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解读
编号:11700358
生老病死乃自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39期
     在自然界,一棵大树倒下了,却给众多的小树提供了土壤和阳光,终于形成了一片丛林。社会上,一位老人退休了,却给年轻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事业有了更快的发展。常言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也是这个道理。任何生物都要经历出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这一过程,人类也不例外,谁都有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阶段。《内经》上有“生长壮老已”的描述,“已”则指死亡这一自然现象,不可避免。任何企图求得长生不老的想法都是徒劳的。

    人的衰老和死亡过程大同小异,一种如花草凋谢,花开花落,自然枯萎,自觉无病无痛,在睡梦中安然离去,如同自然凋亡,俗称无疾而终。其实也多是因心脑血管病在夜间发作而猝死。另一种则为因病死亡,如今医疗仪器设备日新月异,年迈之人多能查出多种疾病,例如城市人口死亡原因曾以慢性肺部疾病为主,后来脑血管病曾位居第一,心血管病也居高不下。1997年以来,恶性肿瘤曾位居城市人口死亡排位之首,达135.39/10万,一些肿瘤的发病有上升趋势。以肺癌为例,其死亡率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现在分别为7/10万、17.5/10万和40/10万,现在与30年前相比增加了4倍。由于人类的寿命不可能无限延长,真正的“无疾而终”也难实现。自然规律则决定了人类必须与疾病做长期的斗争,历史上天花、麻疹、结核、鼠疫曾夺走了上亿人的生命,幸好一个个都被攻破了,如今肿瘤又成为高发病,艾滋病也在世界蔓延,随后还会有新的疾病发生,人类世代都要和疾病斗争,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 http://www.100md.com
    一位哲人曾说,人从一出生就意味着死亡,当然这是哲学术语。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的衰老现象是从发育的顶点开始,人到老年才自觉力不从心,其实衰老现象早已开始积累。中医古籍《内经》称“男子三八……真牙生而长极”,说明男子24岁发育成熟。《内经》又说“年四十……起居衰矣;年五十……耳目不聪矣”,“年六十……气大衰……涕泣俱出矣”。《千金翼方》又称五十岁“视听不稳”、“忘前失后”、“食饮无味”,可见古人对人体衰老过程的描述也是自然规律在个人机体上的体现,应承认现实,顺其自然。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世间生老病相随,此事心中久自知。”唐伯虎也写诗说:“人生七十自古有,处世谁能得长久。”可见古人早已熟知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顺其自然,承认现实,心安神泰是上策。有的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反差太大,无所适从,恋恋不舍自己过去的“辉煌”,于是烦闷、急躁、抑郁而影响健康。有的人对自己和社会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奢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反倒增加了自己的悲哀,有的人因此而得了“退休综合征”,发生失眠、焦虑、易怒,使体质下降。此时又正逢疾病高发年龄,因此更激发了诸多老年疾病的发作,这又增加了诸多的“想不通”。殊不知,退休正是获得怡养身体、修整健康的最佳时机,有的人反倒因此而患病,这就是与自然规律反其道而行之。

    白居易有诗云:“畏老老转逼,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在《健康长寿与民歌诗词》一书中,温长路教授解释说,越害怕衰老,老就越逼近你,越担心生病,病就越缠住你。正确认识疾病和衰老的规律,不害怕,不担忧,才是最好的药方。人生如梦,一晃就是百年,就是长寿,也不是生命无限,更达不到“千岁”、“万岁”。心理因素十分重要,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天意怜劲草”,“人间重晚情”,“晚霞无限好,不怕近黄昏”,尽情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才能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生活充实了,精力旺盛,衰老也会缓减。应该不畏老,不忧病,承认现实,知足常乐,谁想得开,谁就不怕死,反倒活得久。

    生老病死难随愿,长生不老乃笑谈。既来之,则安之,笑对人生也坦然。(李佩文/诗画), 百拇医药(李佩文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