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88kb)。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的认识和命名
* 1977年英国Irvine观察到NIDDM患者部分人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多无肥胖,C肽低,易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且伴较高比例的自身免疫病史
* 1986年芬兰ICA阳性NIDDM患者C肽低,最初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B细胞功能持续下降,称之为隐匿性或迟发性T1DM。
* 1987年,日本命名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1990年美国首次证明IDDM患者体内胰岛64ku抗原本质是GAD,并建立了GAD抗体免疫沉淀酶活性分析法
* 1993年澳大利亚对一组成年发病的NIDDM患者检测GADAb,发现有较高阳性率,并将此类糖尿病命名为LADA.
定义
* 1997年美国ADA、1999年WHO提出糖尿病分型新建议中,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adults,LADA)归属为免疫介导性T1DM的亚型。
* 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1.类似经典T1DM、胰岛功能快速衰竭;或十几年病程无明显进展。2.特别消瘦;或有肥胖或伴有代谢综合征。
分型
* LADA type-1:ICA和GADAb均阳性,高滴度GADAb者,临床特征接近T1DM.(LADA-1型)
* LADA-type-2:单一抗体阳性或携带低滴度抗体者更类似T2DM(LADA-2型)。
* 糖尿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LADA处于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经典T1DM和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T2DM之间,是既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过渡类型--1.5型糖尿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性胰岛B细胞破坏
UKPDS研究表明:35岁以下及55岁以上GADAb阳性的LADA患者诊断6年后,84%及34%发展为依赖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则为14%及5%。提示LADA患者存在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胰岛B细胞破坏,且年龄越小,病情进展越快。有研究发现,GADAb滴度是LADA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的重要预测因子,但其自身免疫过程却显著慢于经典T1DM.
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与易感基因
有研究显示GADAb阳性LADA患者的子女存在胰岛素原及胰岛素原/C肽比值升高,而ICA阳性LADA患者子女则无分泌异常,而以胰岛最大储备功能受损为主。提示其与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
LADA的HLA表型与经典T1DM并不完全相同,且具有种族特异性。HLA-DQ介导的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损害在LADA-1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在LADA-2型发病中可能起次要作用。
胰岛素基因的I类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CTLA-4基因外显子1G等等位基因多态性与LADA存在关联。
临床表现
* 起病年龄
LADA 30岁以后多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205例T2DM患者中筛选出GADAb阳性的LADA患者平均年龄46.5岁。其实儿童亦存在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糖尿病,称为"年轻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Y)"。严格意义上讲,发病年龄的界定应前瞻性观察临床前期LADA的自然进程为宜。
* 病程
LADA的发病过程临床可分为两个阶段:(1)非胰岛素依赖期 与T2DM相似,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血浆C肽较低,血糖高,饮食及口服降糖药尚可控制;(2)胰岛素依赖期:自起病后1-10年左右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损伤,胰岛素分泌进行性减少,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需要胰岛素治疗,最终出现酮症倾向。
* 体质指数(BMI)
既往多认为LADA患者较T2DM消瘦,类似青少年T1DM;国内学者一度将BMI《25kg/m2和小于21kg/m2视为LADA诊断标准之一。现在认为肥胖并非排除LADA的依据。2004年欧洲和北美大规模研究发现,LADA患者平均BMI在超重甚至肥胖之列。
临床表现
* 胰岛B细胞功能
LADA患者其胰岛素分泌明显低于相同病程的T2DM。其胰岛B细胞功能随病程呈缓慢进行性减退,且具有异质性。大多呈平缓下降,少数长期维持一定分泌水平,部分可在某个阶段迅速衰竭。
* 体液免疫标志
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对LADA诊断起决定作用。在自身免疫强度上要弱于经典T1DM,它的免疫破坏可能是处于发生、停止两种动态转化中,导致B细胞的免疫损伤以以迂曲、反复的方式进行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的认识和命名
* 1977年英国Irvine观察到NIDDM患者部分人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多无肥胖,C肽低,易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且伴较高比例的自身免疫病史
* 1986年芬兰ICA阳性NIDDM患者C肽低,最初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B细胞功能持续下降,称之为隐匿性或迟发性T1DM。
* 1987年,日本命名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1990年美国首次证明IDDM患者体内胰岛64ku抗原本质是GAD,并建立了GAD抗体免疫沉淀酶活性分析法
* 1993年澳大利亚对一组成年发病的NIDDM患者检测GADAb,发现有较高阳性率,并将此类糖尿病命名为LADA.
定义
* 1997年美国ADA、1999年WHO提出糖尿病分型新建议中,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adults,LADA)归属为免疫介导性T1DM的亚型。
* 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异质性:1.类似经典T1DM、胰岛功能快速衰竭;或十几年病程无明显进展。2.特别消瘦;或有肥胖或伴有代谢综合征。
分型
* LADA type-1:ICA和GADAb均阳性,高滴度GADAb者,临床特征接近T1DM.(LADA-1型)
* LADA-type-2:单一抗体阳性或携带低滴度抗体者更类似T2DM(LADA-2型)。
* 糖尿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LADA处于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经典T1DM和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T2DM之间,是既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过渡类型--1.5型糖尿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性胰岛B细胞破坏
UKPDS研究表明:35岁以下及55岁以上GADAb阳性的LADA患者诊断6年后,84%及34%发展为依赖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则为14%及5%。提示LADA患者存在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胰岛B细胞破坏,且年龄越小,病情进展越快。有研究发现,GADAb滴度是LADA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的重要预测因子,但其自身免疫过程却显著慢于经典T1DM.
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与易感基因
有研究显示GADAb阳性LADA患者的子女存在胰岛素原及胰岛素原/C肽比值升高,而ICA阳性LADA患者子女则无分泌异常,而以胰岛最大储备功能受损为主。提示其与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
LADA的HLA表型与经典T1DM并不完全相同,且具有种族特异性。HLA-DQ介导的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损害在LADA-1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在LADA-2型发病中可能起次要作用。
胰岛素基因的I类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CTLA-4基因外显子1G等等位基因多态性与LADA存在关联。
临床表现
* 起病年龄
LADA 30岁以后多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205例T2DM患者中筛选出GADAb阳性的LADA患者平均年龄46.5岁。其实儿童亦存在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糖尿病,称为"年轻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Y)"。严格意义上讲,发病年龄的界定应前瞻性观察临床前期LADA的自然进程为宜。
* 病程
LADA的发病过程临床可分为两个阶段:(1)非胰岛素依赖期 与T2DM相似,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血浆C肽较低,血糖高,饮食及口服降糖药尚可控制;(2)胰岛素依赖期:自起病后1-10年左右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损伤,胰岛素分泌进行性减少,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需要胰岛素治疗,最终出现酮症倾向。
* 体质指数(BMI)
既往多认为LADA患者较T2DM消瘦,类似青少年T1DM;国内学者一度将BMI《25kg/m2和小于21kg/m2视为LADA诊断标准之一。现在认为肥胖并非排除LADA的依据。2004年欧洲和北美大规模研究发现,LADA患者平均BMI在超重甚至肥胖之列。
临床表现
* 胰岛B细胞功能
LADA患者其胰岛素分泌明显低于相同病程的T2DM。其胰岛B细胞功能随病程呈缓慢进行性减退,且具有异质性。大多呈平缓下降,少数长期维持一定分泌水平,部分可在某个阶段迅速衰竭。
* 体液免疫标志
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对LADA诊断起决定作用。在自身免疫强度上要弱于经典T1DM,它的免疫破坏可能是处于发生、停止两种动态转化中,导致B细胞的免疫损伤以以迂曲、反复的方式进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8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