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11 > 正文
编号:11715027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19页
第4页

    参见附件(548kb)。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1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治疗和预后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Treatment,and Prognostication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uncil on Resuscitation,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Canada,InterAmerican Heart Foundation,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Asia,and the Resuscitation Council of Southern Africa);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and Anesthesia;

    the Council on Cardiopulmonary, Perioperative, and Critical Care; the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the Stroke Council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Society for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and Neurocritical Care Society

    ——Circulation,2008,118:0-0.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翻译 赖荣德(lairongde@sina.com)

    彭翔(drpx@163.com)

    李道海(lidaohai@163.com)

    备注:本中文版是个人兴趣所译,由于时间创促和译者水平所限,某些地方可能有

    误,如有疑问请参考原文,请勿用于商业目的。

    2008-11-11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2

    Ⅰ.共识形成过程

    本共识的撰稿人,是与心脏骤停后处理相关的各领域专家。为促进本文献的普遍性应用和推

    广,著作者包含了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他们分别代表全球许多专业和地区。与心脏骤停后处理相

    关的几个主要专业团体均应邀参与,并同意派出代表作为撰稿专家。开始的计划和邀请通过电子

    邮件进行,随后,联合主席与撰稿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话交流和面对面的会议。组成了国际撰

    稿队伍,并形成了各部分的目录,这些与终稿的主要副标题相吻合。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团队

    的领导分别带领各自的写作团队进行撰稿。各撰稿人受联合主席分配,分别归属于1 个或多个撰

    稿团队,他们代表了本地区的专家水平。有关文献用Pubmed、EMBASE 和美国心脏病协会附属

    主要复苏引用库进行检索,辅以关键论文的手工检索。各区的初稿由团队各撰稿专家完成,并得

    到撰稿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而后送到联合主席处编辑、汇总成为一份文献资料。文献修订稿送

    到所有撰稿成员审阅,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终稿后,再投送出去进行独立的同行评议,并最终确定

    发表。

    (赖荣德)

    Ⅱ.背景

    本科学共识概括了当前对心脏骤停后恢复了自主循环的病人的病理生理学、 治疗和预后的理

    解,并确定了认识的不足之处。目的是提供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最佳资源,并正确指出需要进一步

    进行的存在缺陷的研究焦点,这些焦点问题的解决,具有潜在改善心脏骤停复苏后病人的预后。

    自主循环恢复(resump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是机体在经历长时间的、完全

    的、全身性缺血、成功心肺复苏(CPR)后的一个非自然的病理生理状态。1970 年代初期,Dr

    Vladimir Negovsky 认识到,机体的全身性完全缺血和再灌注后产生的病理变化,是一个独特的

    病理学过程,因为它有清楚的可解释的原因、时间过程和相互影响因素 1-3。Negovsky 将这种状

    况命名为“复苏后病”(postresuscitation disease) 。尽管那时很恰当,但现在使用的“复苏

    (resuscitation)”这个名词的含义更为广泛,它包括循环尚未停止的各种休克状态的治疗。而且,“复苏后(postresuscitation)”这个名词是指复苏已经停止的行动。Negovsky自已指出,当心脏骤

    停的病人再次获得自主循环后,第二个、更复杂复苏阶段刚刚开始。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一

    个新的名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第一份有关心脏骤停病人治疗的大规模、多中心报道发表于 1953年 4。672 例心脏复跳的成

    年和儿童的院内死亡率为 50%。半个多世纪以后,心脏骤停的定位、原因和治疗发生了令人瞩

    目的变化,但 ROSC 后患者的总体预后并未得到改善。现代最大的一份心脏骤停流行病学的报

    道,由国家心肺复苏登记处(National Registr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NRCPR)2006

    年发表 5。在ROSC 的 19819 例成人和524例儿童中,院内死亡率分别是 67%和 55%。最近英国

    一份 24132例进入危重病救治单元的心脏骤停病人,院内死亡率为 71%6。

    1966 年, 国家科学院-国家心肺复苏特设研究委员会公布最早的一份有关 CPR的专家共识 7。

    此文阐述了最早的复苏 ABCDs,其意分别是 A 代表气道;B 为呼吸;C 指循环;D 是确定性治

    疗。确定性治疗不仅包括引起心脏骤停的病理学治疗,还包括源于心脏骤停的病变。心脏骤停后

    综合征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它包括: (1)心脏骤停后脑损伤,(2)心脏骤停后

    心肌功能障碍,(3)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此状态常伴有第四个组分:引起心脏骤停的未解

    除的病理过程。日渐增多的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单个组分具有潜在的可治疗性。第一

    个干预证实治疗性低体温临床有效 8.9。这些研究提供了干预概念的基本证据,即 ROSC 后开始

    干预可改善预后。

    几大障碍影响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执行和最优化。 多个医疗团队提供了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病

    人治疗情况,对心脏骤停后的治疗和预后,不同研究结果存在相当大的差异10.11。因此,有必要

    仅内部使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3

    想出建立更佳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并统一执行有关治疗方案。与历史资料对照表明,此方案已经

    在个别机构显示出了预后的改善12-14。另一个潜在的障碍是早期预测的准确性有限。理想的心脏

    骤停后治疗是资料严谨,而且一旦发现是明显无益的疗效即应终止;然而,早期预测(心脏骤停

    后<72h)的可靠性仍很有限,新治疗(如亚低温)对预后的准确性还未阐明。必需建立可靠的途

    径,以避免因过早的无价值预测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恢复希望或消耗不合理的医疗资源(Reliable

    approaches must be developed to avoid premature prognostication of futility without creating unreasonable hope

    for recovery or consuming healthcare resources inappropriately)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48KB,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