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超声诊贾.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00kb)。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 乳腺的解剖
* 乳腺的正常超声解剖
* 乳腺的病理声像图
解剖
* 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胸前第2-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浅面。外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由乳头晕包绕。乳晕表面有许多小隆起,其深面即乳晕腺,可分泌脂状物滑润乳头。正常乳房内,每侧包含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由10-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每个腺叶有一根单独的腺管,呈放射状,汇合后开口于乳头。
* 乳房浅层至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乳腺腺体层(包括腺管及结缔组织)、浅筋膜深层、胸大肌及肋骨等。上连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在腺叶间垂直行走的纤维束,叫库柏氏(cooper)韧带。
* 乳腺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在妇女不同时期,乳腺有所改变。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青春期。2、性成熟期(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妊娠期。4、哺乳期。5、老年萎缩期。
* 血液的动脉主要有: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肋间后动脉。
* 乳房的淋巴液有四个输出途径:①大部分(约75%)导入腋窝淋巴结。②一部分(约25%)导向胸骨旁淋巴结。③乳房深部淋巴网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横膈和肝。④乳房表皮淋巴网与胸壁、颈部、腹壁的皮肤淋巴网有广泛的联系。
乳房的淋巴引流
正常乳腺声像图
* 不同时期乳腺结构有变化,但基本结构相差不大。
* 皮肤层:强回声,厚约2~3mm。
* 皮下脂肪:低回声,边界不清,内有散在光点,其间有三角形光带(cooper)韧带。
* 腺体层:脂肪层的深面,有乳腺腺叶和导管。呈现中强回声带夹杂有中低回声,但排列及结构比较整齐,层次结构清晰。
* 库柏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直至后筋膜的强回声带。
* 乳腺后区域:脂肪、胸肌、肋软骨、肋骨、肋间肌。
* 肋软骨常呈椭圆形低回声,勿误为肿块。
正常乳腺组织的超声波图
哺乳期的乳房
乳腺的病理声像图
* 乳腺囊肿
* 乳腺增生
* 乳腺纤维腺瘤
* 错构瘤
* 感染
* 乳腺导管扩张
* 乳汁渚溜
* 乳腺癌
乳腺增生症
* 乳腺增生症,又称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腺病等。现统称为乳腺结构不良。
* 临床表现:多见于30~40岁妇女,月经来潮前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胀痛,扪之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过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声像图表现
* 根据病理基础的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三型
1.单纯性增生症
2.囊性增生症
3.囊性增生症
单纯性增生症
* 乳腺组织增厚变粗,* 小叶间纤维组织结构紊乱,* 轮廓不清,境界模糊
* 典型表现为斑马状、管状暗条回声,末梢导管横切时则呈小囊状扩张。
囊性增生症
* 乳腺组织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囊性回声
* 直径数毫米至2cm不等
* 圆形或椭圆形
* 囊壁多光滑,囊内透声良好,后壁回声增强
* 囊肿之间组织回声较高,呈"豹斑征"
腺型小叶增生
* 乳腺腺体增厚,回声不一
* 浅表层多呈低回声结节,可不规则,边界不清
* 一般不超过2cm
* CDFI:内无血流信号
乳腺囊肿
乳腺纤维腺瘤
错构瘤
感染
乳腺导管扩张
* 超声:乳晕下可见扩张的导管,内部回声差。
* 导管扩张是乳房的良性疾病,见于40-60岁的妇女,以吸烟者多见。临床以乳头溢液,乳头回缩,脓肿的形成和瘘管,多发生在乳晕下。
乳汁渚溜
*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常因某一腺叶的导管排泄受阻所至。
* 超声:与囊肿相似,但其内可见脂液分层;团块内可见细小漂浮回声点;部分呈实质样改变时,则有恶变可能。
分类
* 1、硬癌,较多见,体积较小但质硬,恶性程度较高,可早期转移,硬癌的癌细胞较少,多为纤维间质。
* 2、乳头状导管癌: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累及范围较广。
* 3、髓样癌:体积较大,质地较软,多位于乳房深部,中央大的易发生坏死囊变。
* 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较血行转移为早。病灶位于乳腺外侧者,主要转移至腋淋巴结。而位于内侧及中央者,多转移至乳内淋巴结 ......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 乳腺的解剖
* 乳腺的正常超声解剖
* 乳腺的病理声像图
解剖
* 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胸前第2-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浅面。外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由乳头晕包绕。乳晕表面有许多小隆起,其深面即乳晕腺,可分泌脂状物滑润乳头。正常乳房内,每侧包含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由10-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每个腺叶有一根单独的腺管,呈放射状,汇合后开口于乳头。
* 乳房浅层至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乳腺腺体层(包括腺管及结缔组织)、浅筋膜深层、胸大肌及肋骨等。上连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在腺叶间垂直行走的纤维束,叫库柏氏(cooper)韧带。
* 乳腺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在妇女不同时期,乳腺有所改变。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青春期。2、性成熟期(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妊娠期。4、哺乳期。5、老年萎缩期。
* 血液的动脉主要有: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肋间后动脉。
* 乳房的淋巴液有四个输出途径:①大部分(约75%)导入腋窝淋巴结。②一部分(约25%)导向胸骨旁淋巴结。③乳房深部淋巴网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横膈和肝。④乳房表皮淋巴网与胸壁、颈部、腹壁的皮肤淋巴网有广泛的联系。
乳房的淋巴引流
正常乳腺声像图
* 不同时期乳腺结构有变化,但基本结构相差不大。
* 皮肤层:强回声,厚约2~3mm。
* 皮下脂肪:低回声,边界不清,内有散在光点,其间有三角形光带(cooper)韧带。
* 腺体层:脂肪层的深面,有乳腺腺叶和导管。呈现中强回声带夹杂有中低回声,但排列及结构比较整齐,层次结构清晰。
* 库柏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直至后筋膜的强回声带。
* 乳腺后区域:脂肪、胸肌、肋软骨、肋骨、肋间肌。
* 肋软骨常呈椭圆形低回声,勿误为肿块。
正常乳腺组织的超声波图
哺乳期的乳房
乳腺的病理声像图
* 乳腺囊肿
* 乳腺增生
* 乳腺纤维腺瘤
* 错构瘤
* 感染
* 乳腺导管扩张
* 乳汁渚溜
* 乳腺癌
乳腺增生症
* 乳腺增生症,又称囊性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腺病等。现统称为乳腺结构不良。
* 临床表现:多见于30~40岁妇女,月经来潮前乳房一侧或两侧出现胀痛,扪之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过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声像图表现
* 根据病理基础的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三型
1.单纯性增生症
2.囊性增生症
3.囊性增生症
单纯性增生症
* 乳腺组织增厚变粗,* 小叶间纤维组织结构紊乱,* 轮廓不清,境界模糊
* 典型表现为斑马状、管状暗条回声,末梢导管横切时则呈小囊状扩张。
囊性增生症
* 乳腺组织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囊性回声
* 直径数毫米至2cm不等
* 圆形或椭圆形
* 囊壁多光滑,囊内透声良好,后壁回声增强
* 囊肿之间组织回声较高,呈"豹斑征"
腺型小叶增生
* 乳腺腺体增厚,回声不一
* 浅表层多呈低回声结节,可不规则,边界不清
* 一般不超过2cm
* CDFI:内无血流信号
乳腺囊肿
乳腺纤维腺瘤
错构瘤
感染
乳腺导管扩张
* 超声:乳晕下可见扩张的导管,内部回声差。
* 导管扩张是乳房的良性疾病,见于40-60岁的妇女,以吸烟者多见。临床以乳头溢液,乳头回缩,脓肿的形成和瘘管,多发生在乳晕下。
乳汁渚溜
*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常因某一腺叶的导管排泄受阻所至。
* 超声:与囊肿相似,但其内可见脂液分层;团块内可见细小漂浮回声点;部分呈实质样改变时,则有恶变可能。
分类
* 1、硬癌,较多见,体积较小但质硬,恶性程度较高,可早期转移,硬癌的癌细胞较少,多为纤维间质。
* 2、乳头状导管癌: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累及范围较广。
* 3、髓样癌:体积较大,质地较软,多位于乳房深部,中央大的易发生坏死囊变。
* 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较血行转移为早。病灶位于乳腺外侧者,主要转移至腋淋巴结。而位于内侧及中央者,多转移至乳内淋巴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39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