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2 > 正文
编号:11699396
内镜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及贲门失弛缓症.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812kb)。

    内镜与功能性胃肠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徐晓军

    内镜与功能性胃肠疾病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胃肠动力学研究的深入,80年代末罗马工作组确立了诊断功能性胃肠疾病(FGD)的症状标准,提供了24种FGD和小儿有关疾病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和有关治疗的最新信息,提高了人们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专科医生和一般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7个疾病组

    功能性食管疾病(FED),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FGDD),功能性肠病(FBD),功能性腹痛(FAP),功能性胆道和胰腺疾病(FDBP),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FDAR),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childhood FGD)

    在以上7组24种FGD和小儿相关疾病中又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最为常见。

    内镜

    200年 历史:硬质内镜(1805~1931年),半可屈式内镜(1932~1956年),完全可屈式内镜(1957年至今),其中包括纤维内镜、电子内镜、纤维超声内镜、电子超声内镜

    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只是在工艺设计、成像方法、分辩率和耐用性方面有所区别,而在临床诊断疾病,包括早期胃肠道癌肿,小癌灶(直径10~6mm)和微小癌灶(直径<6mm)方面,并无本质上的差异,故纤维内镜仍被广泛应用。

    而纤维超声内镜则因诸多弊端,已被电子超声内镜陆续取代。

    电子超声内镜是集电子内镜与B型高频超声探头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不仅可用以检查胃肠道有无病变,还可用以进行内镜超声扫描(EUS),确定病变的层次或肿瘤侵犯的深度(T)、扫描检查邻近胃肠道周边组织器官的结构或病变,如淋巴结(N)、肝、胆、胰、脾以及相应的管道和血管,甚至这些部位的肿瘤转移(M)。 由此,电子超声内镜就可将胃肠道癌肿进行术前TNM分期。

    综上所述,由于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使FGD的诊断水平日益提高。

    FGD

    着重介绍FD 、IBS

    FD是一种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胀气、嗳气、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和反胃),累计在近1年内至少出现12周,客观检查无器质性胃肠道疾病(OGD),且症状与排便无关。

    其特征是一种上消化道功能紊乱,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仍未完全了解,并难以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大多数人认为FD应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三型,运动障碍样,主症为中上腹饱胀不适,早饱和恶心,且较多合并有IBS表现;

    溃疡样,主症为中上腹痛;

    特发性或原发性,指症状无法归入以上任何一型者。

    这些分类有地域差异,最明显的是东方人种以运动障碍样型多见,西方人种则以溃疡样型多见。因此对FD诊断,除在症状上要符合以上某一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排除OGD。

    IBS主要表现是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腹泻和/或便秘,以便后腹痛减轻和粘液便为其特征,累计在近1年内至少出现12周。其实质为肠道功能的易激性,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约有l/3 IBS者可伴有FD,值得注意。

    诊断IBS罗马新标准:上述腹痛或不适的同时,伴有排便后缓解;和/或病初便次改变;和/或病初大便性状改变等三种症状中的两种。然而以上三种标准无非都是对积分的评估,要诊断IBS除症状要符合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排除OGD。

    其他FGD

    ? FED,主症为反咀、烧心、反酸、异球感、吞咽困难和绞痛样胸骨后痛。

    ? FAP,主症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痛。

    ? FDBP,主症为胆石症样疼痛和上腹痛等。

    ? FDAR,主症为便秘,大便失禁,下腹痛,肛周或肛门直肠疼痛和排便不尽感。

    ? 小儿FGD,主症如FD,IBS和FAP等之主症。

    对FGD的诊断,除症状要符合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排除OGD。

    要做到这点,详尽的病史、全面的体检、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包括内镜在内的特殊检查,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内镜和FGD

    (一)内镜在FGD诊断中的地位

    内镜检查在确立FGD诊断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镜检查通过直观胃肠粘膜和/或对消化道周边邻近组织器官的B超扇形扫描,可最终排除OGD,确立FGD之诊断。消化道X线造影摄片已在FGD的诊断中,逐步被降至次要地位。

    (二)内镜检查时间的选择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一种看法是,所有病人都应尽早进行内镜检查,以免贻误病情;另一种看法是,先给病人以经验性的对症治疗2周左右,如其症状未见缓解,则内镜检查。这两种看法并无根本矛盾,且可统一,即:对以下应尽早进行内镜检查的人群,就应尽早内镜检查;反之,可先行经验性治疗,如无效再内镜检查。

    (三)尽早进行内镜检查指征

    1.年龄>45岁的高危人群。

    2.来自胃肠道癌肿高发区的人群。

    3.有明确胃肠道癌肿家族史的人群。

    4.被是否患有严重致死性疾病或因恐癌症而困惑和寝食不安的人群,5.伴有无法解释的近期体重减轻(>3Kg)的人群。

    6.伴有不可解释的贫血的人群。

    7.伴有消化道出血的人群。

    8. 伴有吞咽困难的人群。

    9.伴有反复呕吐的人群。

    10.体检触及腹块的人群。

    11.有过胃肠道炎症、溃疡和/或HP(十)既往史的人群。

    12.曾服用对胃肠道粘膜有损害的药物的人群。

    13.症状持续8周以上,辗转各个医疗单位求医,仍未能获得确诊的人群。

    14.伴有典型的胆石症疼痛,但B超检查未见胆石的人群,应使用EUS最终排除胆结石。

    15.伴有在IBS中常见的提肛肌综合征(1evator syndrome)症状肛门疼痛,有条件应选用EUS以证实肛门内括约肌肥大与否。

    (四)FGD内镜检查之发现

    1.在FED,可见食管痉挛、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未见反流性食管炎、溃疡和癌肿等OGD。

    2.在FD仅见轻度炎症或HP+,未见明显胃炎、溃疡和癌肿等OGD。

    3.在IBS,可见结肠痉挛和/或较多粘液,未见明显炎症、溃疡和癌肿等OGD。

    4.在FAP,仅见胃肠道粘膜正常,未见炎症、溃疡和癌肿等OGD。

    5.在FDBP,EUS显示胆道无结石和胰腺结构正常,未见炎症、囊肿、息肉和癌肿等OGD。

    6.在FARD,EUS显示肛门内括约肌肥大,未见炎症、溃疡和癌肿等OGD。

    7.在小儿FGD,参见以上所见,未见炎症、溃疡和癌肿等OGD。

    贲门失弛缓症

    病因和发病机理

    ?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因素有关。

    ? 贲门失弛缓症不是LES本身的病变,而是支配LES的肌间神经丛中松弛LES的神经减少或完全缺如引起。

    ? 部分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壁内神经丛数量和结构完全正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8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