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外科输血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1kb)。
06 外科输血
152.外科病人哪些情况下应输血?
* 急性出血
* 贫血或低蛋白
* 严重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
* 非溶血发热
* 热源反应
* 荨麻疹和过敏反应
* 溶血反应
* 循环超负荷
* 细菌污染
* 疾病传播
* 其他:低温、碱中毒、低钙、高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出血
① 超出20%(1000毫升)此范围必须补充,否则会出现休克及凝血障碍
② 失血量超过IL或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症状时,应予以输血。
③ 在围手术期,HCT在30%以上或血红蛋白超过 100L者一般不需输血,④ 急性失血红细胞比积低于20%,血红蛋白低于70glL者,则必须输血。
* 改善和维持血液的携氧能力
① 贫血或血液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但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② 可输人压积红细胞或新鲜全血。
* 纠正低血浆蛋白血症
* 烧伤
* 应输人相应凝血因子,可使凝血机制得到改善。
153.什么是全血输血?
全血输人主要用于急性大出血并需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浆者,用以提高血循环的携氧能力和维持血容量,同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这就是输全血的指征。
155.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处理原则有哪些?
* 一般多出现在输血后15~60分钟内。先发冷、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血压一般无变化。1~2小时后可缓解。
* 致热原
* 受血者血浆中有细胞毒性或凝集性抗体,这些抗体对输人的淋巴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的细胞膜上的抗原起反应引起。
* 细菌污染的血液也可出现发热,* 可采用解热镇痛药或抗组胺药。
160.大量输血对机体有哪些重大影响?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大量输血指在24小时内输人的血量接近或超过病人的总血容量的输血
* 对血红蛋白和氧亲和力及释氧能力的影响
* 大量输血对凝血的影响
① 血小板、凝血因子少
② 输人大量库存血的伺时,也输人了大量的拘椽酸,拘椽酸结合血清中的游离钙,血清游离钙水平降低,直接影响凝血功能,因此在大量输血时,应适当补充钙剂,一般以葡萄糖酸钙补充,③ 大量输血、严重创伤、休克等因素可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纤维蛋白原溶解,水平降低,导致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导致DIC。
* 酸碱平衡紊乱
* 拘椽酸中毒和高血钾
* 微聚合物输人的影响
* 循环负荷过度。
161.输血抑制免疫功能可能造成哪些后果?
* 输血能延长移植肾脏的存活时间
* 输血可以促进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并且降低5年生存率
* 输血与术后伤口感染
154.什么是成分输血?目前有哪些常用血液成分制品?如何选用?
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和浓缩,然后根据病情输给各自需要的病人,称为成分输血。
压积红细胞:
HCT多为70%左右,当超过80%时,贮存过程会加速红细胞加速老化。
适用症:
* 慢性进行性胃肠道失血,其他慢性失血性贫血
* 为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输血
* 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病、肝病所致贫血。
优点:
* 输用容积小、携氧能力强,减少输血后循环超负荷的危险。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心血管功能不全的病人;
* 压积红细胞血浆含量少,可减少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 减少输人抗凝剂及电解质量,同时同种凝集素含量也减少,对肝、肾患者更为适应;
* 肝炎抗原输入量少,可降低输血后肝炎发生率
不足
* 粘度大,流速慢,如需较快输人,必稀释
* 缺少血浆蛋白
* 缺乏凝血因子。
少白细胞红细胞
* 通过离心、沉降、过滤等方法去除全血中70%的白细胞,叫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用于对输血有多次发热反应,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
* 如果遇到输少白细胞血仍然有发热反应,可用冷冻红细胞或用盐水洗涤的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 新鲜全血去除血浆,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以上制得。几乎不含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 适用于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病人对输用白细胞和血小板有发热和过敏反应者
*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者,如IgA缺乏但有IGA抗体的病人。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 洗涤红细胞还可用于急性或轻度心衰病人,以防止循环超负荷。
代浆全血
* 是全血移去血浆后加人等量的代血浆和保存液制备而成。
* 代浆血的临床适应证与全血相同。
白细胞浓缩液
* 通过沉淀、离心或过滤法从全血中将白细胞分离出来,保存不过24小时。
* 适应证是用于化疗、放疗,以及由于骨髓抑制、病人白细胞计数少于0.5?109/L,并且伴有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人。
* 输注白细胞制剂时常出现输注反应,主要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肺梗死至呼吸功能障碍等。
* 无感染症状的白细胞减少症病人,预防性输注白细胞是不必要的治疗方法。
* 故临床上输注白细胞制剂的需要已逐渐下降,甚至已不再输用。
浓缩血小板
* 血小板制剂有两种 ......
06 外科输血
152.外科病人哪些情况下应输血?
* 急性出血
* 贫血或低蛋白
* 严重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
* 非溶血发热
* 热源反应
* 荨麻疹和过敏反应
* 溶血反应
* 循环超负荷
* 细菌污染
* 疾病传播
* 其他:低温、碱中毒、低钙、高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出血
① 超出20%(1000毫升)此范围必须补充,否则会出现休克及凝血障碍
② 失血量超过IL或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症状时,应予以输血。
③ 在围手术期,HCT在30%以上或血红蛋白超过 100L者一般不需输血,④ 急性失血红细胞比积低于20%,血红蛋白低于70glL者,则必须输血。
* 改善和维持血液的携氧能力
① 贫血或血液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但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② 可输人压积红细胞或新鲜全血。
* 纠正低血浆蛋白血症
* 烧伤
* 应输人相应凝血因子,可使凝血机制得到改善。
153.什么是全血输血?
全血输人主要用于急性大出血并需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浆者,用以提高血循环的携氧能力和维持血容量,同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这就是输全血的指征。
155.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处理原则有哪些?
* 一般多出现在输血后15~60分钟内。先发冷、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血压一般无变化。1~2小时后可缓解。
* 致热原
* 受血者血浆中有细胞毒性或凝集性抗体,这些抗体对输人的淋巴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的细胞膜上的抗原起反应引起。
* 细菌污染的血液也可出现发热,* 可采用解热镇痛药或抗组胺药。
160.大量输血对机体有哪些重大影响?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大量输血指在24小时内输人的血量接近或超过病人的总血容量的输血
* 对血红蛋白和氧亲和力及释氧能力的影响
* 大量输血对凝血的影响
① 血小板、凝血因子少
② 输人大量库存血的伺时,也输人了大量的拘椽酸,拘椽酸结合血清中的游离钙,血清游离钙水平降低,直接影响凝血功能,因此在大量输血时,应适当补充钙剂,一般以葡萄糖酸钙补充,③ 大量输血、严重创伤、休克等因素可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纤维蛋白原溶解,水平降低,导致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导致DIC。
* 酸碱平衡紊乱
* 拘椽酸中毒和高血钾
* 微聚合物输人的影响
* 循环负荷过度。
161.输血抑制免疫功能可能造成哪些后果?
* 输血能延长移植肾脏的存活时间
* 输血可以促进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并且降低5年生存率
* 输血与术后伤口感染
154.什么是成分输血?目前有哪些常用血液成分制品?如何选用?
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和浓缩,然后根据病情输给各自需要的病人,称为成分输血。
压积红细胞:
HCT多为70%左右,当超过80%时,贮存过程会加速红细胞加速老化。
适用症:
* 慢性进行性胃肠道失血,其他慢性失血性贫血
* 为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输血
* 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病、肝病所致贫血。
优点:
* 输用容积小、携氧能力强,减少输血后循环超负荷的危险。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心血管功能不全的病人;
* 压积红细胞血浆含量少,可减少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 减少输人抗凝剂及电解质量,同时同种凝集素含量也减少,对肝、肾患者更为适应;
* 肝炎抗原输入量少,可降低输血后肝炎发生率
不足
* 粘度大,流速慢,如需较快输人,必稀释
* 缺少血浆蛋白
* 缺乏凝血因子。
少白细胞红细胞
* 通过离心、沉降、过滤等方法去除全血中70%的白细胞,叫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用于对输血有多次发热反应,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
* 如果遇到输少白细胞血仍然有发热反应,可用冷冻红细胞或用盐水洗涤的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 新鲜全血去除血浆,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以上制得。几乎不含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 适用于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病人对输用白细胞和血小板有发热和过敏反应者
*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者,如IgA缺乏但有IGA抗体的病人。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 洗涤红细胞还可用于急性或轻度心衰病人,以防止循环超负荷。
代浆全血
* 是全血移去血浆后加人等量的代血浆和保存液制备而成。
* 代浆血的临床适应证与全血相同。
白细胞浓缩液
* 通过沉淀、离心或过滤法从全血中将白细胞分离出来,保存不过24小时。
* 适应证是用于化疗、放疗,以及由于骨髓抑制、病人白细胞计数少于0.5?109/L,并且伴有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人。
* 输注白细胞制剂时常出现输注反应,主要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肺梗死至呼吸功能障碍等。
* 无感染症状的白细胞减少症病人,预防性输注白细胞是不必要的治疗方法。
* 故临床上输注白细胞制剂的需要已逐渐下降,甚至已不再输用。
浓缩血小板
* 血小板制剂有两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