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37904
收礼也有三大苦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6日 《生命时报》 2009.01.16
     《礼记》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古以来,礼尚往来就是中国礼仪的基本准则,虽说礼多人不怪,但往往是送礼人带着礼物忐忑而来,走后把焦虑同礼物一起留给了收礼人。

    首先,收礼后怎么还是个问题。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互惠”心理规则所说,受恩必报是人类进化而成的本能,收礼而不还,则会让人产生相应的心理压力。而在以礼物贵重程度来衡量情意深厚的国人眼里,更崇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这样还礼大于送礼的方式。所以现在有些人利用这一原则,先是送到你“手短”,进而期望你以多还少地回馈。这样一来,“收礼”的举动代表着对某一契约的承诺,其相关风险必将带来心理压力和道德焦虑。

    第二,收礼后怎么处理也是问题。“不恰当的礼物会伤害收礼人,因为对方根本不了解你”。法国心理分析家萨穆埃尔·勒帕斯杰这样说。可用性过低、重复的礼物都会让人产生不愉悦感。“转送别人又不礼貌,自己又用不着,看着就烦。”李校长经常对着家里的“鸡肋”礼物发愁。

    最后,不收更不成。“虽说是下级给我送礼,可我要是落一个‘拒收礼’的名声,显得我不合群,不好打交道,日后也不好办事。再说了,不收或是还礼那就是驳人家的面子,这事真做不来。”中国人做事很注重第三者的评价,各方面都要给足面子,所以这样的心声也很常见。

    其实,只有当送礼人主观上为礼物加载了太多的心理附加值,收礼人才会被焦虑所“转嫁”。要避免这些问题,只有阐明“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一方面与收礼人做好沟通,委婉阐明自己的原则;另一方面,建立从一而终、言行一致的收礼模式,让有动机过强的人知难而退。▲, 百拇医药(中科院心理学博士 郑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