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基础研究
编号:11743602
我国心衰与心律失常防治研究获多项成果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9日 《中国医药报》 2008.12.09
     本报黑龙江讯 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国家“973”项目《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会上,我国科研人员结合心血管病发病特点,探讨了国人罹患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筛查了易感基因、致病基因及其生物标记物;应用动物模型揭示了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导致猝死的奥秘,发现了新的防治靶点。两年来,8个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已在《细胞》、《循环》、《生物化学》、《心血管研究》及《分子细胞生物学》等国际权威杂志上累计发表并收录于SCI论文71篇,总影响因子271,平均影响因子接近4。

    这项国家“973”项目,于两年前正式实施。本项目计划通过5年时间的联合攻关,旨在实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关键理论上的突破;阐明国人右心衰竭的机理,建立和推出右心衰竭的诊断和防治标准;完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早期预警体系,提出新的有效干预策略;探索恶性心律失常电活动异常的生物学基础,发现新的关键靶点;捕捉心力衰竭致猝死的危险因子,并结合临床病例对照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本项目结合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病特征及国内外最新科研进展,从病因学、发病机制及其防治3方面,列出了8个分课题。首席科学家由我国著名药理学学者、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领衔。

    在联合攻关中,王擎教授首次发现一个新的诱发房颤和猝死的致病突变基因;李培峰教授率先找到了心肌肥大、凋亡的新信号转导途径;杨宝峰教授首次揭示了微小核苷酸调控心衰和心源性猝死的机制,证实了微小核苷酸-1和微小核苷酸-133与心肌损伤的内在关系。这些成果均已发表在《细胞》、《循环》、《生物化学》等权威期刊上。与此同时,课题组还成功建立了心力衰竭猝死样本库,筛查了猝死生物标记物;并成功建立了多个心力衰竭转基因动物模型,初步揭开了某些遗传性因素所致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衣晓峰 陈英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