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辅助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3kb)。
PCI辅助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作者:胡大一 孙艺红 执笔 2006-6-22
编者按:在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的倡导下,去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首次推出国内第一个专家共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并在本站广泛征集修改意见,引起国内外心血管医生的强烈反响,并引发各学科中国专家推出中国特色专家共识的浪潮。近日,为征求广大医生意见,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再次在本站率先公布《PCI辅助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希望广大医生再次踊跃参与共识的讨论和修改。
前言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给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并且部分替代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在美国,2003年估计有90多万患者进行了PCI,在中国每年PCI的数量增长更快。PCI的成功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已得到明显改善。除了技术的持续进步(如药物洗脱支架和远端保护装置)外;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的发展功不可没。PCI术中适当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GPIIb/IIIa)及抗凝剂,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或bivalirudin),能改善早期临床预后和预防介入治疗部位发生的并发症。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抗血小板药物
1. 阿司匹林
术前
血栓素A2(TXA2)是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介质之一,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因此阻断了血小板TXA2的合成,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但尽是中等强度的抗血小板药物。评价PCI术中应用阿司匹林的早期研究旨在确定阿司匹林是否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尽管阿司匹林对预防再狭窄无效,但是这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具有预防近期缺血性并发症的。
稳定冠心病患者,如患者术前没有长期服用,需要术前3小时负荷剂量给与口服300mg。
术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每天75-160mg)的患者:在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75-300mg。
术前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因阿司匹林的生物利用度及抗血小板作用可能延迟,PCI术前至少2小时(最好24小时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至少应于术前24小时服药。
STEMI患者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
阿司匹林敏感的患者应用噻吩吡啶类衍生物替代,也可以在术前应用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替代。阿司匹林绝对禁忌的患者,于PCI前6小时给与氯比格雷负荷剂量300mg,和/或PCI时应用GPⅡb/Ⅲa拮抗剂。
术后
PCI术后,不存在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抵抗和出血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每日剂量300mg,植入裸金属支架患者至少1个月,雷帕霉素支架至少3个月,而紫杉醇涂层支架至少6个月。此后,每天口服75-160mg。对于NSTEMI患者与氯吡格雷合用时,为减少出血并发症,建议较低剂量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和相关临床问题尚未确定,以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来定义阿司匹林抵抗也没有确定,目前尚没有一种公认的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可作为评价阿司匹林在个体中抗血小板效果的指标。
2.噻吩吡啶类药物
噻吩吡啶类药物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从而阻断活化血小板释放的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与阿斯匹林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较任何一种药物的单独应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噻吩吡啶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合用已成为预防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标准治疗。目前噻吩吡啶类药物有: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啶,它们均有较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疗效相似,但噻氯匹定发生粒细胞缺乏症(1%)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副作用多于氯吡格雷,治疗过程需要监测,因此,氯吡格雷优于噻氯匹啶。
PCI术前
稳定性冠心病:鉴于目前绝大多数进行PCI的患者最终可能均植入了支架,因此,所有计划行PCI的患者均应该尽早开始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mg/日。
●NSTEMI患者:不论是否决定进行PCI治疗,均应立即给予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CURE、PCI 、CURE和CREDO研究(300mg负荷剂量+75mg/日)均证实及早应用氯吡格雷可降低PCI术前和术后的缺血事件发生率,即使是对需要进行CABG手术的患者,可能获益超过风险。
●STEMI患者:CLARITY(负荷剂量300mg)和COMMIT/CCS-2(无负荷剂量,75mg每天一次)研究均显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单用阿司匹林更加有效。如进行直接PCI或植入支架需要再次服用负荷剂量。PCI-CLARITY研究,证实即使急性STEMI患者溶栓后在PCI前应用氯吡格雷(负荷300mg)可使死亡、心肌梗死复发或脑卒中减少38%。PCI-CLARITY研究,氯吡格雷负荷剂量预处理能显著降低STE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的心血管死亡及缺血事件的发生,并且没有显著出血危险的增加。
●给药时间:噻吩吡啶类药物(噻吩吡啶类药物)的抗血小板抑制作用滞后,但给予负荷量后抗血小板作用迅速出现,应于PCI术前6小时以上预先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PCI术前给更高剂量的氯吡格雷(450~600mg)较常规负荷量300mg可以使其抗血小板作用更为迅速,从而使行紧急介入治疗术的患者获得更多的益处,6小时内行PCI患者可加大负荷剂量致600mg,但是该剂量对于高危PCI能否与GPⅡb/Ⅲa拮抗剂合用还不清楚。氯吡格雷最佳的负荷剂量和治疗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此外,如果由于特殊病变(不适合PCI)或PCI相关并发症而需要考虑急诊CABG术的患者,在考虑预先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获益的同时,还需要权衡其增加出血的风险。一般情况下,CABG术前应该停用5-7天,以减少出血并发症。
PCI术后
对PCI术后的患者,应尽早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mg/d)9-12个月。对于出血风险不大的患者,应使用至12个月。如术前未用药,应给与负荷剂量(300-600mg)。CREDO和PCI-CURE研究支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或选择性血管成形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的用药时间与病变特点、介入治疗方法和植入支架的种类有关。
●氯吡格雷:裸金属支架术后,75mg/日,至少1个月;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术后应用75mg/日,至少3个月,紫杉醇涂层支架术后75mg/日,至少6个月,如无出血风险可至12个月。
●噻氯匹定: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应用噻氯匹定2周。
出于对费用和潜在出血并发症的顾虑,孤立冠状动脉病变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较低的患者PCI后氯吡格雷治疗时间可相应缩短:裸金属支架术后至少2周;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术后2-3月,紫杉醇涂层支架术后6个月。
进行血管放射治疗的患者建议长期给与氯吡格雷75mg ......
PCI辅助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作者:胡大一 孙艺红 执笔 2006-6-22
编者按:在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的倡导下,去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首次推出国内第一个专家共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并在本站广泛征集修改意见,引起国内外心血管医生的强烈反响,并引发各学科中国专家推出中国特色专家共识的浪潮。近日,为征求广大医生意见,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再次在本站率先公布《PCI辅助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希望广大医生再次踊跃参与共识的讨论和修改。
前言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给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并且部分替代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在美国,2003年估计有90多万患者进行了PCI,在中国每年PCI的数量增长更快。PCI的成功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已得到明显改善。除了技术的持续进步(如药物洗脱支架和远端保护装置)外;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的发展功不可没。PCI术中适当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GPIIb/IIIa)及抗凝剂,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或bivalirudin),能改善早期临床预后和预防介入治疗部位发生的并发症。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抗血小板药物
1. 阿司匹林
术前
血栓素A2(TXA2)是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介质之一,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因此阻断了血小板TXA2的合成,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但尽是中等强度的抗血小板药物。评价PCI术中应用阿司匹林的早期研究旨在确定阿司匹林是否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尽管阿司匹林对预防再狭窄无效,但是这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具有预防近期缺血性并发症的。
稳定冠心病患者,如患者术前没有长期服用,需要术前3小时负荷剂量给与口服300mg。
术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每天75-160mg)的患者:在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75-300mg。
术前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因阿司匹林的生物利用度及抗血小板作用可能延迟,PCI术前至少2小时(最好24小时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至少应于术前24小时服药。
STEMI患者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
阿司匹林敏感的患者应用噻吩吡啶类衍生物替代,也可以在术前应用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替代。阿司匹林绝对禁忌的患者,于PCI前6小时给与氯比格雷负荷剂量300mg,和/或PCI时应用GPⅡb/Ⅲa拮抗剂。
术后
PCI术后,不存在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抵抗和出血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每日剂量300mg,植入裸金属支架患者至少1个月,雷帕霉素支架至少3个月,而紫杉醇涂层支架至少6个月。此后,每天口服75-160mg。对于NSTEMI患者与氯吡格雷合用时,为减少出血并发症,建议较低剂量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和相关临床问题尚未确定,以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来定义阿司匹林抵抗也没有确定,目前尚没有一种公认的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可作为评价阿司匹林在个体中抗血小板效果的指标。
2.噻吩吡啶类药物
噻吩吡啶类药物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从而阻断活化血小板释放的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与阿斯匹林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较任何一种药物的单独应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噻吩吡啶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合用已成为预防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标准治疗。目前噻吩吡啶类药物有: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啶,它们均有较强的血小板抑制作用,疗效相似,但噻氯匹定发生粒细胞缺乏症(1%)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副作用多于氯吡格雷,治疗过程需要监测,因此,氯吡格雷优于噻氯匹啶。
PCI术前
稳定性冠心病:鉴于目前绝大多数进行PCI的患者最终可能均植入了支架,因此,所有计划行PCI的患者均应该尽早开始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mg/日。
●NSTEMI患者:不论是否决定进行PCI治疗,均应立即给予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CURE、PCI 、CURE和CREDO研究(300mg负荷剂量+75mg/日)均证实及早应用氯吡格雷可降低PCI术前和术后的缺血事件发生率,即使是对需要进行CABG手术的患者,可能获益超过风险。
●STEMI患者:CLARITY(负荷剂量300mg)和COMMIT/CCS-2(无负荷剂量,75mg每天一次)研究均显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单用阿司匹林更加有效。如进行直接PCI或植入支架需要再次服用负荷剂量。PCI-CLARITY研究,证实即使急性STEMI患者溶栓后在PCI前应用氯吡格雷(负荷300mg)可使死亡、心肌梗死复发或脑卒中减少38%。PCI-CLARITY研究,氯吡格雷负荷剂量预处理能显著降低STE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的心血管死亡及缺血事件的发生,并且没有显著出血危险的增加。
●给药时间:噻吩吡啶类药物(噻吩吡啶类药物)的抗血小板抑制作用滞后,但给予负荷量后抗血小板作用迅速出现,应于PCI术前6小时以上预先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PCI术前给更高剂量的氯吡格雷(450~600mg)较常规负荷量300mg可以使其抗血小板作用更为迅速,从而使行紧急介入治疗术的患者获得更多的益处,6小时内行PCI患者可加大负荷剂量致600mg,但是该剂量对于高危PCI能否与GPⅡb/Ⅲa拮抗剂合用还不清楚。氯吡格雷最佳的负荷剂量和治疗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此外,如果由于特殊病变(不适合PCI)或PCI相关并发症而需要考虑急诊CABG术的患者,在考虑预先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获益的同时,还需要权衡其增加出血的风险。一般情况下,CABG术前应该停用5-7天,以减少出血并发症。
PCI术后
对PCI术后的患者,应尽早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mg/d)9-12个月。对于出血风险不大的患者,应使用至12个月。如术前未用药,应给与负荷剂量(300-600mg)。CREDO和PCI-CURE研究支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或选择性血管成形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的用药时间与病变特点、介入治疗方法和植入支架的种类有关。
●氯吡格雷:裸金属支架术后,75mg/日,至少1个月;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术后应用75mg/日,至少3个月,紫杉醇涂层支架术后75mg/日,至少6个月,如无出血风险可至12个月。
●噻氯匹定: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应用噻氯匹定2周。
出于对费用和潜在出血并发症的顾虑,孤立冠状动脉病变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较低的患者PCI后氯吡格雷治疗时间可相应缩短:裸金属支架术后至少2周;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术后2-3月,紫杉醇涂层支架术后6个月。
进行血管放射治疗的患者建议长期给与氯吡格雷75m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