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04kb)。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
血液的生理功能
* 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
* 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
* 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
*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
* 保持体温恒定
* 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
* 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血液的组成
* 有形成分(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
* 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
所得到的液体部分
非细胞成分组成成分包括蛋白、非蛋白氮化合物、脂肪、不含氮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气体和水
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
*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进行人体的内呼吸,向机体组织运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
*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 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
* 噬碱性粒细胞
* 噬酸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 B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 粘附功能 粘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
* 聚集功能 血小板相互间粘着在一起的现象
* 释放反应 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释放
到细胞外
* 血液凝固
* 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
* 血小板因子3(PF3)有效性的作用
* 凝血因子Ⅺ、Ⅻ的活化作用
* 收缩作用
* 造血干细胞
极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重建长期造血的潜能,以及损伤后再生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和特异性归巢特性,能优先定位于相应的造血微环境中,并以非增殖状态和缺乏系相关抗原的方式存在
血液的理化特性
* 色泽 红色,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
* 比重 全血:1.050~ 1.060,血浆: 1.025~ 1.030
* 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 酸碱度 pH为7 .35~7 .45
* 血容量 循环血容量;贮备血容量
* 粘度
血液成分的制备
* 血液成分制备
将采出来的全血 ......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
血液的生理功能
* 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
* 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
* 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
*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
* 保持体温恒定
* 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
* 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血液的组成
* 有形成分(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
* 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
所得到的液体部分
非细胞成分组成成分包括蛋白、非蛋白氮化合物、脂肪、不含氮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气体和水
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
*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进行人体的内呼吸,向机体组织运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
*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 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
* 噬碱性粒细胞
* 噬酸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 B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 粘附功能 粘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
* 聚集功能 血小板相互间粘着在一起的现象
* 释放反应 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释放
到细胞外
* 血液凝固
* 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
* 血小板因子3(PF3)有效性的作用
* 凝血因子Ⅺ、Ⅻ的活化作用
* 收缩作用
* 造血干细胞
极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重建长期造血的潜能,以及损伤后再生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和特异性归巢特性,能优先定位于相应的造血微环境中,并以非增殖状态和缺乏系相关抗原的方式存在
血液的理化特性
* 色泽 红色,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
* 比重 全血:1.050~ 1.060,血浆: 1.025~ 1.030
* 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 酸碱度 pH为7 .35~7 .45
* 血容量 循环血容量;贮备血容量
* 粘度
血液成分的制备
* 血液成分制备
将采出来的全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20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