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 共同参与 评选2008年国际医学十大新闻
岁末年终,放眼全球,盘点这一年来的突破性医学进展,是近年来中国医学论坛报年终“大戏”之一,每年评选出的该年度国际医学十大新闻都在国内医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盘点2008,有哪些试验结果颠覆了已往的医学观念?哪些试验证据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实践?又有哪些研究成果为医学未来的发展带来新希望?在此,我们诚邀广大读者参与本报“2008年国际医学十大新闻”的评选活动,共同评选出最重大的国际医学进展。
1. 跳动的生物人工心脏
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者报告,他们用死去小鼠的心脏组织结构,向其中注入培养的新生细胞,得到了重新跳动的心脏。“复活”8天后,这些心脏功能达到正常小鼠心脏功能的2%。该研究于1月13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Nat Med)上。
2. “培训”免疫系统耐受移植器官
美国两个研究小组分别独立报告,采用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肾移植的方法,通过造血干细胞“培训”受者的免疫系统,使其“认同”新的移植器官,可使移植受者对移植器官免疫耐受,术后无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上述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358: 353; 362)上。
, 百拇医药
3.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美国研究者报告,通过Oct4、Sox2、Klf4和c-Myc四种转录因子诱导出的诱导性多能干(iPS)细胞可分化成神经细胞,将这些细胞植入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体内后,可改善其运动功能。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105: 5856)上。
4. 全球变暖增加肾结石发病危险
上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加快,全球变暖逐渐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人们一直担心全球变暖可能加速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美国科学家报告,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38 ℃,将导致美国160~230万新发肾结石病例,病例数将比2000年增加7.0%~10.4%。该报告于2008年7 月1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 Natl Acad Sci USA)上。
, http://www.100md.com
5. 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
在2008年2月的反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大会上,德国的许特尔(Huetter)等报告,他们为1例42岁患急性髓性白血病同时感染HIV-1的美国男性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治疗,骨髓来自1名CCR5基因突变(CCR5-Δ32/Δ32)的捐赠者。在今年11月份,Huetter等报告,在治疗后20个月时,该患者体内HIV消失。
6. 手术治疗骨关节炎未必更好
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359: 1097)的研究显示,骨性关节炎的年长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并不会比吃药和物理治疗更能减轻膝盖的疼痛。该研究成果可能影响膝盖疼痛的治疗选择。
7. “肺癌基因”浮出水面
吸烟增加肺癌危险,然而吸烟者也不是个个都会患肺癌。冰岛、法国、美国等国研究者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 2008, 452(7187): 633;638]和《自然遗传学》杂志(Nat Genet 4月2日在线发表)上的三项独立研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阐释:除吸烟及相关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影响肺癌发病危险。三组研究者都发现,位于15号染色体长臂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簇的变异,影响肺癌发病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另一项发表在11月2日《自然遗传学》杂志(Nat Genet)上的研究显示,位于5号染色体TERT和CRR9基因的变异也可使患肺癌的几率增加高达60%。
8. 可用于临床治疗的人工气管
西班牙医师为1例终末期支气管软化的30岁女性患者成功进行了人工气管移植。患者因此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能够自由呼吸和简单运动。该人工气管以尸体气管的纤维结构为“支架”与分离自该患者的骨髓干细胞共同培养而来。相关论文发表于《柳叶刀》杂志(Lancet 11月19日在线发表)。
9. 完全生物可吸收的药物洗脱冠脉支架
世界上首例治疗冠脉疾病完全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冠脉支架临床试验(ABSORB试验)结果发布(Lancet 2008,371: 899):30例患者参加为期1年的研究,结果无血栓形成,无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管重建。仅有3.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该试验1年的数据结果与6个月时的结果一致。ABSORB试验为一项评估一种完全生物可吸收的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的为期5年的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
, 百拇医药
10. 银杏提取物不能预防痴呆发生
银杏提取物因对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有潜在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但有关该药是否能减少痴呆发生率还鲜有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银杏提取物(G biloba)并不能减少痴呆发生。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08,300(19):2253]。
11. KRAS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第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CRYSTAL、OPUS、EVEREST等研究及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 359(16): 1757]上的研究显示,对转移性结直肠癌,KRAS有无突变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明确相关,KRAS野生型患者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获益更大,而突变型患者并不能从联合化疗中获益,KRAS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2008年10月,KRAS基因检测被写入最新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
, http://www.100md.com
12. 双酚A安全性引发争论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广泛存在于塑料制品包括婴儿奶瓶中的双酚A(BPA)与糖尿病、心脏病危险升高相关。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08,300:1303)上。但美国FDA同期宣称,当前人们的BPA暴露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
另外,由于新生儿和婴儿使用的聚碳酸酯奶瓶暴露在高温环境时,会有双酚A从瓶体释放到配方奶中。10月份加拿大政府宣布,禁止进口、销售和广告宣传含有双酚A的聚碳酸酯婴儿奶瓶。
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预示靶向治疗效果不佳
西班牙研究者在ASCO-NCI-EORTC第二届癌症分子标志物年会上报告,接受EGFR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血液和肿瘤组织中同时存在EGFR基因突变,则其与只有肿瘤EGFR突变者相比生存转归较差。EGFR突变检测可作为基因分型无创辅助工具,用于EGFR拮抗剂个体化治疗患者选择。
, 百拇医药
14. 强化降糖利弊之争
2008年公布了多项探讨强化降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转归影响的大规模研究,结果各异。年初公布的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危险行动研究(ACCORD研究)显示,使糖化血红蛋白降至正常水平的强化治疗增加患者死亡率,且没有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6月公布的强化血糖控制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转归研究(ADVANCE研究)和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VADT研究)并未显示强化降糖增加死亡风险,ADVANCE研究还证实强化降糖组患者有显著血管获益。9月公布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后续10年随访结果则显示, 早期强化降糖具持久益处,不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持续显著减少,而且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也持续显著减少。
15. 瑞舒伐他汀使健康人主要终点事件减半
2008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年会揭晓了JUPITER研究的结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08,359:2195):该研究共纳入17802名健康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但C反应蛋白水平高),随访1.9年,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20 mg使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血运重建和心血管死亡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显著降低44%,但未增加严重不良事件。
, 百拇医药
16. 替诺福韦可用于治疗乙肝
欧盟委员会和美国FDA分别于4月和8月批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此前该药用于HIV感染的治疗。此次批准基于2项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这2项研究将替诺福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对比(治疗超过48周),结果替诺福韦组获得完全应答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上述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 359: 2442)。
17.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用益生菌
荷兰研究者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表明,对于预测的(predicted)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防性使用复合菌株益生菌(probiotics)并不能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危险,却增加死亡率。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止使用益生菌治疗。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Lancet 2008,371: 651)上。
, 百拇医药
18. 首次结肠镜筛查为阴性者,筛查间隔可在5年以上
美国研究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359: 1218)上报告,首次结肠镜筛查时未发现结直肠腺瘤病者,5年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非常低。该研究支持在一次正常的结肠镜检查后5年,或更久才应该进行再次筛查。
19. 牙髓干细胞可刺激脑细胞生成
美国研究者报告,将取自恒河猴牙齿的牙髓干细胞植入小鼠大脑的海马区,可以刺激小鼠几种类型神经细胞的形成和生长。牙髓干细胞有望应用于细胞疗法和再生医疗领域,尤其是治疗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份的《干细胞》杂志[Stem Cells 2008,26(10): 2654]上。
20. “解码”癌症基因
美国科学家首次从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提供的细胞中,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发现10个与AML发生、进展相关的突变基因。这些基因以前未被其他基因研究发现。研究者推荐对其他癌症患者也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可能在癌症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 2008,456:66)上。, 百拇医药
1. 跳动的生物人工心脏
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者报告,他们用死去小鼠的心脏组织结构,向其中注入培养的新生细胞,得到了重新跳动的心脏。“复活”8天后,这些心脏功能达到正常小鼠心脏功能的2%。该研究于1月13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Nat Med)上。
2. “培训”免疫系统耐受移植器官
美国两个研究小组分别独立报告,采用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肾移植的方法,通过造血干细胞“培训”受者的免疫系统,使其“认同”新的移植器官,可使移植受者对移植器官免疫耐受,术后无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上述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358: 353; 362)上。
, 百拇医药
3.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美国研究者报告,通过Oct4、Sox2、Klf4和c-Myc四种转录因子诱导出的诱导性多能干(iPS)细胞可分化成神经细胞,将这些细胞植入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体内后,可改善其运动功能。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105: 5856)上。
4. 全球变暖增加肾结石发病危险
上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加快,全球变暖逐渐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人们一直担心全球变暖可能加速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美国科学家报告,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38 ℃,将导致美国160~230万新发肾结石病例,病例数将比2000年增加7.0%~10.4%。该报告于2008年7 月15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roc Natl Acad Sci USA)上。
, http://www.100md.com
5. 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
在2008年2月的反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大会上,德国的许特尔(Huetter)等报告,他们为1例42岁患急性髓性白血病同时感染HIV-1的美国男性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治疗,骨髓来自1名CCR5基因突变(CCR5-Δ32/Δ32)的捐赠者。在今年11月份,Huetter等报告,在治疗后20个月时,该患者体内HIV消失。
6. 手术治疗骨关节炎未必更好
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359: 1097)的研究显示,骨性关节炎的年长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并不会比吃药和物理治疗更能减轻膝盖的疼痛。该研究成果可能影响膝盖疼痛的治疗选择。
7. “肺癌基因”浮出水面
吸烟增加肺癌危险,然而吸烟者也不是个个都会患肺癌。冰岛、法国、美国等国研究者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 2008, 452(7187): 633;638]和《自然遗传学》杂志(Nat Genet 4月2日在线发表)上的三项独立研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阐释:除吸烟及相关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影响肺癌发病危险。三组研究者都发现,位于15号染色体长臂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簇的变异,影响肺癌发病危险。
, http://www.100md.com
另一项发表在11月2日《自然遗传学》杂志(Nat Genet)上的研究显示,位于5号染色体TERT和CRR9基因的变异也可使患肺癌的几率增加高达60%。
8. 可用于临床治疗的人工气管
西班牙医师为1例终末期支气管软化的30岁女性患者成功进行了人工气管移植。患者因此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能够自由呼吸和简单运动。该人工气管以尸体气管的纤维结构为“支架”与分离自该患者的骨髓干细胞共同培养而来。相关论文发表于《柳叶刀》杂志(Lancet 11月19日在线发表)。
9. 完全生物可吸收的药物洗脱冠脉支架
世界上首例治疗冠脉疾病完全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冠脉支架临床试验(ABSORB试验)结果发布(Lancet 2008,371: 899):30例患者参加为期1年的研究,结果无血栓形成,无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管重建。仅有3.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该试验1年的数据结果与6个月时的结果一致。ABSORB试验为一项评估一种完全生物可吸收的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的为期5年的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
, 百拇医药
10. 银杏提取物不能预防痴呆发生
银杏提取物因对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有潜在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但有关该药是否能减少痴呆发生率还鲜有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银杏提取物(G biloba)并不能减少痴呆发生。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08,300(19):2253]。
11. KRAS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第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CRYSTAL、OPUS、EVEREST等研究及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 359(16): 1757]上的研究显示,对转移性结直肠癌,KRAS有无突变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明确相关,KRAS野生型患者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获益更大,而突变型患者并不能从联合化疗中获益,KRAS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2008年10月,KRAS基因检测被写入最新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
, http://www.100md.com
12. 双酚A安全性引发争论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广泛存在于塑料制品包括婴儿奶瓶中的双酚A(BPA)与糖尿病、心脏病危险升高相关。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08,300:1303)上。但美国FDA同期宣称,当前人们的BPA暴露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
另外,由于新生儿和婴儿使用的聚碳酸酯奶瓶暴露在高温环境时,会有双酚A从瓶体释放到配方奶中。10月份加拿大政府宣布,禁止进口、销售和广告宣传含有双酚A的聚碳酸酯婴儿奶瓶。
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预示靶向治疗效果不佳
西班牙研究者在ASCO-NCI-EORTC第二届癌症分子标志物年会上报告,接受EGFR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血液和肿瘤组织中同时存在EGFR基因突变,则其与只有肿瘤EGFR突变者相比生存转归较差。EGFR突变检测可作为基因分型无创辅助工具,用于EGFR拮抗剂个体化治疗患者选择。
, 百拇医药
14. 强化降糖利弊之争
2008年公布了多项探讨强化降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转归影响的大规模研究,结果各异。年初公布的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危险行动研究(ACCORD研究)显示,使糖化血红蛋白降至正常水平的强化治疗增加患者死亡率,且没有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6月公布的强化血糖控制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转归研究(ADVANCE研究)和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VADT研究)并未显示强化降糖增加死亡风险,ADVANCE研究还证实强化降糖组患者有显著血管获益。9月公布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后续10年随访结果则显示, 早期强化降糖具持久益处,不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持续显著减少,而且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也持续显著减少。
15. 瑞舒伐他汀使健康人主要终点事件减半
2008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年会揭晓了JUPITER研究的结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08,359:2195):该研究共纳入17802名健康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但C反应蛋白水平高),随访1.9年,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20 mg使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血运重建和心血管死亡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显著降低44%,但未增加严重不良事件。
, 百拇医药
16. 替诺福韦可用于治疗乙肝
欧盟委员会和美国FDA分别于4月和8月批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此前该药用于HIV感染的治疗。此次批准基于2项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这2项研究将替诺福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对比(治疗超过48周),结果替诺福韦组获得完全应答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上述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 359: 2442)。
17.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用益生菌
荷兰研究者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表明,对于预测的(predicted)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防性使用复合菌株益生菌(probiotics)并不能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危险,却增加死亡率。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止使用益生菌治疗。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Lancet 2008,371: 651)上。
, 百拇医药
18. 首次结肠镜筛查为阴性者,筛查间隔可在5年以上
美国研究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2008,359: 1218)上报告,首次结肠镜筛查时未发现结直肠腺瘤病者,5年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非常低。该研究支持在一次正常的结肠镜检查后5年,或更久才应该进行再次筛查。
19. 牙髓干细胞可刺激脑细胞生成
美国研究者报告,将取自恒河猴牙齿的牙髓干细胞植入小鼠大脑的海马区,可以刺激小鼠几种类型神经细胞的形成和生长。牙髓干细胞有望应用于细胞疗法和再生医疗领域,尤其是治疗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份的《干细胞》杂志[Stem Cells 2008,26(10): 2654]上。
20. “解码”癌症基因
美国科学家首次从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提供的细胞中,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发现10个与AML发生、进展相关的突变基因。这些基因以前未被其他基因研究发现。研究者推荐对其他癌症患者也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可能在癌症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 2008,456:66)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