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别吃过饱
统计显示,很多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是由饱餐引起的。这是因为人在饱餐后,出于对消化、吸收食物的需要,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消化系统。这样就增加了心脏负担,使心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同时,还可引起胃——冠状反射,使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因此在饮食上,冠心病患者除了要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避免过冷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
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避免进食大量脂肪,以防餐后血脂增高、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此外,不宜吃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
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
4.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江西省胸科医院 张芝辉(副主任医师))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