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4 > 正文
编号:11714169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与周期性麻痹.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65kb)。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

    一、定义:

    是一系列发生于肌肉组织的遗传变性病,本病可有多种遗传方式。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为特征,少数可累及心肌。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因缺陷(缺失或突变)导致肌细胞内缺乏特定的蛋白,造成功能缺失而发病。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Duchenne型(DMD)和Becker型(BMD),均属X性连锁隐性遗传。基因缺陷定位于Xp21。正常情况下,该区的基因具有合成抗肌萎缩蛋白的功能。这种蛋白位于骨骼肌细胞膜的质膜面,是细胞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对于保护肌细胞结构完整,维持细胞正常收缩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骨骼肌含有足量及结构正常的Dys。DMD或BMD患者由于基因缺陷而缺乏Dys(不足正常人的3%),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功能障碍,使大量的游离Ca2+、高浓度的细胞外液和补体进入肌细胞膜内。大量的酶从细胞内溢出,细胞内蛋白分解、释放,最终导致肌纤维断裂、坏死、变性。

    三、病理:

    典型改变为:肌纤维粗细不匀,有变性、坏死和再生,肌膜核内移,随病情进展,肌纤维减少或消失,肌纤维间有结缔组织增生,脂肪沉积,心肌也有类似改变。后期肌肉普遍萎缩。DMD或者BMD患者抗肌萎缩蛋白消失或异常。

    四、临床表现:

    根据遗传类型、发病年龄、病肌分布及进展速度大致可分下列几型:

    ㈠、假肥大型(Duchenne)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类型。

    1. 遗传方式:属X性连锁隐性遗传。几乎都是男孩发病,女孩很少见。女性为基因携带者,其所生男孩约50%发病,多有家族史,兄弟数人同患此病,由于基因突变,有少数为散发。

    2. 发病年龄:

    多在儿童期发病,疾病于出生时即已存在,但外表完全正常。婴儿期起即有运动发育迟缓现象,如动作笨拙,跑跳不如同龄儿童。但临床症状常在3~6岁间开始明显,并逐渐加重。

    3. 肌无力特点:

    起病隐袭,开始症状多为行走缓慢,不能正常跑步,容易跌倒,肌无力常自躯干和四肢近端开始缓慢进展,下肢重于上肢。由于髂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表现为上楼和蹲下起立困难,进而腰椎过度前突;由于骨盆带肌无力--引起走路时骨盆向两侧摇摆,而呈典型的"鸭步";由于腹肌和髂腰肌无力--患儿从仰卧起立时,必须先翻身转为俯卧位,然后以双手支撑双足背、膝部等顺次攀附,逐渐将躯干伸直而站立,这种特殊的起立过程称为Gower征;因肩胛带肌无力--出现举臂困难、无力;因前锯肌和斜方肌无力--不能固定肩胛内缘,使肩胛骨成翼状竖起,称翼状肩胛。当双臂前推时尤为明显。

    随病情进展,四肢近端出现肌萎缩,腓肠肌和臀肌出现假肥大,跟腱逐渐挛缩,而足跟不能着地,晚期患者出现关节强直、僵硬和畸形。腱反射消失,但感觉正常。颅N支配的肌肉很少受累,多数患儿有心肌受累,一般在12~13岁多不能行走,被迫卧床,生活能力丧失,智力也逐渐衰退,常并发肺炎、褥疮、心功能不全而死亡,整个病程很少超过20年。

    本型是肌营养不良症中最严重的一型,其严重程度与患儿家族中遗传代数成反比,而家族中受累代数越多,病情越轻,最重的是散发病例,预后差。

    4.辅助检查:

    ①.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②.血清CPK、LDH、GOT、GPT等可增高,尤其是CPK增高最明显,可达正常的50倍以上。尿肌酸增加,肌酐减少;

    ③.心电图多数异常:P-R间期延长,Q波加深等异常。

    ㈡、良性假肥大型(Becker)

    遗传方式也为X连锁隐性遗传,也由Dys基因缺失引起。临床上比DMD少见,临床表现类似DMD,但程度轻,进展慢,预后好,故又称良性型。本病发病年龄较晚,常在10岁以后起病,病程可达25年以上,20岁以后仍能行走,偶有30~40岁时仍不发生瘫痪。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智力正常

    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血清CPK、LDH等肌酶可增高。

    ㈢、肢带型

    1.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有散发病例。

    2.年龄:常在20~30岁之间起病,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3.肌无力特点:肌肉无力和萎缩可由上肢或下肢起病,多数以骨盆带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37%以肩胛带肌无力萎缩为首发,表现同假肥大型,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肌一般不受累。首发症状常不对称,病情进展缓慢,从一侧到另一侧,从下肢到上肢,可伴腓肠肌等部位假肥大。一般到中年后才发展至严重程度,心肌多不受累。

    4.辅助检查:①.肌电图呈肌源性改变;②.CPK、LDH等血清酶常明显增高,但低于DMD水平;③.心电图正常。

    ㈣、面肩肱型:

    1.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数为散发,男女均可受累,概率相等。

    2.发病年龄:从儿童至中年不等。但以青春期起病为最多,为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

    3.肌无力特点:

    病变主要侵犯面肌、肩胛带肌及上臂肌群,也可累及胸大肌。面肌首先受累是本病的特征,表现为面部表情缺乏,眼睑闭合无力。皱额、鼓腮、吹哨、示齿不能,口唇肥厚而微噘。病人呈"斧头状"特殊肌病面容,逐渐发展累及肩胛带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胸大肌上半。肩胛带肌受累出现翼状肩胛,前臂无明显肌萎缩,而远端肌力正常。极少有腓肠肌肥大,心肌不受累,智力正常。晚期可累及骨盆带肌和躯干肌。本病进展缓慢,多数在面及上肢受累10至数十年后仍可行走负重,病情常有顿挫或完全停止发展,绝大多数可担任工作,不致缩短寿命,是本病中最良性的一型。

    4.辅助检查:①.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②.血清CPK、LDH等肌酶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㈤、其它类型:包括眼肌型、眼咽肌型、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均属罕见。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肌电图、血清酶学检查,以及阳性家族史,尤其是基因检测和抗肌萎缩蛋白检测,诊断不难。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㈠、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要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区别。本病肌无力和萎缩是从远端开始,多有肌束震颤,无假肥大,肌电图为神经源性,血清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㈡、多发性肌炎:要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区别,本病进展快,数周或数月达严重程度,肌无力程度比肌萎缩明显,常波及颈肌、咽肌,病程有波动、缓解、复发,常伴肌肉痛,血沉快,肌活检呈炎症改变,激素治疗有效。

    六、治疗

    ?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或一般治疗,可试用下列药物:

    ? ①.ATP、肌苷、VitE、肌生注射液、苯丙酸诺龙及中药等。

    ? ②.别嘌呤醇:治疗DMD可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症状及CPK水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能防止一种供肌肉收缩的高能化合物分解,而延缓病情的进展。

    ? ③.胰岛素葡萄糖和激素等均有试用,但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 ④.人胚肌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七、预防

    ? 本病重在预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4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