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120常见症状处理图表.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29页 |
第13页 |
参见附件(573kb)。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ACS ACS
ACS) ) ))
操作程序
初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
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
吗啡 2 — 5 mg iv
硝酸甘油 5mg iv gtt
当收缩压 > 13.3 Kpa
阿斯匹林 0.15~0.3 嚼吸
ST 段抬高的 ACS ——— 心电图 ———— ST 段不抬高的 ACS
( Q 波心肌梗死) TNI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酶六项 非 Q 波心肌梗死)
有并发症(为休克 进入 ICU
心律失常、泵击缘
妥)。按相应规范
处理。
(不能及时 溶栓 硝酸脂类
PTCA ) β 阻滞剂
直 低分子量肝素
接 (危险分层) 阿斯匹林
二级预防 TNI 氯吡格雷
EKG 他汀降脂药
(选择) EF ACE 抑制剂
PTC 支架 C 反应蛋白电 - - -
-
机械分离(无脉搏心电活动)或心脏停搏
(一) 诊断依据
1 . 体检 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无呼吸。
2 . 心电图特征 两个导联以上的心电图呈宽大畸形缓慢的心室自主心律,或仅呈现缓
慢波折,或呈直线。
(二) 注意事项
1 . 诊断电机械分离或心脏停搏不能仅凭心电图,必须同时有体检依据。装有起搏器 的
心脏停搏患者,心电图仍表现为起搏信号,要特别注意识别。
2 . 一旦确诊患者心脏停搏,应立即抢救,同时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
3 . 到现场遇伤病员有下列情况时可不进行 CPR 。 ① 断头; ② 全身已焚毁; ③ 已腐败 或
僵硬; ④ 脑、肝、心与身体分离。
4 . 无低温情况(伤病员体温低于 32 ℃ ),并按规范急救已超过 30 min ,伤病员仍无心
跳和呼吸,可停止抢救。
5 . 每次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等药物后要接着静脉注射 0.9%N aCl20ml, 并
把被注射的肢体举高,使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
6 . 每次用药后,心电图检查若仍为直线或电 - 机械分离,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
呼吸,按用药 —— 心电图 —— CPR 顺序反复进行,直至病员复苏或死亡。
7 . 第一次 1 mg 肾上腺素为 Ⅰ 类效果药物,第二次肾上腺素、阿托品为 Ⅱ b 类效果药物 ,碳酸氢钠的类别视不同情况而归属不同的类别。
(三) 操作程序
初诊为电 - 机械分离或心脏停搏
继续 CPR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0.9%N aCl250ml iv gtt
肾上腺素 1 mg iv
心电监护
( 恢复自主循环 )
给予相应处理 肾上腺素 1~5 mg iv ,3 min 后
可重复 1 次 , 共 2~3 次 ;
阿托品 1 mg iv ,3 min 后只可重复 1 次 ;
与接收医院 每次用药后做心电监护和 CPR
急诊科联系 心脏起搏
护送去医院 ( 死亡 ) 开死亡证明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
适应症
㈠ 临时心脏起搏
1 、治疗性: ①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和阿 - 斯综合征发作。
②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病窦综合征等心脏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缓慢型
心率失常(心动过缓、 Ⅱ 度 Ⅱ 型、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 )。
③ 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缓慢心律失常。
④ 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2 、预防性: ① 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大手术、心血管造影检查或心律转
复治疗时。
② 心律不稳定的患者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或更换永久起搏器时的过渡。
3 、诊断性: 作为食管调搏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辅助手段,如检查窦房结功能、房室届
功能、预激综合征类型、泛折性心律失常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㈡ 永久心脏起搏
⑴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或症状。
⑵ Ⅱ 度 Ⅱ 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或症状。
⑶ 三束支传导阻滞伴心动过缓或阿 - 斯综合征发作。
⑷ 病窦综合征伴 R-R 长间歇( >3 秒)。
⑸ 病窦综合征中的慢 - 快综合征。
⑹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
操作步骤
紧急临时起搏
1 、 经皮穿刺钢丝电极心肌内或心肌起搏:
① 连接心电图机或监护仪作心电监护。
② 将细钢丝电极插入 9 号腰穿针内,伸出头端约 1cm 并反折成 30 ° 角,消毒后备用 。
③ 取普通针头刺入右下胸皮下,与起搏器正极相连。
④ 在剑突下偏左切开皮肤约 2mm ,将带有钢丝电极的 9 号针头刺入,针尖指向左锁 骨
中线稍内側,与上腹部皮肤保持 20 ° ~ 30 ° 角,进针约 7cm 即达右心室心肌或心
腔。轻柔地拔出针头,使钢丝电极钩住心内膜或心肌,沿钢丝退出穿刺针,将钢 丝
电极的末端与起搏器的负极连接。
⑤ 调整起搏参数( VV Ⅰ 型):电压 3V ~ 5V 或电流 10mA ~ 15mA ,感知灵敏度 0.5m V ~
1.0mV, 频率超过自身心率 10 次 / 分左右 , 即可起搏 .
⑥ 通过心电图或示波器观察起搏效果 , 若有脉冲信号 , 其后有固定的宽大畸形的 QRS 波
群和 T 波 , 说明起搏有效 .
⑦ 缝合皮肤 , 固定电极 , 保护好起搏器正负极连接处 , 避免脱落 .2 、 经静脉穿刺电极心内膜起搏:(以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为例)
① 病人取平卧位,头低脚高,使静脉充盈。
② 在右锁骨下方中点稍内恻,常规消毒局麻后用 18 号薄壁针穿刺,针尖指向胸骨上
切迹方向,与胸壁呈 30 ° 角,在保持负压下缓慢进针和退针,顺畅地吸出暗红色 的
静脉血后即固定针头,轻轻将注射针筒移开,沿针头插入指引钢丝 15cm ~ 20cm ,退出针头,切开穿刺皮肤约 3mm ,用止血钳扩张皮下组织,沿钢丝插入扩张管和 套
管,拔出扩张管和导丝,保留套管。
③ 经套管插入带有指引钢丝的 6F 电极,插入深度约 30cm ~ 35cm ,在开启起搏器后,一边观察心点示波,一边缓慢推进或转动电极,使其进入右心室腔。
④ 电极位置的观察方法:将电极的负极与心电图机 V1 导联相连接,此时描记的是心
腔内心电图,若见振幅高大的 QRS 波群, ST 段明显抬高时,提示已进入右心室 腔
且与心内膜接触良好。亦可根据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位置,若电极左偏, V1
导联 QRS 波群主波向下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提示电极在右室心尖。
⑤ 确认起搏良好后,退出指引钢丝,固定电极。
注意事项
1 、 安置临时起搏器时,当心内膜起搏电极进入右心室后,常因机械刺激引起室性早 搏
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电极固定或稍后退出即可使之消失,否则持续的机械性 刺
激可能诱发心室扑动或颤动。术前应使患者情绪稳定或用少量镇静剂,术中应保 持
良好的静脉通路以利于抢救。
2 、 经静脉插送电极导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使用粗暴力量强行送入。怀疑有心脏穿 孔
时,应小心将导管撤回心腔内,严密观察血压和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心包填塞 表
现,应考虑行心包引流或心脏修补。
3 、 临时性心内膜起搏电极与心肌接触不良时,可致间歇起搏或起搏完全失效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ACS ACS
ACS) ) ))
操作程序
初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
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
吗啡 2 — 5 mg iv
硝酸甘油 5mg iv gtt
当收缩压 > 13.3 Kpa
阿斯匹林 0.15~0.3 嚼吸
ST 段抬高的 ACS ——— 心电图 ———— ST 段不抬高的 ACS
( Q 波心肌梗死) TNI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酶六项 非 Q 波心肌梗死)
有并发症(为休克 进入 ICU
心律失常、泵击缘
妥)。按相应规范
处理。
(不能及时 溶栓 硝酸脂类
PTCA ) β 阻滞剂
直 低分子量肝素
接 (危险分层) 阿斯匹林
二级预防 TNI 氯吡格雷
EKG 他汀降脂药
(选择) EF ACE 抑制剂
PTC 支架 C 反应蛋白电 - - -
-
机械分离(无脉搏心电活动)或心脏停搏
(一) 诊断依据
1 . 体检 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无呼吸。
2 . 心电图特征 两个导联以上的心电图呈宽大畸形缓慢的心室自主心律,或仅呈现缓
慢波折,或呈直线。
(二) 注意事项
1 . 诊断电机械分离或心脏停搏不能仅凭心电图,必须同时有体检依据。装有起搏器 的
心脏停搏患者,心电图仍表现为起搏信号,要特别注意识别。
2 . 一旦确诊患者心脏停搏,应立即抢救,同时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
3 . 到现场遇伤病员有下列情况时可不进行 CPR 。 ① 断头; ② 全身已焚毁; ③ 已腐败 或
僵硬; ④ 脑、肝、心与身体分离。
4 . 无低温情况(伤病员体温低于 32 ℃ ),并按规范急救已超过 30 min ,伤病员仍无心
跳和呼吸,可停止抢救。
5 . 每次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等药物后要接着静脉注射 0.9%N aCl20ml, 并
把被注射的肢体举高,使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
6 . 每次用药后,心电图检查若仍为直线或电 - 机械分离,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
呼吸,按用药 —— 心电图 —— CPR 顺序反复进行,直至病员复苏或死亡。
7 . 第一次 1 mg 肾上腺素为 Ⅰ 类效果药物,第二次肾上腺素、阿托品为 Ⅱ b 类效果药物 ,碳酸氢钠的类别视不同情况而归属不同的类别。
(三) 操作程序
初诊为电 - 机械分离或心脏停搏
继续 CPR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0.9%N aCl250ml iv gtt
肾上腺素 1 mg iv
心电监护
( 恢复自主循环 )
给予相应处理 肾上腺素 1~5 mg iv ,3 min 后
可重复 1 次 , 共 2~3 次 ;
阿托品 1 mg iv ,3 min 后只可重复 1 次 ;
与接收医院 每次用药后做心电监护和 CPR
急诊科联系 心脏起搏
护送去医院 ( 死亡 ) 开死亡证明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
适应症
㈠ 临时心脏起搏
1 、治疗性: ①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和阿 - 斯综合征发作。
②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病窦综合征等心脏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缓慢型
心率失常(心动过缓、 Ⅱ 度 Ⅱ 型、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 )。
③ 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缓慢心律失常。
④ 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2 、预防性: ① 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大手术、心血管造影检查或心律转
复治疗时。
② 心律不稳定的患者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或更换永久起搏器时的过渡。
3 、诊断性: 作为食管调搏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辅助手段,如检查窦房结功能、房室届
功能、预激综合征类型、泛折性心律失常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㈡ 永久心脏起搏
⑴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或症状。
⑵ Ⅱ 度 Ⅱ 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或症状。
⑶ 三束支传导阻滞伴心动过缓或阿 - 斯综合征发作。
⑷ 病窦综合征伴 R-R 长间歇( >3 秒)。
⑸ 病窦综合征中的慢 - 快综合征。
⑹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
操作步骤
紧急临时起搏
1 、 经皮穿刺钢丝电极心肌内或心肌起搏:
① 连接心电图机或监护仪作心电监护。
② 将细钢丝电极插入 9 号腰穿针内,伸出头端约 1cm 并反折成 30 ° 角,消毒后备用 。
③ 取普通针头刺入右下胸皮下,与起搏器正极相连。
④ 在剑突下偏左切开皮肤约 2mm ,将带有钢丝电极的 9 号针头刺入,针尖指向左锁 骨
中线稍内側,与上腹部皮肤保持 20 ° ~ 30 ° 角,进针约 7cm 即达右心室心肌或心
腔。轻柔地拔出针头,使钢丝电极钩住心内膜或心肌,沿钢丝退出穿刺针,将钢 丝
电极的末端与起搏器的负极连接。
⑤ 调整起搏参数( VV Ⅰ 型):电压 3V ~ 5V 或电流 10mA ~ 15mA ,感知灵敏度 0.5m V ~
1.0mV, 频率超过自身心率 10 次 / 分左右 , 即可起搏 .
⑥ 通过心电图或示波器观察起搏效果 , 若有脉冲信号 , 其后有固定的宽大畸形的 QRS 波
群和 T 波 , 说明起搏有效 .
⑦ 缝合皮肤 , 固定电极 , 保护好起搏器正负极连接处 , 避免脱落 .2 、 经静脉穿刺电极心内膜起搏:(以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为例)
① 病人取平卧位,头低脚高,使静脉充盈。
② 在右锁骨下方中点稍内恻,常规消毒局麻后用 18 号薄壁针穿刺,针尖指向胸骨上
切迹方向,与胸壁呈 30 ° 角,在保持负压下缓慢进针和退针,顺畅地吸出暗红色 的
静脉血后即固定针头,轻轻将注射针筒移开,沿针头插入指引钢丝 15cm ~ 20cm ,退出针头,切开穿刺皮肤约 3mm ,用止血钳扩张皮下组织,沿钢丝插入扩张管和 套
管,拔出扩张管和导丝,保留套管。
③ 经套管插入带有指引钢丝的 6F 电极,插入深度约 30cm ~ 35cm ,在开启起搏器后,一边观察心点示波,一边缓慢推进或转动电极,使其进入右心室腔。
④ 电极位置的观察方法:将电极的负极与心电图机 V1 导联相连接,此时描记的是心
腔内心电图,若见振幅高大的 QRS 波群, ST 段明显抬高时,提示已进入右心室 腔
且与心内膜接触良好。亦可根据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位置,若电极左偏, V1
导联 QRS 波群主波向下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提示电极在右室心尖。
⑤ 确认起搏良好后,退出指引钢丝,固定电极。
注意事项
1 、 安置临时起搏器时,当心内膜起搏电极进入右心室后,常因机械刺激引起室性早 搏
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电极固定或稍后退出即可使之消失,否则持续的机械性 刺
激可能诱发心室扑动或颤动。术前应使患者情绪稳定或用少量镇静剂,术中应保 持
良好的静脉通路以利于抢救。
2 、 经静脉插送电极导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使用粗暴力量强行送入。怀疑有心脏穿 孔
时,应小心将导管撤回心腔内,严密观察血压和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心包填塞 表
现,应考虑行心包引流或心脏修补。
3 、 临时性心内膜起搏电极与心肌接触不良时,可致间歇起搏或起搏完全失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73KB,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