 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

    再灌注治疗

    * 溶栓治疗

    *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适应证

    I类适应证

    两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体导联≥ 0.1mV),或提示AMI病史扮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h,年龄<75岁。

    IIa类适应证

    ST段抬高,年龄>75岁。

    IIb类适应证

    ST段抬高,发病时间12~24h,有进行性胸痛和广泛ST段抬高

    高危心肌梗死,就诊时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III类适应证

    ST段抬高,起病时间>24h,缺血性胸痛已消失或仅有ST断压低者不主张溶栓

    溶栓治疗

    * 禁忌症

    1.任何时间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一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2.颅内肿瘤;

    3.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

    4.可疑主动脉夹层;

    5.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

    6.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INR2~3),已知的出血倾向;

    7.近期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

    7.近期外科大手术;

    8.近期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9.曾经使用链激酶或对其过敏的患者,不能重复使用链激酶;

    10.妊娠;

    11.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作用特点

    * 药物入血后迅速渗入血栓内部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起内溶栓作用;部分药物激活循环中的纤溶酶原,起表面溶栓作用。

    UK无抗原性和致热源性,人体内无抗体存在,可多次重复静注。

    因其价格便宜,在我国广泛应用。

    使用方法

    常规给药方法:150万单位 30分钟内静脉滴入.

    加速给药治疗:UK300万U,即150万U静推,继以2万U/kg30min内滴入后再给50万U。

    欧洲使用:用2次,每次100万单位静脉滴入,间隔1小时。

    不良反应

    * 出血

    * 血压下降

    * 再灌注心律失常

    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PA)

    是t-PA单链非糖基缺失变异体, 与纤维蛋白无亲和力, 半衰期比t-PA长6倍,溶栓作用强5.3倍,血浆清除率低4.3倍。

    * RAPID2研究(1996):

    60、90minIRA开通率及TIMI血流rPA明显好于rt-PA,需PTCA者亦明显低于rt-PA。

    * INJECT研究 (1995):

    6010例AMI患者rPA与SK比较,降低病死率、院内卒中、出血事件、再梗死,两者作用相同,而房颤、心源性休克、心衰、高血压发生率、ST段回降比率,rPA明显优于SK。

    使用方法

    10U+10U静脉推注,给药间隔30min。

    溶栓治疗的局限性

    1.溶栓药物使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的极限为75-95%,TIMI 3级只有30-55%

    2.自静脉给药到血管开通需要一定时间≥35分钟

    3.临床判断再灌注指标无特异性,不可能都做冠脉造影

    4.严重出血并发症为0.5-1%,并且不可预测

    5.有禁忌症,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溶栓

    6. 残留冠脉狭窄,妨碍存活心肌的恢复

    7. 晚期再缺血、再梗死发生率高

    8. 高危病人效果不理想

    介入治疗

    * 直接PTCA

    * 补救性PTCA

    * 延迟PTCA

    AMI药物治疗

    * 挽救濒死心肌 再灌注治疗

    * 防止再梗死 抗栓治疗

    * 降低心脏负荷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滞剂

    * 减少心肌氧耗 β-受体阻滞剂

    * 预防心肌重构 ACEI & ARB

    * 调脂、稳定粥样斑块 调脂药物

    促血栓的形成因素

    ●血管壁的损伤 机械因素、炎症、化学、免疫

    ●血液成分改变 血小板数增多或功能亢进、凝血因子浓度先天性或获得性增高、抗凝血机能减低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

    ●血流异常 血液粘滞度增高及(或)血流改变

    抗栓药物

    ◎ 抗血小板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40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