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397510
从脾入手解除胸痹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7日 医药卫生报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以胸痹心痛短气为主症状。《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则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胸痹借助“阳微阴弦”的脉象阐明了胸痹病的基本病机。寸脉为阳,分候上焦;尺脉为阴,分候下焦。所谓“阳微”,即寸脉微弱,为阳气虚于上;所谓“阴弦”是尺脉沉弦,为阴寒之盛于下,阴寒邪气乘上焦阳气之虚而逆,凝聚于胸,心胸阳气痞塞,脉络痹阻,逐成胸痹心痛之疾。

    “阳微”可以理解为若干脏器的阳虚,阴弦是指血瘀、浊阻、寒凝、气滞的有形的物质,阳微是指功能不足。阴弦是在阳虚基础上产生的,导致血脉不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其中根本的因素是血瘀,经脉不通所致的心痛。

    笔者临证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一派脾气虚弱的症状,伴有胸部憋闷疼痛。故从脾论治,每每效验。因为脾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从以下三方面看:其一,经脉关系。《灵枢·经脉篇》曰:“脾足太阴之脉……其之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经气互通,相互影响。其二,五行关系。脾主运化,为水谷精微生化之本,脾失健运,无以滋养心阳,是为子病及母。其三,气化关系。脾之受纳,运化水谷乃多气多血之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脏血脉中气血之盈亏,实由脾之盛衰来决定。所以脾胃与心联系是全方位的,脾胃失调,可导致心脏病变。
, 百拇医药
    脾胃是人体受纳水谷,运化精微,灌溉诸经的重要器官,机体一切功能活动及生命的维持都要依赖五脏的精气,而五脏之精气莫不来源于脾胃之运化。脾失健运,就会发生病变而影响其他脏腑,即“水谷津液俱尽”“诸病生焉”,甚至会造成“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不能运化药力。可见脾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循环,津液的输布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如脾气虚运化失职,推动作用减退,脏腑经络功能就会减退,出现气滞血瘀。心气不足,心阳不宣,水液停留,津凝为痰,心络瘀阻,而致胸部憋闷疼痛。气滞、血瘀、寒凝、痰阻是标,心阳不宣,脾气不足是本,故以健脾益气,通络宣痹,以通为补,通补兼施。

    自拟“益气通络宣痹汤”:黄芪20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栝楼15克,薤白9克, 半夏12克,石菖蒲10克,降香10克,川芎12克,丹参20克,延胡索10克,白芍药15克,枳壳12克。

, 百拇医药     方中黄芪、党参、茯苓、炙甘草、白芍药健脾益气,养血和营。脾虚化湿生痰,佐以半夏、石菖蒲燥湿化痰,脾健则湿化,湿化则痰消。清代医学家王璞庄提出栝楼能使人心气“内洞”,即消除胸闷的感觉。《内经》指出心痛宜食薤,方中栝楼、薤白通阳宣痹。枳壳、川芎、丹参、延胡索理气活血通络止痛。降香疏气宽胸畅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和营、通阳宣痹活血止痛之功效。

    湿蕴者上方减白芍药加藿香15克,佩兰15克,厚补12克芳香化湿,湿祛则胸阳自展。痰瘀互结加竹沥20克,郁金15克,水蛭粉3克(冲服)涤痰活血,配合通络之品鸡血藤,痰消则血脉自通。肝气不舒,佐加香附12克,柴胡10克舒展气机,气血畅通。心气阴两虚,血脉损伤,症见气短、心悸、脉结代,上方减半夏、石菖蒲、薤白,加桂枝18克,炙甘草18克,生地黄30克,益气滋阴复脉。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由于手术耗伤正气,入损血脉,心气不足,心脉痹阻,治疗再狭窄及防止再狭窄,上方减半夏、石菖蒲、白芍药、延胡索,加炙附子9克(先下),桂枝12克,蒲黄15克,水蛭粉3克(冲服),柴胡10克。 (摘自《健康报》 潘树和文), 百拇医药