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人李珣和《海药本草》
从《神农本草经》收载365味到现在《中药大辞典》载5767味,中药在不断的壮大中。其中有不少是外来药,外来药最早是从何时开始输入我国的,传世文献中所反映的最早时间是六朝。而现在出土简帛文献说明,外来药开始输入我国的时间实际上要早得多。像槟榔、丁香、肉豆蔻、降真香、阿魏等药,虽然远在秦汉以迄唐代的漫长岁月中就已引入我国,但因记叙简略,使用还不十分广泛。自从李珣《海药本草》补充这些药物的有关资料后,渐为医药界所使用。李珣的《海药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外来药专著,而让他名垂青史的,却是他的词。
李珣,字德润,五代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其先人唐初从波斯(今伊朗)来到长安,随国姓改姓李,并以经营“香药”(外来药)为主业而定居的,后其父随唐僖宗避乱入蜀。珣少有诗名,尤工词,与成都才士尹鹗相善,尹鹗戏称他为“李波斯”。李珣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事迹见《鉴戒录》卷四、《茅亭客话》卷二、《十国春秋》卷四四本传。李珣词有《琼瑶集》,今已佚。《花间集》存词三十七首,《樽前集》存词十七首,共五十四首。
, 百拇医药
李珣善写小词,题材较广,风格也比较朴素。《巫山一段云》中“古庙依青嶂”写行旅的愁思,可说是花间词中的别调。《南乡子》描绘南国风光和劳动妇女的生活情趣,饶有南朝乐府民歌的清新风味。《浣溪沙》、《渔歌子》等词表现词人隐沦之情和故国之思,也不同于一般花间词秾艳之作。所以《历代词人考略》中说:“李秀才词,新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李珣的词“不尽为闺情之类,颇多抒写潇洒的处士心怀”(伊碪《花间词人研究》),尤其能用清婉的笔调,真切地描绘南方风物,在《花间集》中,他确实算是别具一格的。
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及岭南药,他及家人还兼卖香药,可见其不脱波斯人本色。隋唐五代时期,四川出产药材,产量约占全国的1/6,同时其他地方的药材也大量贩入四川,甚至波斯等国的外国药材也进入了四川。当时人们对外国药物知之甚少,于是李珣以他特殊的身份写成了一部专著——《海药本草》,该书引用前人的文献较丰富,约50多种,以地方志居多,在引用的医学著作中又以陈藏器的为最多。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幸由蜀人唐慎微《证类本草》、赖傅肱《蟹谱》等书的征引,才得保存部分内容。今人范行准有辑本。
《海药草本》的原貌我们已无从得见,但从《花间词》及《樽前集》中保存下来的五十四首李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珣对中药的关注与热爱:
“入夏偏宜淡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愁肠岂异丁香结”、“红豆蔻,紫玫瑰,谢娘家傍越王台”……, http://www.100md.com(张智敏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珣,字德润,五代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其先人唐初从波斯(今伊朗)来到长安,随国姓改姓李,并以经营“香药”(外来药)为主业而定居的,后其父随唐僖宗避乱入蜀。珣少有诗名,尤工词,与成都才士尹鹗相善,尹鹗戏称他为“李波斯”。李珣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事迹见《鉴戒录》卷四、《茅亭客话》卷二、《十国春秋》卷四四本传。李珣词有《琼瑶集》,今已佚。《花间集》存词三十七首,《樽前集》存词十七首,共五十四首。
, 百拇医药
李珣善写小词,题材较广,风格也比较朴素。《巫山一段云》中“古庙依青嶂”写行旅的愁思,可说是花间词中的别调。《南乡子》描绘南国风光和劳动妇女的生活情趣,饶有南朝乐府民歌的清新风味。《浣溪沙》、《渔歌子》等词表现词人隐沦之情和故国之思,也不同于一般花间词秾艳之作。所以《历代词人考略》中说:“李秀才词,新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李珣的词“不尽为闺情之类,颇多抒写潇洒的处士心怀”(伊碪《花间词人研究》),尤其能用清婉的笔调,真切地描绘南方风物,在《花间集》中,他确实算是别具一格的。
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及岭南药,他及家人还兼卖香药,可见其不脱波斯人本色。隋唐五代时期,四川出产药材,产量约占全国的1/6,同时其他地方的药材也大量贩入四川,甚至波斯等国的外国药材也进入了四川。当时人们对外国药物知之甚少,于是李珣以他特殊的身份写成了一部专著——《海药本草》,该书引用前人的文献较丰富,约50多种,以地方志居多,在引用的医学著作中又以陈藏器的为最多。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幸由蜀人唐慎微《证类本草》、赖傅肱《蟹谱》等书的征引,才得保存部分内容。今人范行准有辑本。
《海药草本》的原貌我们已无从得见,但从《花间词》及《樽前集》中保存下来的五十四首李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珣对中药的关注与热爱:
“入夏偏宜淡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愁肠岂异丁香结”、“红豆蔻,紫玫瑰,谢娘家傍越王台”……, http://www.100md.com(张智敏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