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10625
劣质产品充斥购物网站,专家提醒———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8日 《当代健康报》 2008.12.18
     网络购物别忽略了健康

    ◎ 本报记者 晨露

    北京的程小姐从网上购买了一种澳洲绵羊油化妆品,只用了不到一周,程小姐就出现了脸部浮肿,而且还有红疹出现。根据医生诊断,这是由于化妆品过敏引起的皮炎。和程小姐一样烦的还有武昌的刘先生,听说抗疲劳手链能够减轻疲劳,刘先生毫不犹豫地上网,只用180元就网购了一条标价888元的手链。戴上第二天,刘先生手腕处就又痛又痒,过敏处的印记和手链图案吻合。

    济南的顾先生想买点保健品送给亲朋作是生日礼物。喜欢网购的他从网络上买了几盒“乌发宝”,可是收货后他发现,“乌发宝”摇身一变成了“人参首乌胶囊”,与商家不断沟通甚至用上了威胁,商家总算同意退货,好一顿折腾之后朋友的生日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三聚氰胺”事件,让许多年轻妈妈大伤脑筋,不少年轻的父母选择在网上给宝宝选购奶粉。西安的消费者周女士,孩子宝宝刚满五个月,朋友给她推荐了澳洲某奶粉,喜欢网购的她一下子定购了一箱该品种奶粉,结果奶粉到货却发现一个中文说明也没有。周女士有些担心。
, 百拇医药
    前不久,哈尔滨市消费者郭先生从购物网站上为儿子订购了一台甩脂机,可是使用了两个月,儿子的体重不但没减下来还出现了眩晕的现象。郭先生本想找生产厂家理论,却被告知,使用人和甩脂机要一起到北京接受检验后才能最终确定责任。郭先生算了一下,购买甩脂机花了2000多元钱,如果自己带着儿子一起去北京路费和住宿费最少也要3000多元,于是,郭先生只好自认倒霉。

    网络购物正成为中国人消费新趋势。2007年,共有5500万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消费,每人平均消费超过1000元,占去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以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网民中有17.9%在半年内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此外,国家统计局指出,以目前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届时,网络购物市场将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的份额。网络购物已经从新鲜事物逐渐变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步普及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我们的疏忽和商家刻意的蒙骗,有可能对于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威胁。
, 百拇医药
    记者从山东省消费者协会了解到,我国对化妆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了禁止使用的1286种物质,限量使用的73种物质,限用的56种防腐剂和限用的156种着色剂。如果厂家在生产中使用了禁用物质,或者超量使用了限用物质,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而网络销售的化妆品假货也许使用了各种禁用的物质或抗生素,如果长期使用,将会给皮肤造成过敏、蜕皮等各种伤害,严重的甚至会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劣质增白、祛斑等化妆品中醋酸铅、砷、汞等含量严重超标,长期使用会导致慢性中毒;走私水货化妆品未经检验,无质量保证,有的甚至是过期产品,因价格低廉,诱使消费者购买使用,危害消费者健康;一些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地下作坊,将一些劣质化妆品贴上国外化妆品的商标,冒充进口品牌。

    山东省消协的有关人士指出,按照有关规定,进口食品必须有合格的中文标签。但是网络卖家并不经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因此无法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检验合格证,产品质量没有保障。而且网店绝大多数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因此无法出示购物发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维护。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将得不到生产厂家的任何赔偿。同时,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还提醒消费者,网购虽然便宜,但也要理性面对,尽量避免选购化妆品、贴身衣物、食品等有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的物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